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水带过滤装置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0792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热水带过滤装置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冷热水带过滤装置的水龙头。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水阀的通俗称谓,用来控制水流的大小开关,有节水的功效。水龙头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从老式铸铁工艺发展到电镀旋钮式的,又发展到不锈钢单温单控水龙头、不锈钢双温双控龙头、厨房半自动龙头。

传统的水龙头,一套水龙头只能供一个人使用。特别是在一些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合,同时有很多人洗手的时候,一套水龙头只能供一个人使用显然是造成水龙头的使用效率不高,同时造成装修成本的增加。传统的水龙头,其出水的水花效果相对单一,给使用者的美感及享受感远远不够。传统的水龙头,其功能也是单一的,只有供水一个功能。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装修时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设计,对水龙头的使用效率、成本、艺术感、功能等也越来越讲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冷热水带过滤装置的水龙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冷热水带过滤装置的水龙头,该水龙头包括弯管、冷热水开关、过滤水开关、进水主体,所述进水主体左右两侧分别连接过滤水开关、冷热水开关,其前端凸块连接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头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金属外壳和滤芯,所述滤芯装设于所述金属外壳内;

所述过滤器与进水主体螺纹连接,连接后使滤芯的自来水进口与所述进水主体的主体自来水出口连接、自来水出口与所述进水主体的主体自来水进口连接、过滤水出口与所述进水主体的过滤水进口连接;

所述滤芯包括套筒、套筒上盖、套筒下盖、过滤滤芯、出水管,所述套筒下盖的内侧设有圆柱凸部,圆柱凸部中心通孔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过滤滤芯的通孔下端套接于圆柱凸部外壁,所述套筒套于过滤滤芯外部,使所述套筒连接套筒下盖,所述套筒上端盖有套筒上盖,所述套筒下盖边缘分别设置有自来水进口、自来水出口,所述自来水进口、自来水出口的管口设于所述过滤滤芯与套筒内壁之间的间隙腔体内,所述出水管的外壁与所述过滤滤芯的通孔内壁设有间隙,该间隙为所述圆柱凸部的厚度,所述出水管的顶端口部与套筒上盖设有间隙,用于过滤水溢满过滤滤芯的通孔,从出水管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弯管内置有一根管体,该管体的水路连接于所述进水主体的过滤水水路,所述管体与弯管外管之间设有弯管间隙,该弯管间隙用于放热水或自来水。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水进口置于所述进水主体的圆表面中部,其呈圆柱形凸起状,在其侧壁设有一圈圆凹槽,圆凹槽上套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自来水出口比主体自来水进口的孔周长要大。

进一步的,所述自来水进口的水路设有两种进水结构,其中,一水路连接冷热水开关,另一水路连接过滤水开关,所述过滤水开关还同时控制过滤水出口的水路开关,所述过滤水开关将自来水水路和过滤水出口水路同时开或同时关。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主体的底部设有两个进水孔,两个进水孔分别是自来水进水孔、热水进水孔,在进水主体的外圈端部设有凹圈,凹圈上设有O-ring密封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冷热水带过滤装置的水龙头设有三种出水,分别是自来水、热水、过滤水,弯管内设有一管体,该管体用于放过滤水,管体与外管的间隙用于放自来水或热水,滤芯中心处设有一出水管,该出水管的作用是将过滤后的自来水导出滤芯。本实用新型出水效果好,多种出水试满足人们的用水要求。

过滤滤芯的自来水进水口和自来水出水口,龙头打开可以利用自来水的流量来对过滤滤芯进行反冲洗,将过滤滤芯的表面杂质冲刷干净,延长过滤滤芯的使用寿命。

弯管中间设有管体,把过滤后的自来水和过滤水分开,过滤水从管体流出,不会和自来水交叉感染,保证过滤水的水质纯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弯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滤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洗滤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进水主体底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水龙头水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照附图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热水带过滤装置的水龙头,该水龙头包括弯管1、冷热水开关4、过滤水开关2、进水主体3,所述进水主体3左右两侧分别连接过滤水开关2、冷热水开关4,其前端凸块连接弯管1,所述水龙头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金属外壳6和滤芯5,所述滤芯5装设于所述金属外壳6内;

所述过滤器与进水主体3螺纹连接,连接后使滤芯5的自来水进口55与所述进水主体3的主体自来水出口32连接、自来水出口54与所述进水主体3的主体自来水进口33连接、过滤水出口与所述进水主体3的过滤水进口31连接;

所述滤芯5包括套筒51、套筒上盖、套筒下盖、过滤滤芯52、出水管53,所述套筒下盖的内侧设有圆柱凸部,圆柱凸部中心通孔连接有出水管53,所述过滤滤芯52的通孔下端套接于圆柱凸部外壁,所述套筒51套于过滤滤芯52外部,使所述套筒51连接套筒下盖,所述套筒51上端盖有套筒上盖,所述套筒下盖边缘分别设置有自来水进口55、自来水出口54,所述自来水进口55、自来水出口54的管口设于所述过滤滤芯52与套筒51内壁之间的间隙腔体内,所述出水管53的外壁与所述过滤滤芯52的通孔内壁设有间隙,该间隙为所述圆柱凸部的厚度,所述出水管53的顶端口部与套筒上盖设有间隙,用于过滤水溢满过滤滤芯52的通孔,从出水管53流出。

所述弯管1内置有一根管体11,该管体11的水路连接于所述进水主体3的过滤水水路,所述管体11与弯管外管之间设有弯管间隙12,该弯管间隙12用于放热水或自来水。

所述过滤水进口31置于所述进水主体3的圆表面中部,其呈圆柱形凸起状,在其侧壁设有一圈圆凹槽,圆凹槽上套有密封圈。

所述主体自来水出口32比主体自来水进口33的孔周长要大。

所述自来水进口55的水路设有两种进水结构,其中,一水路连接冷热水开关4,另一水路连接过滤水开关2,所述过滤水开关2还同时控制过滤水出口的水路开关,所述过滤水开关2将自来水水路和过滤水出口水路同时开或同时关。

所述进水主体3的底部设有两个进水孔,两个进水孔分别是自来水进水孔35、热水进水孔36,在进水主体3的外圈端部设有凹圈,凹圈上设有O-ring密封圈34。

如图4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洗滤芯示意图;当滤芯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将滤芯清洗,将过滤水开关2关闭,冷热水开关4打开冷水,开到最大,使自来水直接从过滤滤芯的表面冲洗。

本实用新型冷热水带过滤装置的水龙头设有三种出水,分别是自来水、热水、过滤水,弯管内设有一管体,该管体用于放过滤水,管体与外管的间隙用于放自来水或热水,滤芯中心处设有一出水管,该出水管的作用是将过滤后的自来水导出滤芯。本实用新型出水效果好,多种出水试满足人们的用水要求。

图2中的弯管a部是过滤水进入弯管,b部是自来水或热水进入弯管。

实施例1:水龙头出热水。

如图6所示,过滤水开关2关闭,将冷热水开关4拨至热水开关口,热水经冷热水开关4,从弯管1中的弯管间隙12流出。

实施例2:水龙头出自来水。

如图6所示,过滤水开关2关闭,将冷热水开关4拨至冷水开关口,冷水为自来水,冷水经冷热水开关4,从进水主体3的主体自来水出口32进入滤芯5的自来水进口55,并进入滤芯外侧间隙处,由于滤芯出水口是关闭的,冷水会从滤芯5上的自来水出口33流出,进入弯管间隙12,最后从弯管间隙12出口流出。

实施例3:水龙头出过滤水。

如图6所示,冷热水开关4关闭,将过滤水开关2打开,自来水(该自来水与上面所述的冷水一样)经过滤水开关2,从进水主体3的主体自来水出口32进入滤芯5的自来水进口55,并进入滤芯外侧间隙处,由于滤芯出水口是打开的,自来水会从过滤滤芯52外侧进入内腔,内腔的水位逐渐上升,直至出水管53管口,然后从出水管53内腔流出,经过滤水出口、进水主体3上的过滤水进口31、过滤水开关2,最后导入管体11,过滤水从管体11的端口流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