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恒温龙头水垢形成及增加混水阀耐用性的曲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8017阅读:26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解决恒温龙头水垢形成及增加混水阀耐用性的曲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暖卫浴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决恒温龙头水垢形成及增加混水阀耐用性的曲弯。



背景技术:

曲弯又叫曲弯脚、曲脚或者弯角,一般在混水阀的装配过程中用于调节冷热水管间的间距,从而使得不同规格的混水阀可以装配于预留在墙内的不同间距的冷热水管。现有的大多数曲弯都是简单的弯角结构,功能只有调节间距这一功能,而现有的混水阀特别是恒温混水阀,对水质要求高,特别是水垢的产生导致了现有的恒温混水阀调整不灵敏甚至故障等。

授权公告号为CN20593827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流量可调的变距接头,包括有曲脚接头主体,所述曲脚接头主体设置有进水接头以及出水接头,所述曲脚接头主体内设置有连通于进水接头、出水接头的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内安装有流量调节杆,所述流量调节杆的底面设有进水孔,其侧面设有出水孔与进水孔连通,所述流量调节杆上下移动以使所述出水孔与出水接头连通或者断开,所述调节腔内设置有覆盖出水孔的滤网,所述流量调节杆上端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该方案公开了附带有流量调节功能以及过滤功能的曲弯,但是方案还是不能很好地保护混水阀,尤其是恒温混水阀。而市场上现有的其他具有多种功能的曲弯,大多结构复杂且不便于使用,实际市场认可程度反而不如单一功能的曲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恒温龙头水垢形成及增加混水阀耐用性的曲弯,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解决恒温龙头水垢形成及增加混水阀耐用性的曲弯,包括曲弯主体,曲弯主体内设有一水道。上述曲弯主体开设有一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连通上述水道设置。上述第一通孔附设有一可拆卸的第一孔帽,第一孔帽用于密封该第一通孔。还包括一水质软化机构,该水质软化机构通过该第一通孔装配于该水道内。

进一步地:

上述曲弯主体设有一进水口以及一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设于该曲弯主体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进水口的进水方向与出水口出水方向均垂直于该曲弯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进水口、出水口均与上述水道连通设置。

上述第一通孔邻近上述出水口设置。

上述曲弯主体还设有一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连通上述水道设置。上述第二通孔附设有一可拆卸的第二孔帽,第二孔帽用于密封该第二通孔。还包括一过滤机构,过滤机构通过该第二通孔装配于该水道内。

上述第一通孔沿上述曲弯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上述第二通孔沿垂直于该曲弯主体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延伸至上述进水口内设置。

上述第二通孔邻近上述进水口设置。

上述进水口内附设有一进水逆止阀,进水逆止阀受延伸至该进水口内的上述过滤机构端部顶压而开启设置。上述出水口内均附设有出水逆止阀,出水逆止阀为单向逆止阀,出水逆止阀用于限制该出水口的水流方向。

上述出水口高于上述进水口设置。

上述水质软化机构为复数个硅磷晶球,该硅磷晶球通过上述第一通孔装配于上述水道内。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曲弯通过第一通孔配合水质软化机构的设置,可以在水流入混水阀前对将要流入的水进行软化,防止水在混水阀内形成水垢,以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的同时实现了对混水阀保护、增加混水阀的使用寿命等效果。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水质软化机构配合过滤机构设置,进一步保护混水阀免受不好水质损害,并且,配合第一通孔邻近出水口,第二通口邻近进水口设置,先对水流进行过滤处理后进行水质软化处理,更加科学合理。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通孔的开口朝向以及出水口高于进水口的设置,过滤机构从第二通孔取出方向为水平取出,并且残渣沉淀物靠近第二通孔位置,方便该残渣沉淀物的清理以及过滤机构的取出、清理、安装过程。

第四,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一通孔的开口朝向配合作为水质软化机构的硅磷晶球,便于将硅磷晶球放入该曲弯的操作过程,从而简化本实用新型的曲弯的日常使用过程,提升产品的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曲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曲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本实用新型的曲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考图1, 一种解决恒温龙头水垢形成及增加混水阀耐用性的曲弯,包括曲弯主体1、进水口2、出水口3、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水质软化机构6以及过滤机构7。上述曲弯主体1内设有一水道,进水口2与出水口3分别设于该曲弯主体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进水口2的进水方向与出水口3出水方向均垂直于该曲弯主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进水口2、出水口3均与上述水道连通设置。在实际装配过程中,进水口2、出水口3一般沿水平方向延伸,曲弯主体1为了进行间距调节,一般都是倾斜设置。而倾斜方向一般采用出水口3高于进水口2设置。该种倾斜方向便于过滤机构7以及水质软化机构6的使用。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开设于曲弯主体1侧壁,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连通该水道设置。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分别附设有一第一孔帽41、一第二孔帽51,第一孔帽41、第二孔帽51分别用于密封该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设置。

参考图1、图2,上述第一通孔4邻近上述出水口3设置,上述第二通孔5邻近上述进水口2设置。第一通孔4沿上述曲弯主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该第二通孔5沿垂直于该曲弯主体1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延伸至该进水口2内设置。上述水质软化机构6通过该第一通孔4装配于该水道内。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优选采用硅磷晶球作为水质软化机构6,曲弯通常应用于淋浴房等卫生间洁具内,使用过程中,水流为流动状态且一般不作为饮用水使用,选用硅磷晶球为水质软化机构6很好地达到软化水质、防止水垢的目的的同时回避了硅磷晶球作为水质软化机构6需要流动的水以及溶度过高情况不能饮用等缺点,成本低廉且配合第一通孔4的开孔朝向以及位置,更换过程仅需打开第一孔帽41,还未用完的硅磷晶球受重力影响不会掉出,新的硅磷晶球直接添加即可,方便快捷。按照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的管路以及水压、居民生活习惯,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水质软化机构6优选采用两颗直径在10mm至20mm的硅磷晶球的设置方式。

继续参考图1、图2,上述过滤机构7通过该第二通孔5装配于该水道内。过滤机构7沿第二通孔5延伸方向延伸至进水口2内部并且过滤机构7四周与进水口2内的水道完全贴合设置。过滤机构7采用常用的过滤篮结构,过滤机构7可于添加水质软化机构6的过程中一起拆下清洁,方便快捷。并且第一通孔4与第二通孔5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第一通孔4与第二通孔5之间通过一过滤网11分隔,过滤网11设置可以有效防止还未用完的水质软化机构6落入第二通孔5内,造成不便或者浪费。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仅存在以下区别:

本实施例的一种解决恒温龙头水垢形成及增加混水阀耐用性的曲弯,上述进水口2内附设有一进水逆止阀21,进水逆止阀21受延伸至该进水口2内的上述过滤机构7端部顶压而开启设置。该进水逆止阀21为常见的逆止阀结构,该受延伸至该进水口2内的上述过滤机构7端部顶压而开启的结构可由过滤机构7的端部直接顶压开启,也可以在过滤机构7端部增设一杆状体来实现顶压过程。上述出水口3内均附设有出水逆止阀31,出水逆止阀31为单向逆止阀,出水逆止阀31用于限制该出水口3的水流方向。该出水逆止阀31用于限制该出水口3的水流方向为由出水口3往与之连接的混水阀流出的方向为开启方向,反之该出水逆止阀31则受水压以及重力影响,自动关闭。该进水逆止阀21配合出水逆止阀31的运用,在更换、清理过滤机构7以及维护、添加水质软化机构6的时候,仅需先打开第二孔帽51,取出过滤机构7,进水逆止阀21即受水压与重力影响,自动封闭进水口2,而进水口2封闭,水道内无水流经过后,出水逆止阀31也会自动封闭出水口3,防止水流从混水阀逆流,实现进水口2、出水口3的封闭后即可拆下第一孔帽41,进行上述对过滤机构7、水质软化机构6的维护、清理、添加等动作。完成上述对过滤机构7、水质软化机构6的维护、清理、添加等动作后,装上第一孔帽41,插入过滤机构7,装上第二孔帽51,本实施例的曲弯即可正常使用,整个过程无需关闭管路中的水流,即可方便快捷地实现对过滤机构7、水质软化机构6的维护、清理、添加等动作,从而进一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出水逆止阀31的设置,在水压不稳等情况下,可以自动封闭出水口3,从而截断水流,从而起到对曲弯内以及整个管路内的其他设备的保护作用。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