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钢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9901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钢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钢管。



背景技术:

钢管经常用来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等,常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固定在地面上,在地面上直接运输,好处是后期维修、维护方便,缺点是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钢管的使用寿命,影响钢管的正常使用;二是将钢管进入地下,在地面下来进行运输,好处是更安全,还节省空间,缺点是不利于后期的维护和维修。

在出现故障需要进行维护和维修时,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钢管需要一点点排查,找到问题点时再进行维护和维修,这个过程中工作量非常巨大,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在安装过程中,不管是采用地面式的是埋于地下式,现有技术中的钢管安装都不牢固,需要专门的固定结构来对其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钢管,在遇到故障时,可以根据智能化检测模块来进行断定,故障排查十分方便准确,而且固定更方便、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化钢管,包括钢管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主体外部设有防护层,所述钢管主体下部设有加固支角,所述加固支角为长方形结构,所述钢管主体上还设有智能化检测模块,所述智能化检测模块的检测端伸入到所述钢管主体的内部,所述智能化检测模块的显示端突出于所述钢管主体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化检测模块的数量为2个,并且均匀分布在所述钢管主体的左右两边。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支角共有三组,每组包含两个所述的加固支角,并且每组之间的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外部设有防护层可以有效提高钢管的使用寿命,还设有加固支角,固定更方便可靠,最重要的是设有智能化检测模块,可以根据检测模块快排查固定位置,给后期维护和维修带来了极大便利,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视图;

图中:1、钢管主体,2、防护层,3、加固支角,4、检测端,5、显示端,6、智能化检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智能化钢管,此钢管的使用寿命更长,应用成本更低,在使用时更方便。包括钢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主体1外部设有防护层2,防护层2用来保护所述钢管主体1,使其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使钢管主体1的寿命更长,防护层2还可以有效防止在极端情况下外界对钢管的伤害,使质量更有保障。所述钢管主体1下部设有加固支角3,方便对钢管的安装,避免了传统式的安装方法,安装效果更好,更牢固,直接通过加固支角3即可对钢管本体进行固定,传统的方式是通过一个机械结构来对钢管进行固定,操作复杂,成本高。所述加固支角3为长方形结构,所述钢管主体1上还设有智能化检测模块6,可以检测出钢管内部运输物质的状况,从而可以判断出故障的情况,对后期的维护和维修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减少了后期的维护和维修成本,减少了不人力劳动和物质浪费。所述智能化检测模块6的检测端4伸入到所述钢管主体1的内部,因此检测端4可以适时的反馈钢管内部运输的状况。所述智能化检测模块6的显示端5突出于所述钢管主体1的外部,通过显示端5我们可以查看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更直观的将数据显现在工作人员的面前,使工作人员的判断更准确。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化检测模块6的数量为2个,并且均匀分布在所述钢管主体1的左右两边,可以有效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作为优选,所述加固支角3共有三组,三组结构使整个钢管可以更好的分散作用力,使固定后的效果更有保障。每组包含两个所述的加固支角3,使整体的重要不会太重,还能确保加固支角3的固定强度的可靠性,并且每组之间的距离相等。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