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盖水套孔封堵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0002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缸盖水套孔封堵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堵工装,尤其涉及一种缸盖水套孔封堵工装。



背景技术:

缸盖在铸造时,需在水套保留工艺孔,以便铸造完成后去除型砂。该孔直通缸盖水套内部,需在机加工阶段完成加工并在最终工序压装水堵盖以作永久密封。但在加工中心加工期间,该孔都处于开放状态,加工时产生的铝屑极易掉入水套内,目前国内外无专用封堵水套孔工装,均是依靠后工序清洗机或人工将掉入水套内的铝屑洗出。

清洗机的清洗技术不断改进,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清洗不干净情况。当缸盖在装配线进行装配时,时常发生缸盖水套内铝屑掉出,致使缸盖压伤,或长缸体泄露测试不合格,导致零件返修,甚至留在发动机内,缺陷流至最终客户手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缸盖水套孔封堵工装,解决缸盖加工中铝屑掉入缸盖水套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缸盖水套孔封堵工装,包括手柄、转轴、塞子、弹性组件和横向短杆,所述手柄设在转轴的一端,所述塞子设有偏心的通孔,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横向短杆连接,所述横向短杆处于所述塞子的下方;旋转手柄使所述转轴相对通孔旋转,带动所述横向短杆旋转,使所述横向短杆处于所述塞子的底面的外周边缘内侧,或凸出于所述塞子的底面的外周边缘,所述手柄和塞子通过弹性组件连接,所述塞子的外周尺寸与缸盖水套孔的内径尺寸相适应。

工作时,先旋转手柄,带动横向短杆旋转至初始工位,此时所述横向短杆处于所述塞子的底面的外周边缘内侧,手持塞子,使塞子封堵缸盖水套孔;然后下压手柄,所述转轴向下运动,使所述横向短杆远离塞子,此时所述弹性组件被压缩;旋转手柄,带动横向短杆到达卡接工位,此时所述横向短杆凸出于所述塞子的底面的外周边缘,将所述横向短杆卡在所述缸盖水套孔内部的边缘,此时所述弹性组件被拉伸,在弹力作用下所述横向短杆紧紧地固定在缸盖水套孔内部的边缘。拆卸时,下压并旋转手柄,使所述横向短杆回到初始工位,将所述塞子取下,所述弹性组件带动所述手柄复位。

所述偏心的通孔是指,所述通孔的中轴线与所述塞子的中轴线平行但不重叠。偏心的通孔设计,在所述缸盖水套孔封堵工装伸入缸盖水套孔内部时,所述横向短杆能处在所述塞子的底面的外周边缘内侧,避免了横向短杆划伤缸盖水套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所述手柄接触,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塞子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的内部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弹簧的顶端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轴之间留有空隙。采用此技术方案,工作时,手柄带动转轴转动时,轴承的内圈与弹簧都是静止,这样做减少了塞子的旋转,以便更好地进行横向短杆的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连接并形成台阶面,所述第一转轴设有紧固件,所述手柄套设在第一转轴上并固定在紧固件和台阶面之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轴承的内圈之间留有空隙。由于第一转轴的半径小于第二转轴,因此两者之间形成了台阶面,将手柄套在第一转轴上,利用台阶面和紧固件实现手柄和转轴的固定,使固定更加稳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内设有上窄下宽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窄段与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阶梯孔的宽段与所述轴承的外圈连接;所述紧固件为螺母。在所述手柄内挖一个上窄下宽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窄段用来跟转轴固定,阶梯孔的窄段用来跟弹簧连接,该技术方案既能让手柄与转轴实现固定,又保证了轴承不会与转轴接触,螺纹结构使手柄和转轴的固定更加稳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塞子的外周边缘设有倒角。倒角避免了塞子边缘与缸盖水套孔的摩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塞子由弹性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塞子由尼龙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塞子进行缸盖水套孔的密封,通过横向短杆并利用弹性组件实现固定,结构简单,容易拆卸,解决了缸盖加工中铝屑掉入缸盖水套孔的问题;轴承减少了因为旋转手柄而造成弹簧、塞子的转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缸盖水套孔封堵工装的立体图。

图2是一种缸盖水套孔封堵工装的局部爆炸图。

图3是一种缸盖水套孔封堵工装的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缸盖水套孔封堵工装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说明:1-手柄,2-转轴,21-第一转轴,22-第二转轴,23-台阶面,3-塞子,4-弹性组件,5-横向短杆,6-轴承,7-紧固件,8-阶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缸盖水套孔封堵工装,包括手柄1、转轴2、塞子3、弹性组件4和横向短杆5,所述手柄1设在转轴2的一端,所述塞子3设有偏心的通孔,所述转轴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横向短杆5连接,所述横向短杆5处于所述塞子的下方;旋转手柄1使所述转轴2相对通孔旋转,带动所述横向短杆5旋转,使所述横向短杆5处于所述塞子3的底面的外周边缘内侧,或凸出于所述塞子3的底面的外周边缘,所述手柄1和塞子3通过弹性组件4连接,所述塞子3的外周尺寸与缸盖水套孔的内径尺寸相适应。

工作时,先旋转手柄1,带动横向短杆5旋转至初始工位,此时所述横向短杆处于所述塞子的底面的外周边缘内侧,手持塞子3,使塞子3封堵缸盖水套孔;然后下压手柄1,所述转轴2向下运动,使所述横向短杆5远离塞子,此时所述弹性组件4被压缩;旋转手柄1,带动横向短杆5到达卡接工位,此时所述横向短杆凸出于所述塞子的底面的外周边缘,将所述横向短杆5卡在所述缸盖水套孔内部的边缘,此时所述弹性组件4被拉伸,在弹力作用下所述横向短杆5紧紧地固定在缸盖水套孔内部的边缘。拆卸时,下压并旋转手柄1,使所述横向短杆5回到初始工位,将所述塞子3取下,所述弹性组件4带动所述手柄复位。

所述偏心的通孔是指,所述通孔的中轴线与所述塞子3的中轴线平行但不重叠。偏心的通孔设计,在所述缸盖水套孔封堵工装伸入缸盖水套孔内部时,所述横向短杆5能处在所述塞子的底面的外周边缘内侧,避免了横向短杆划伤水套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塞子3进行缸盖水套孔的密封,通过横向短杆5并利用弹性组件4实现固定,偏心的通孔设计,避免了横向短杆划伤水套孔,结构简单,容易拆卸,解决了缸盖加工中铝屑掉入缸盖水套孔的问题。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弹性组件3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转轴2上,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所述手柄1接触,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塞子3接触。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弹簧实现手柄1和塞子3之间的弹性连接,并且提供塞子安装的紧固力,结构简单,成本低。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2、图3所示,所述手柄1的内部设有轴承6,所述轴承6的内圈与所述弹簧的顶端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轴2之间留有空隙。采用此技术方案,工作时,手柄1带动转轴2转动时,轴承6的内圈与弹簧都是静止,这样做减少了塞子3的旋转,以便更好地进行横向短杆5的卡接。

这样做的好处是,轴承6减少了因为旋转手柄1而造成弹簧、塞子3的转动的问题,结构巧妙。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2包括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所述第一转轴21与第二转轴22连接并形成台阶面23,所述第一转轴21设有紧固件7,所述手柄1套设在第一转轴21上并固定在紧固件7和台阶面23之间,所述第二转轴22与所述轴承6的内圈之间留有空隙。

由于第一转轴21的半径小于第二转轴22,因此两者之间形成了台阶面23,将手柄1套在第一转轴21上,利用台阶面23和紧固件7实现手柄1和转轴2的固定,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固定方式更加稳固。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的,所述手柄1内设有上窄下宽的阶梯孔8,所述阶梯孔8的窄段与所述第一转轴2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阶梯孔8的宽段与所述轴承6的外圈连接;所述紧固件7为螺母。在所述手柄1内挖一个上窄下宽的阶梯孔8,所述阶梯孔8的窄段用来跟转轴2固定,阶梯孔8的窄段用来跟弹簧连接,该技术方案既能让手柄1与转轴2实现固定,又保证了轴承6不会与转轴2接触,螺纹结构使手柄1和转轴2的固定更加稳固。

实施例4

进一步的,如图1、图2、图4所示,所述塞子3的外周边缘设有倒角。倒角避免了塞子3的边缘与缸盖水套孔的摩擦而造成磨损或者产生碎屑,使塞子3和缸盖水套孔的密封更加紧密。

进一步的,所述塞子3由弹性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塞子3由尼龙材料制成。这样做的好处是,利用尼龙材料制成的塞子3,耐磨损,不容易掉屑,并满足塞子3与缸盖水套孔的间隙配合需求。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所述的缸盖水套孔封堵工装使用45号钢棒和尼龙棒制成,制造成本低,易于维护,消除了铝屑从该孔掉入缸盖水套内部的风险,从而降低装配线铝屑造成的不合格数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