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漏油易通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9722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新型防漏油易通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型防漏油易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运输机用减速机在实际运转时有工作倾角,减速机在运转过程中,箱体内部由于温度的升高而造成内部压力过大,因此需要设置通气装置。目前使用的通气装置在减速机运转工作时,易引起箱体内搅拌起来的润滑油四处飞溅,使油液沿通气帽溢出,此外,减速机在煤矿井下由于存在较多的颗粒和粉尘,容易造成通气帽中防尘网的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新型防漏油易通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新型防漏油易通气装置,包括通气帽和防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帽位于所述防进油装置的上方竖直设置,所述通气帽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方的阀盖,所述底座和所述阀盖均呈中空柱体结构设置,所述阀盖的四周设有通气螺纹孔,所述阀盖的外壁下方套置在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底座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阀盖的空腔下方与所述底座的空腔上方设有销杆,所述销杆上套有弹簧,所述销杆的下方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安装在所述底座空腔底部,所述防进油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筒体、球体缓冲通道和位于球体缓冲通道下方对称设置的若干圆柱体,所述筒体位于所述球体缓冲通道的上方,所述球体缓冲通道是由球体内壁与球体外壁之间的夹层组成通道,所述筒体上部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底座外侧壁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筒体与所述底座通过内螺纹连接,所述通气帽位于箱体外部设置,所述筒体上部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筒体的锁紧螺母竖直安装在外界箱体侧壁上,所述筒体与所述箱体侧壁通过密封螺纹连接,所述筒体的底部贯穿所述箱体侧壁与箱体内部的所述球体缓冲通道的通道相连通,所述圆柱体的中心轴处设有轴向通孔,所述圆柱体的侧壁四周均布有若干间隔排布的周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与所述周向通孔相连通,所述轴向通孔与所述球体缓冲通道的通道相连通。

所述圆柱体与所述球体缓冲通道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所述轴向通孔与所述周向通孔的大小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紧凑合理,使用便捷,通过设置防进油装置,有效降低了箱体内搅拌起来的润滑油进入通气帽,部分进入通气帽的油液会从轴向通孔和周向通孔流出,避免了通气帽漏油的问题,采用设有通气螺纹孔的阀盖,减速机在煤矿井下存在较多颗粒和粉尘的环境下,规避了使用传统的通气帽防尘网易堵塞的弊端,更好的解决减速机在恶劣环境中高效“呼吸”问题,在保证通气的同时也起到了防尘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圆柱体的仰视图;

图中:1-通气帽;11-底座;12-阀盖;2-箱体侧壁;3-防进油装置;31-圆柱体;311-轴向通孔;312-周向通孔;32-筒体;33-球体缓冲通道;4-销杆;5-弹簧;6-过滤网;7-通气螺纹孔;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新型防漏油易通气装置,包括通气帽1和防进油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帽1位于所述防进油装置3的上方竖直设置,所述通气帽1包括底座11和位于底座11上方的阀盖12,所述底座11和所述阀盖12均呈中空柱体结构设置,所述阀盖12的四周设有通气螺纹孔7,所述阀盖12的外壁下方套置在所述底座11的内部,所述底座11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阀盖12的空腔下方与所述底座11的空腔上方设有销杆4,所述销杆4上套有弹簧5,所述销杆4的下方设有过滤网6,所述过滤网6安装在所述底座11空腔底部,所述防进油装置3包括竖直设置的筒体32、球体缓冲通道33和位于球体缓冲通道33下方对称设置的若干圆柱体31,所述筒体32位于所述球体缓冲通道33的上方,所述球体缓冲通道33是由球体内壁与球体外壁之间的夹层组成通道,所述筒体32上部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底座11外侧壁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筒体32与所述底座11通过内螺纹连接,所述通气帽1位于箱体外部设置,所述筒体32上部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筒体32的锁紧螺母竖直安装在外界箱体侧壁2上,所述筒体32与所述箱体侧壁2通过密封螺纹连接,所述筒体32的底部贯穿所述箱体侧壁2与箱体内部的所述球体缓冲通道33的通道相连通,所述圆柱体31的中心轴处设有轴向通孔311,所述圆柱体31的侧壁四周均布有若干间隔排布的周向通孔312,所述轴向通孔311与所述周向通孔312相连通,所述轴向通孔311与所述球体缓冲通道33的通道相连通。

所述圆柱体31与所述球体缓冲通道33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所述轴向通孔311与所述周向通孔312的大小一致。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防进油装置3中的圆柱体31将减速机箱体内搅动的油液挡在圆柱体31的外侧,部分进入圆柱体31的油液会经过球体缓冲通道33从轴向通孔311和周向通孔312流回箱体内,有效降低了箱体内搅拌起来的润滑油进入通气帽1,避免了通气帽1漏油的问题,产生的气体通过周向通孔312和轴向通孔311经过球体缓冲通道33,由球体缓冲通道33进入筒体32经过过滤网6进入通气帽1中,随着气体在通气帽1中压力的增大,当达到设计的气压时,销杆6就会被顶起,气体会通过顶开的缝隙排出,最终由通气螺纹孔7排出,从而保障通气帽1不会漏油,当减速机不用或箱体内的压力小于设定值时,弹簧5压缩销杆6进行密封,减速机在煤矿井下存在较多颗粒和粉尘的环境下,规避了使用传统的通气帽1防尘网易堵塞的弊端,更好的解决减速机在恶劣环境中高效“呼吸”问题,在保证通气的同时也起到了防尘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紧凑合理,使用便捷。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