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气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9507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配气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气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旋转配气机构。



背景技术:

在利用配气机构对产品的气密性检测中,放置产品的平台往往需要转动。由于配气机构与平台之间通过很多气管相连接,旋转时这些气管容易发生相互缠绕,影响检测结果,导致检测失效,甚至造成设备故障。这极大地影响了生产效率,甚至造成经济财产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灵活转动而气管不会发生缠绕的配气机构。

一种配气机构,该配气机构用于连通正/负压装置与工件,以向该工件送气或吸气,该配气机构包括固定座、配气滑环及定位板,该定位板可转动地装设于该固定座上,该定位板用于承载该工件,该定位板设有第一气孔以向该工件供气,该配气滑环包括内环及外环,该内环固定于该固定座,该外环转动套设于该内环上,该外环的内侧面与该内环的侧壁相抵,该外环还固定连接于该定位板,并随该定位板转动,该内环设有多个第一气道,多个该第一气道的一端由该内环的底壁延伸出以连接该正/负压装置,另一端延伸至该内环的侧壁,该外环设有多个第二气道,多个该第二气道一端开设于该外环的内侧面,且分别与多个该第一气道相适配,另一端通过气管连接该第一气孔,通过转动该外环使该多个第二气道对应连通相应的该第一气道以实现供气。

进一步地,该定位板包括旋转板及固定板,该旋转板可转动地装设于该固定座,该固定板固定于该旋转板上,该旋转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气槽,至少一个该第一气槽开设于该旋转板背离该固定座的一面,该第一气孔设于对应的该第一气槽内,该固定板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孔,该限位孔贯穿该固定板并与该第一气槽相连通。

进一步地,该定位板还包括气路板,该气路板包括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该第一板体固定于该旋转板上,该第二板体固定于该第一板体上,该固定板固定于该第二板体上,该第一板体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气槽及至少一个第二气孔,至少一个该第二气槽开设于该第一板体背离该旋转板的一面,该第二气孔设于对应的该第二气槽底部并连通对应的一个该第一气槽,该第二板体设有至少一个第三气孔及至少一个第三气槽,该至少一个第三气槽开设于该第二板体背离该第一板体的一面,该第三气槽连通对应的该限位孔,该第三气孔设于对应的该第三气槽底部并连通该第二气槽。

进一步地,该第二气槽沿垂直该第一气槽方向开设,该第三气槽沿垂直该第二气槽方向开设。

进一步地,该第一气槽及该第一气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分两组开设于该旋转板的相对两侧,该气路板及该固定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该气路板分别设于该旋转板的两侧,两个该固定板分别固定于相应的该气路板上。

进一步地,多个该第一气道分成两组,且两组该第一气道分别设于该内环的相对两侧,每组该第一气道位于相应该气路板下方,多个该第二气道也分为两组,每组该第二气道与对应的该第一气道相匹配。

进一步地,该固定座包括底板、旋转驱动件及连接件,该旋转驱动件固定于该底板,该定位板通过该连接件转动连接于该旋转驱动件上。

进一步地,该固定座还包括固定件和转动驱动件,该固定件包括固定块、夹紧块及转轴,该固定块设于该底板一侧,该夹紧块一端通过该转轴转动连接于该固定块,该转轴连接该转动驱动件,该转动驱动件驱动该转轴转动,使该夹紧块夹紧或松开该定位板。

进一步地,该定位板承载该工件的一面还设有定位槽,该定位槽与该夹紧块外形相匹配,该夹紧块压入该定位槽以对该定位板进行定位及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配气机构包括固定座、配气滑环及定位板。配气滑环包括内环及外环。内环固定于固定座,外环套设于内环并与定位板固定。定位板可转动地装设于固定座。定位板用于承载固定工件。内环连通负压装置,外环连通定位板。且内环与外环相连通。当定位板转动时,外环跟随定位板转动,而内环保持固定,从而避免气管发生缠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配气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配气机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配气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配气机构沿IV-IV线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配气机构100,用于连接正/负压装置以对工件进行供气或吸气。该配气机构100可以在转动中避免气管缠绕。在本实施例中,配气机构100连接外部的负压装置(图未示)对工件抽取真空,以检测真空度来判断工件是否正确落位。

配气机构100包括固定座10、配气滑环20及定位板30。配气滑环20包括内环22及外环24。内环22固定于固定座10,外环24套设于内环22并与定位板30固定。定位板30可转动地装设于固定座10。定位板30用于承载固定工件。内环22连通负压装置,外环24连通定位板30。且内环22与外环24相连通。当定位板30转动时,外环24跟随定位板30转动,而内环22保持固定,从而避免气管发生缠绕。

请参阅图1至图3,固定座10包括底板11、旋转驱动件13、连接件15及固定件17。底板11为长方形板材。旋转驱动件13固定于底板11近似中央位置。定位板30通过连接件15转动连接于旋转驱动件13上。定位板30在旋转驱动件13的驱动作用下能够相对于底板11旋转。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件13为旋转气缸,连接件15为法兰,但不限于此。

固定件17固定于底板11并邻近于定位板30的一侧。固定件17在定位板30落位后,对定位板30进行固定。固定件17包括固定块172、夹紧块174及转轴176。固定块172大致呈L型,其一端固定于底板11,另一端垂直于底板11并朝向定位板30的方向延伸。夹紧块174也呈L型,其一端通过转轴176与固定块172转动连接。转轴176一端可转动地贯穿于固定块172并与夹紧块174相固定;转轴176另一端连接一转动驱动件(图未示)。该转动驱动件驱动转轴176转动,从而带动夹紧块174夹紧或松开定位板30。

请参阅图2与图3,配气滑环20包括内环22、外环24及多个气管26。内环22与旋转驱动件13相固定。内环22包括底壁2201及侧壁2203。在本实施例中,内环22设有十个第一气道221,且十个第一气道221平均分成两组,且两组第一气道221分别设于内环22的相对两侧。每一个第一气道221两端分别开设于内环22的侧壁2203及底壁2201。部分第一气道221位于底壁2201的一端通过气管连接于外部负压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每组有三个间隔分布的第一气道221连接负压装置,但不限于此,例如第一气道221也可以全部连接负压装置。

外环24转动套设于内环22。外环24与定位板30相固定,并在定位板30的带动下能够相对于内环22旋转。外环24包括外侧面2401及内侧面2403。外环24的内侧面2403与内环22的侧壁2203相抵。在本实施例中,外环24设有十个第二气道241。十个第二气道241分为两组,每组第二气道241与对应的第一气道221相匹配。第二气道241贯穿外环24的外侧面2401及内侧面2403。第二气道241位于内侧面2403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气道221相连通。第二气道241位于外侧面2401的一端通过气管26连接定位板30。在本实施例中,每组有三个第二气道241分别通过气管26连接定位板30,并通过第一气道221连通外部负压装置。

请参阅图3与图4,定位板30包括旋转板31、两个气路板33及两个固定板35。旋转板31大致为方形板材。旋转板31的中心固定连接于连接件15,以受旋转驱动件13驱动旋转。旋转板31还与外环24固定,以带动外环24旋转。旋转板31设有十个第一气槽312及十个第一气孔314。十个第一气槽312对称开设于旋转板31远离底板11的一面,并分两组位于旋转板31的两侧。位于旋转板31同一侧的五个第一气槽312为一组,其中五个第一气槽312相互平行。每个第一气孔314开设于对应第一气槽312底部,并延伸至旋转板31朝向底板11的一面。如图2所示,气管26穿过第一气孔314并与外环24的第二气道241连接。

旋转板31还设有定位槽316。定位槽316设于旋转板31开设有第一气槽312的一面的边缘位置。定位槽316与夹紧块174外形相匹配。固定件17通过夹紧块174压入定位槽316对旋转板31进行定位及固定。

两个气路板33分别固定于旋转板31的两侧。每个气路板33包括第一板体332及第二板体334。第一板体332、第二板体334为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板材。第一板体332固定于旋转板31。第一板体332设有五个第二气槽3321及五个第二气孔3323。五个第二气槽3321设于第一板体332背离旋转板31的一面。每个第二气槽3321与第一气槽312相垂直。每个第二气孔3323开设于对应第二气槽3321底部,并延伸至第一板体332朝向旋转板31的另一面与一个第一气槽312相连通。

第二板体334固定于第一板体332上。第二板体334设有多个第三气孔3341及多个第三气槽3343。多个第三气槽3343分两排平行排列于第二板体334。多个第三气孔3341开设于对应第三气槽3343底部,并延伸至第二板体334朝向第一板体332的另一面与一个第二气槽3321相连通。

两个固定板35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二板体334上。固定板35上设有多个限位孔352,每个限位孔352对应连通一个第三气槽3343或一个固定孔3345。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限位孔352分别对应连通第三气槽3343及固定孔3345,以适应不同加工的需要,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设置第三气孔3341及第三气槽3343或只设置固定孔3345。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当加工工件时,将工件放入限位孔352。开启负压装置,通过检测真空值来检测工件是否正确放入限位孔352。当加工需要转动固定板35时,外环24会与固定板35一同转动一定角度。此时,第二气道241与第一气道221错开,停止对工件抽真空。固定板35旋转180度后,第二气道241与第一气道221连通,继续对工件抽真空,实现定点检测工件落位状况。由于外环24与固定板35一同转动,连接第二气道241与第一气孔314的气管26相对位置不变,不会发生缠绕。内环22固定于固定座10,其与负压装置的气管(图未示)位置固定。

配气机构100包括固定座10、配气滑环20及定位板30。配气滑环20包括内环22及外环24。内环22固定于固定座10,外环24套设于内环22并与定位板30固定。定位板30可转动地装设于固定座10。定位板30用于承载固定工件。内环22连通负压装置,外环24连通定位板30。且内环22与外环24相连通。当定位板30转动时,外环24跟随定位板30转动,而内环22保持固定,从而避免气管发生缠绕。

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气道221也可以连接正压装置,如送风机等。

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气道221与第二气道241的数量并不限于十个,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

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气道221与第二气道241的数量并不需要保持一致。

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气路板33及固定板35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只设于旋转板31的一侧,气路板33及固定板35的数量也为两个以上,按需要设于旋转板31的对应位置。

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气路板33可以省略,固定板35直接固定于旋转板31上,并使限位孔352直接与第一气槽312连通以检测工件落位状况。

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气路板33及固定板35可以省略,直接在旋转板31上开设限位孔352来固定工件,并将该限位孔352连通第二气道241以检测工件落位状况。

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气道221可以分为一组或多组,开设于需要供气的角度,当工件转动至对应角度后,第一气道221与第二气道241连通实现定点检测。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