电熔弯管件及其后布丝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7110发布日期:2019-04-03 04:30阅读:2313来源:国知局
电熔弯管件及其后布丝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塑料管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熔弯管件及其后布丝工艺。



背景技术:

pe电熔管件分为裸露丝电熔管件、包塑丝电熔管件和后布丝电熔管件,三种工艺各有优点,裸露丝电熔管件在同样的条件下熔接的电熔接口,其剥离强度和焊接操作容错率都比另外几种工艺生产的电熔管件相对要略胜一筹,而包塑丝电熔管件在钢丝网骨架pe管道上的连接又具有独特的优点,至于后布丝电热丝电熔管件,它是注塑管坯经车削加工后嵌线而成,因此在尺寸精度上时前两种生产工艺所无法达到的,其中在申请号为cn201610224262.5名称为一种对管体进行裸露式后布线的刀具的中国专利中揭示了用于对电熔管件后布丝加工的刀具,以及用该刀具进行对电熔管件后布丝的操作过程。

对于后布丝电熔管件,需要在管件的端部设置导电接线柱,使得与管件内的电热丝导通,进而实现通电时,电热丝发热然后对管件电熔焊接。对于弯管件的后布丝加工时,现有工艺均是先对弯管件的一端进行布丝然后朝管件内端预留一段电热丝,接着对管件另一端进行布丝并且也朝管件内端预留一段电热丝,最后将两端电热丝扭接在一起实现弯管件两端电热丝的导通。

然而采用上述方式,弯管件在通电使得电热丝发热电熔焊接时,容易使得扭接在一起的电热丝熔断,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由于电热丝熔断而无法实现管件之间熔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内部电热丝不容易熔断的电熔弯管件。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电熔弯管件,包括弯管件以及嵌于弯管件两端内管壁的第一电热丝圈和第二电热丝圈,所述第一电热丝圈和第二电热丝圈通过桥接电热丝互相连接,且第一电热丝圈、第二电热丝圈和桥接电热丝由一根电热丝连续设置。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弯管件的两端分别在靠近拐弯处内管壁均设置有一圈阀腔档位环,在阀腔档位环和内管壁之间设置有让位槽,连接第一电热丝圈和第二电热丝圈的桥接电热丝穿过所述让位槽。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让位槽位于弯管件的弯曲内侧一端。

本发明的第而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加工内部电热丝不容易熔断的电熔弯管件的加工工艺。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电熔弯管件的后布丝工艺,包括电热丝以及刀具,所述刀具包括用于穿过电热丝的穿线部、用于对弯管件内管壁进行开槽的开槽部以及用于将电热丝压入弯管件线槽的压线部,包括如下步骤:

1)装夹,在车床上装入弯管件和刀具,并且将电热丝的一端穿入刀具的穿线部并使得电热丝的端部与压线部对应;

2)第一次布丝,刀具的开槽部对准弯管件一端的内壁,车床带动弯管件转动,同时刀具朝弯管件轴向向内运动,在刀具前端开槽部对弯管件内壁开出线槽的同时,处于开槽部后方的压线部同时将电热丝压入线槽;

3)退刀断丝,在电热丝布入弯管件一端形成第一电热丝圈之后停止第一次布丝,将刀具从弯管件中退出并且截断电热丝,并且满足与第一电热丝圈连在一起的预留电热丝的长度大于等于桥接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圈的长度总合;

4)再次装夹,将预留电热丝的端部从弯管件内部的让位槽穿过并且从另一端穿出弯管件,在车床上反向装夹弯管件使得弯管件的另一端朝向刀具,在刀具上将预留电热丝穿入穿线部并且控制刀具伸入弯管件内部;

5)第二次布丝,刀具的开槽部对准弯管件的内壁,车床带动弯管件转动,同时刀具朝弯管件轴向向外运动,在刀具前端开槽部对弯管件内壁开出线槽的同时,处于开槽部后方的压线部同时将剩余电热丝压入线槽,在弯管件的另一端形成第二电热丝圈;

6)停车退刀。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刀具的开槽部包括开槽刀头,压线部包括压轮,在开槽刀头和压轮中间还设置有一可穿过电热丝的穿线腔,所述穿线腔入口位于刀具的刀背一端,穿线腔出口位于开槽刀头一端,且穿线腔出口位于开槽刀头和压轮之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采用这种后布丝工艺之后,即使是弯管件,也能实现内部的电热丝连续布置,相比于现有的弯管件内部两段电热丝圈之间采用扭接容易熔断的问题,本发明中的弯管件内电热丝连续整根布设,通电之后电热丝被熔断的概率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电熔弯管件外部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电熔弯管件半剖内部示意图(不带电热丝);

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电熔弯管件半剖内部示意图(带电热丝);

图4为本实施例中的电热丝在完成第一电热丝圈之后的在弯管件内的穿线走向图;

图5为现有技术弯管件内的两个电热丝圈之间的扭接示意图;

图6和图7为本实施例中的刀具轴测示意图。

图中,1、弯管件;11、第一线槽;12、第二线槽;2、导电接线柱;31、第一电热丝圈;32、第二电热丝圈;321、预留电热丝;33、桥接电热丝;34、扭接头;4、阀腔档位环;41、让位槽;5、刀具;6、切槽刀头;7、压轮;71、滚花;81、穿线腔入口;82、穿线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电熔弯管件1,首先参见附图1,为电熔弯管件1的整体外观图,其中在弯管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电接线柱2,继续参见附图2和3,在弯管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线槽11和第二线槽12用于嵌入第一电热丝圈31和第二电热丝圈32,并且在弯管件1的两端靠近拐弯处均设置有阀腔档位环4,在阀腔档位环4与管壁之间设置有让位槽41方便连接第一线槽11和第二线槽12的桥接电热丝33穿过,并且第一电热丝、桥接电热丝33和第二电热丝都是通过一根连续的电热丝布置,并且这里将让位槽41设置在弯管件1的弯曲里侧壁一侧,从而减短了桥接电热丝33的布设长度。

相比现有技术的电熔弯管件1,参见附图5,为现有技术的弯管件1内部电热丝的布设示意图,其中的第一电热丝圈31和第二电热丝圈32的相对电热丝预留段通过扭接头34的方式互相对接,非整根电热丝连续设置,这种设置方式,当通电之后,在扭接头34部分电阻会较大,容易熔断。

参见附图6-7,为弯管件1在布丝过程中用到的刀具5,包括开槽刀头和压轮7,在开槽刀头和压轮7中间还设置有一可穿过电热丝的穿线腔,穿线腔入口81位于刀具5的刀背一端,穿线腔出口82位于开槽刀头一端,且穿线腔出口82位于开槽刀头和压轮7之间,并且为了减少压轮7与电热丝之间的打滑可能,在压轮7的轮面上还设置了滚花71。

再结合附图2-4,在加工内置连续电热丝电熔弯管件1的后布丝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装夹,在车床上装入弯管件1和刀具5,并且将电热丝的一端穿入刀具5的穿线部并使得电热丝的端部与压线部对应;

2)第一次布丝,刀具5的开槽部对准弯管件1一端的内壁,车床带动弯管件1转动,同时刀具5朝弯管件1轴向向内运动,在刀具5前端开槽部对弯管件1内壁开出线槽的同时,处于开槽部后方的压线部同时将电热丝压入线槽;

3)退刀断丝,在电热丝布入弯管件1一端形成第一电热丝圈31之后停止第一次布丝,将刀具5从弯管件1中退出并且截断电热丝,并且满足与第一电热丝圈31连在一起的预留电热丝321的长度大于等于桥接电热丝33和第二电热丝圈32的长度总合;

4)再次装夹,将预留电热丝的端部从弯管件1内部的让位槽41穿过并且从另一端穿出弯管件1,在车床上反向装夹弯管件1使得弯管件1的另一端朝向刀具5,在刀具5上将预留电热丝321穿入穿线部并且控制刀具5伸入弯管件1内部;

5)第二次布丝,刀具5的开槽部对准弯管件1的内壁,车床带动弯管件1转动,同时刀具5朝弯管件1轴向向外运动,在刀具5前端开槽部对弯管件1内壁开出线槽的同时,处于开槽部后方的压线部同时将剩余电热丝压入线槽,在弯管件1的另一端形成第二电热丝圈32:

6)停车退刀。

对比例

以100个本发明中的电熔弯管件1和100个现有技术中的电熔弯管件1为例,在通电3分钟的时间内,现有技术中的电熔弯管件1内部的电热丝在扭接头34部分熔断了12个,而本发明中的电熔弯管件1没有一个熔断,并且加工单个电熔弯管件1的时间相差不超过10秒。

由上表可以明显看出,本发明在几乎不降低单个电熔管件加工效率的基础上,大幅度的提升了电熔管件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