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床护栏的横杆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2229发布日期:2018-06-19 22:4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床护栏的横杆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床护栏的横杆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婴儿床护栏是设置在婴儿床的一周防止婴儿不会从床上掉下的保护装置,现有的大多数的婴儿床护栏都是采用翻折的方式使婴儿可以上下床,但是该种结构在护栏翻下的时候占用空间,不便收纳,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婴儿床护栏的横杆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婴儿床护栏的横杆连接结构,包括立柱和横杆,所述的立柱的上端设置有横杆连接座,所述的横杆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的横杆连接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杆连接座套设在所述的立柱上并与其上下滑动配合,所述的立柱的上端部处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的横杆连接座与所述的限位组件卡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立柱的上端部内插设有限位组件安装座,所述的限位组件安装座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的限位组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槽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的立柱后与所述的横杆连接座卡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一体连接的滑动部和限位部,所述的滑动部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槽内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的横杆连接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的限位部相适配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的立柱上开设有与所述的限位部相适配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的限位部穿过所述的第二限位孔后与所述的第一限位孔卡接配合,所述的滑动部的前端面顶设在所述的立柱的内壁上,所述的滑动部的后端面与所述的安装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滑动部的底部一体设置有滑动凸起,所述的安装槽内开设有与所述的滑动凸起相适配的滑槽,滑块滑动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限位部的形状呈倒三角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限位部的上端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的限位部的下端设置有导向斜面,横杆连接座在升起时通过导向斜面可以轻松的卡接在限位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横杆连接座套设在立柱并与其上下滑动配合,采用升降的方式,横杆下落不占空间,使用起来也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婴儿床护栏的横杆连接结构,包括立柱1和横杆2,立柱1的上端设置有横杆连接座3,横杆2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横杆连接座3上,横杆连接座3套设在立柱1上并与其上下滑动配合,立柱1的上端部处设置有限位组件,横杆连接座3与限位组件卡接配合,立柱1的上端部内插设有限位组件安装座11,限位组件安装座11上开设有安装槽111,限位组件的一端设置在安装槽111内,另一端穿过立柱1后与横杆连接座3卡接配合,限位组件包括一体连接的滑动部41和限位部42,滑动部41设置在安装槽111内并与其滑动配合,横杆连接座3上开设有与限位部42相适配的第一限位孔31,立柱1上开设有与限位部42相适配的第二限位孔12,限位部42穿过第二限位孔12后与第一限位孔31卡接配合,滑动部41的前端面顶设在立柱1的内壁上,滑动部41的后端面与安装槽11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5,滑动部41的底部一体设置有滑动凸起411,安装槽111内开设有与滑动凸起411相适配的滑槽112,限位部42的形状呈倒三角状,限位部42的上端设置有防滑凸起421,限位部42的下端设置有导向斜面422。

工作原理:在使用状态下,限位部穿过立柱上的第二限位孔后卡接在横杆安装座上的第一限位孔内,如需降下横杆,只要按压限位部,横杆安装座即可下滑,将横杆安装座上拉使第一限位孔卡接在限位部上,即可恢复使用状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婴儿床护栏的横杆连接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