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进漏水保护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465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先进漏水保护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指一种漏水时能自动切断水路的漏水保护阀。



背景技术:

全球供水矛盾日益突出,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家庭用水经常遇到水管突然爆裂或者忘记关掉水阀,尤其是当用户不在现场无法立即处理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和经济受损,针对此问题,市面上有一些电子漏水保护阀和普通非电子漏水保护阀,电子漏水保护阀由于安装在用水环境下,电子元器件容易失效,影响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而普通非电子漏水阀主要是借助配重或自重来实现自动切断水路,因此对保护阀安装位置有较高要求,安装难度大,如果安装位置倾斜整个自动切断水路的功能会失效,无法起到漏水保护作用,因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先进漏水保护阀,主要解决漏水保护,同时对保护阀安装位置要求不高,便于操作安装。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先进漏水保护阀,包括有阀体、设置在阀体上的触发机构、以及通断该阀体水路的通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触发机构包括叶轮、减速齿轮机构组、离合齿轮、摆臂齿轮以及拉簧,叶轮带动减速齿轮机构组,离合齿轮与减速齿轮机构组啮合,并选择性与摆臂齿轮啮合或分离,该摆臂齿轮与离合齿轮啮合转动到限量时触发通断组件切断阀体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水路,该摆臂齿轮与离合齿轮脱离啮合时,在拉簧作用下反转复位。

所述阀体成型一内腔体,该内腔体内间隔一中间腔,并设有与进水口相通的通水孔,该中间腔内间隔一过水腔和一叶轮腔,该过水腔与通水孔相通,过水腔侧壁设有与叶轮腔相通的斜孔,叶轮腔顶面设有出水孔,该出水孔与出水口相通。

所述通断组件包括阀杆、阀杆套和止水塞,阀杆活动套设在阀杆套内,阀杆套固定在内腔体内,位于通水孔上方,下端穿过通水孔连接止水塞,该阀杆在摆臂齿轮的触发下带动止水塞封闭通水孔切断阀体的水路实现防漏水。

所述该阀杆上设有一拨杆,摆臂齿轮上设有与拨杆配合的触动块。

所述阀杆套上设有容置拨杆的槽孔,阀杆在该槽孔限定的范围内转动和上下移动。

所述阀杆套上槽孔由横槽和竖槽组成,呈L型或T型。

所述叶轮安装在叶轮腔内,减速齿轮机构组安装在中间腔的上方,叶轮的叶轮轴凸出叶轮腔连接一小齿轮,该小齿轮与减速齿轮机构组的初级齿轮啮合。

所述离合齿轮与减速齿轮机构组的末级齿轮啮合,该离合齿轮安装在一齿轮轴上,该齿轮轴下端伸入过水腔内连接一支撑挡面,该齿轮轴上套设一弹簧,弹簧的两端顶抵在该支撑挡面与过水腔上,支撑挡面在内外两侧水压差以及弹簧的作用下带动离合齿轮上下位移,选择性与摆臂齿轮啮合或分离。

所述拉簧一端连接在摆臂齿轮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内腔体上。

所述减速齿轮机构组由两列叠加式齿轮组成。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针对出现大量漏水时,可自动启动关闭水路,具有防漏水、节水、环保的功效,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通断组件与触发机构采用纯机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不受安装位置的影响,安装容易,方便施工操作,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速齿轮机构组进行转速控制,实现精准定量,并在离合齿轮、摆臂齿轮和拉簧的配合下在每次关水后实现计量数据清零,不影响日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组合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合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通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组合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剖视图,显示通断组件未触发时状态;

图8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剖视图,显示通断组件触发时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先进漏水保护阀,包括有阀体1、设置在阀体1上的触发机构2、以及通断该阀体1水路的通断组件3;

所述阀体1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并成型一内腔体13,该内腔体13内间隔一中间腔14,藉此将内腔体13分隔为上下两部分,内腔体13底部并设有与进水口11相通的通水孔15,该通水孔15作为连通进水口11与出水口12的中间孔,该中间腔14内间隔设有一过水腔16和一叶轮腔17,该过水腔16与通水孔15相通,过水腔16侧壁预定位置上设有与叶轮腔17相通的斜孔161,叶轮腔17顶面设有出水孔171,该出水孔171经内腔体13上部侧壁的开孔131与出水口12相通;

所述触发机构2包括叶轮21、减速齿轮机构组22、离合齿轮23、摆臂齿轮24以及拉簧25,叶轮21带动减速齿轮机构组22,该减速齿轮机构组22由两列叠加式齿轮组成;所述叶轮21安装在叶轮腔17内,减速齿轮机构组22安装在中间腔14的上方,叶轮21的叶轮轴211凸出叶轮腔17连接一小齿轮212,该小齿轮212与减速齿轮机构组22的初级齿轮啮合,所述离合齿轮23与减速齿轮机构组22的末级齿轮啮合,该离合齿轮23安装在齿轮轴231上,该齿轮轴231下端伸入过水腔16内连接一支撑挡面232,该支撑挡面232与过水腔16内壁间隙配合,该齿轮轴231上套设一弹簧233,弹簧233的两端顶抵在该挡面232与过水腔16上,该支撑挡面232在内外两侧水压差的作用下带动离合齿轮23轴向上下位移,选择性与摆臂齿轮24啮合或分离,所述摆臂齿轮24轴设在中间腔14顶面,该摆臂齿轮24与离合齿轮23啮合转动到限量时触发通断组件切断阀体1的水路,该摆臂齿轮24上设有触动块241,所述拉簧25一端连接在摆臂齿轮24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内腔体13上,拉簧25在摆臂齿轮24与离合齿轮23啮合转动时受拉伸蓄力,该摆臂齿轮24与离合齿轮23分离后,在拉簧25的作用力下反转复位;

所述通断组件3设置在内腔体13内,包括有阀杆31、阀杆套32和止水塞34,阀杆套32固定在通水孔15的上方,阀杆31活动套设在阀杆套32内,该阀杆31的上端凸出内腔体13外连接一手柄33,阀杆31的下端穿过通水孔15连接止水塞34,该阀杆31在摆臂齿轮24的触发下带动止水塞34封闭通水孔15,切断阀体1的水路实现防漏水,该阀杆31上设有与摆臂齿轮24触动块241配合的拨杆311,阀杆套32上设有容置拨杆311的槽孔321,该槽孔321由横槽和竖槽组成,可呈L型或T型,阀杆31在该槽孔321限定的范围内转动和轴向上下移动。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初始状态下,该阀杆31处于下位,阀杆的拨杆311位于槽孔321的横槽内(参见图4),此时阀杆31不动,止水塞34在远离通水孔15的位置上,通水孔15为通水状态,正常用水时,参见图6、7,水从阀体进水口11进入后经通水孔15进入过水腔16,齿轮轴231支撑挡面232受水压顶起使齿轮轴231带动离合齿轮23向上移动与摆臂齿轮24啮合,齿轮轴231移动的同时压缩弹簧233使其蓄力,水通过过水腔16侧壁的斜孔161冲击使叶轮21转动再从叶轮腔17顶面出水孔171经内腔体13上部侧壁的开孔131连通阀体出水口12流出,叶轮21转动时通过小齿轮212带动减速齿轮机构组22,进而通过减速齿轮机构组22啮合传动离合齿轮23与摆臂齿轮24,使摆臂齿轮24转动;正常关闭用水时,支撑挡面232的上方形成憋压,在压力与弹簧233的共同作用下离合齿轮23向下移动,与摆臂齿轮24分离,摆臂齿轮24在拉簧25作用下反转复位,计量数据清零,以备重新计量下一次用水;当非正常出水时,即摆臂齿轮24转动到限量时,摆臂齿轮24的触动块241推顶阀杆31上的拨杆311,使拨杆311脱离槽孔321的横槽落入竖槽的位置,使阀杆31在水压作用下向上移动,带动止水塞34封闭通水孔15(参见图8),自动切断阀体1的水路,实现防漏。排除漏水问题后,手动将阀杆上端的手柄33下压使止水塞34远离通水孔15,使通水孔15导通,同时使阀杆转动一定角度,阀杆的拨杆311再移入槽孔321的横槽内,恢复阀杆初始状态。

上述可见,本实用新型针对出现大量漏水时,可自动启动关闭水路,具有防漏水、节水、环保的功效,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通断组件与触发机构采用纯机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不受安装位置的影响,面且是通过减速齿轮机构组进行转速控制,实现精准定量,同时在离合齿轮、摆臂齿轮和拉簧的配合下实现每次关水后计量数据清零,不影响日常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