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龙头的定位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6639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龙头的定位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龙头的定位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水龙头用于控制水流的大小调节,如图4所示,水龙头包括基体31,基体31上设置有进水管32、出水管33和控制水流通断的头部34,头部34为可旋转的杆件,头部34上连接有把手35以方便操作。把手35主要包括主体、手柄和连接水龙头的头部34的定位块。定位块一般采用锻造后焊接或者冲压后压装的形式与主体进行连接。前者定位不准确且焊接点少容易受振动断裂,后者需多次折弯成形,制造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水龙头的定位块,定位准确、固定牢固、可以吸收振动且制造工艺简单。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水龙头的定位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容置水龙头的头部的第一凹槽,所述本体注塑成型,所述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的螺杆,所述螺杆将水龙头顶紧或松开。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套装于所述螺杆的螺母,所述螺杆与所述螺母旋合将水龙头顶紧或松开。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设置有容置所述螺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置有与所述本体外表面连通的开口部,所述螺母由所述开口部装入所述第二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螺母抵接的第一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螺母的端面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表面设置有环绕所述开口部的凹部,所述凹部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开口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安装水龙头的手柄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一内圆环和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内圆环之间。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注塑成型的本体,吸收水龙头振动,减少定位块与把手主体的相对振动,避免定位块与把手主体松脱,同时,避免定位块破裂,注塑成型的本体还使定位块的制造工艺简化,一次注塑成型即可形成本体所有结构,无需进一步的加工;还通过设置第一凹槽使定位块与水龙头准确定位,避免定位块与水龙头偏心,影响装配效果;还通过设置第一通孔和螺杆使定位块与水龙头牢固固定,不致松动,避免定位块相对水龙头振动产生噪音。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螺母使螺杆可以反复拆装,延长定位块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第二凹槽使螺母易于安装和更换,降低生产难度;通过设置第一凸起避免螺母脱落;通过设置第二凸起和凹部方便螺母安装;通过在第一通孔设置手柄用的安装部,简化手柄的连接。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 为一种用于水龙头的定位块的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定位块的另一方向视图

图3为形成图1中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现有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水龙头的定位块,定位块的外表面通常覆盖有把手主体14,把手主体14为金属外壳或金属镀层,使把手获得良好的质感。

定位块包括本体1,本体1注塑成型,减轻自身重量,降低成本。由于注塑成型的本体1具有一定弹性,可以吸收来自水龙头的振动,减少定位块与把手主体的相对振动,避免定位块破裂,避免定位块与把手主体松脱。

注塑成型的本体1还使定位块的制造工艺简化,一次注塑成型即可形成本体1的所有结构,无需进一步的加工。

本体1可以为圆柱状或圆盘状,本体1的外表面与把手主体14的内表面贴合固定,使得定位块与把手主体14牢靠固定。

本体1可以设置有容置水龙头的头部34的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与本体1一体注塑成型,第一凹槽2的位置依靠对应的注塑模具保证,位置精确。

第一凹槽2的横截面可以为矩形或圆形,也可以呈六边形,便于与水龙头的头部34的中心对准,进而使定位块与水龙头定位准确,避免定位块与水龙头偏心,影响最终装配效果。

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凹槽2连通的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内设置有与第一通孔3同轴的螺杆4,螺杆4将第一凹槽2与水龙头的头部34顶紧或松开,也即螺杆4将定位块与水龙头紧固或松开。

第一通孔3和螺杆4使定位块与水龙头牢固固定,不致松动,避免定位块相对水龙头振动产生嗡鸣噪音或敲击噪音。

螺杆4背向第一凹槽2的一端可以设置内六角形凹槽,可以使用内六角扳手对螺杆4进行拆装。

进一步的,对于螺杆4的安装结构,第一通孔3可以为螺纹孔,螺杆4安装于第一通孔3内。螺杆4与第一通孔3旋合,螺杆4的端部与水龙头的头部34抵接将定位块与水龙头固定。

第一通孔3内还可以设置有套装于螺杆4的螺母5。螺杆4与螺母5旋合将水龙头顶紧或松开。螺母5使螺杆4可以反复拆装,而不损坏第一通孔3。

螺母5可以作为镶件与本体1一起注塑,但模具设计复杂,如注塑时漏装,将会导致定位块报废。

所以,优选的,螺母5以装配的形式设置于本体1内。具体的,本体1可以设置有容置螺母5的第二凹槽6,第二凹槽6和第一凹槽2通过第一通孔3连通。

第二凹槽6可以设置有与本体1外表面连通的开口部13,螺母5通过开口部13装入第二凹槽6内。

如果,定位块与把手主体14装配后封闭了开口部13,则更换螺母5将十分困难,所以开口部13和第一凹槽2的开口优选设置于本体1的同一方向,避免把手主体14遮蔽开口部13。

在水龙头正常使用情况下,第一凹槽2的口部朝下设置,开口部13也对应朝下,螺母5容易从第二凹槽6脱出。

为对螺母5进行限位,第二凹槽6内可以设置有与螺母5抵接的第一凸起7。第一凸起7可以与螺母5的径向外表面抵接,满足固定螺母5的要求。

但是,第一凸起7优选与螺母5的端面抵接,不致螺母5与第一通孔3偏心,以免螺杆4拆装困难。

进一步的,第一凸起7不为一凸点,第一凸起7沿第二凹槽6的深度方向延伸成条状,方便注塑时脱模,还使得螺母5装入第二凹槽6后不受外力推动,不会产生滑动。

第一凸起7可以设置于靠近第一凹槽2的一侧。螺杆4和螺母5配合使定位块与水龙头的头部34固定,第一凸起7的变形不增加甚至减少,可以避免第一凸起7长时间受力后失效。

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拓展,第二凹槽6和第一凹槽2还可以通过两个相对的第一凸起7隔开,使形成第二凹槽6和第一凹槽2的模芯15连结成一体,因而模芯15的加工方便,减少加工量,避免模芯15在使用中开裂,因而延长注塑模具使用寿命,模芯15结构示意参见图3。

在开口部13一侧可以设置有第二凸起8,第二凸起8表面设置有环绕开口部13的凹部9,凹部9可以为开口部13的延伸,或者,凹部9的横截面积沿远离开口部13的方向逐渐增大,凹部9与开口部13平滑过渡。凹部9对螺母5安装进行导向,使螺母5的安装省力,在第二凹槽6内设置有第一凸起7的情况下则更加有效。

为简化水龙头的手柄安装,第一通孔3内设置有安装水龙头的手柄的安装部,安装部包括与第一通孔3同轴的第一内圆环11和第一内螺纹12,第一内螺纹12设置于第一凹槽2和第一内圆环11之间。

水龙头的手柄经第一内圆环11导向限位后再与第一内螺纹12连接固定。第一内圆环11避免水龙头的手柄摆动。

本体1可以设置环绕第一凹槽2的空腔10。空腔10使本体1的各个部位厚度趋于一致,减少内应力,同时减少本体1重量,节约成本。

空腔10内还可以设置注塑用的顶针位,减少去除注塑溢料的工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