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轿车变速杆设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1874发布日期:2018-06-02 07:1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轿车变速杆设计,尤其涉及一种轿车变速杆设计。



背景技术:

自动挡汽车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是分为全液压式和电液式两种,但不管那种控制形式,行星齿轮器都是通过控制换挡控制阀使换挡执行元件动作的,自动变速车的选挡手柄实际上是一个多点油阀的控制手柄,档位P、R、N、D、S+、S-,就是通过这个手柄控制相关阀门的开和闭,接通不同的操纵油路,使自动变速器先按驾驶员意图工作。现有自动变速汽车档位操作是直列或着蛇形构造,从停车档P到行车档D都需要经过倒档R,这会使变速箱经过一次反响冲击,会对变速箱有一定的危害,减少变速箱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专利CN201757172U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汽车档位操作构造,包括自动变速器及其控制系统,变速器的档位包含停车、倒车、空档和行车档,变速器控制系统的停车档、空档和倒车档的位置在一条直线上,空档在停车档和倒车档位之间,行车档在停车、空档、倒车档所在直线一侧的中垂线上,空档分别与停车、倒车、行车档相邻,档位布局呈工字型结构,从停车档变换到行车档时,中间无需再经过倒车档,优点是:变速箱从停车档变换到行车档的时候,无需再经过倒车档,可以避免变速箱经过一次反响冲击,有利于延长变速箱的使用寿命。然而,此专利技术没有彻底解决变速箱磨损问题:当切换加减档时,手柄依然会经过,并回到行车档上,仍然会造成对行车档处的磨损,同时新手使用时常有会有挂错档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变速箱磨损和新手挂错档的情况发生等现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轿车变速杆设计。

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轿车变速杆设计,包括自动变速器及其控制系统,变速器控制系统的档位包括加减档(S)、行车档(D)、停车档(P)、空档(N)以及倒车档(R),所述加减档(S)前后两侧位于一条直线上分别设有加档(S+)与减档(S-),所述加减档(S)水平方向右侧为行车档(D),所述行车档(D)前方依次为空挡(N)和停车挡(P),所述倒车档(R)设于空挡水平方向右侧。

作为进一步说明的,所述加档(S+)、减档(S-)、加减档(S)、行车档(D)、停车档(P)、空档(N)以及倒车档(R)相邻档位之间间距相同。

作为进一步说明的,所述行车档(D)位于(S+)、加减档(S)与减档(S-)所在直线的中垂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中间无需再经过行车档(D),使得加减档时,可以避免变速箱经过一次反响冲击,延长变速箱的使用寿命,行车更加安全;

2.也可以避免新手挂错档的情况发生,从而增加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轿车变速杆设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更为详细、完整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

一种轿车变速杆设计,包括自动变速器及其控制系统,变速器控制系统的档位包括加减档(S)、行车档(D)、停车档(P)、空档(N)以及倒车档(R),所述加减档(S)前后两侧位于一条直线上分别设有加档(S+)与减档(S-),所述加减档(S)水平方向右侧为行车档(D),所述行车档(D)前方依次为空挡(N)和停车挡(P),所述倒车档(R)设于空挡水平方向右侧。

所述加档(S+)、减档(S-)、加减档(S)、行车档(D)、停车档(P)、空档(N)以及倒车档(R)相邻档位之间间距相同。

所述行车档(D)位于(S+)、加减档(S)与减档(S-)所在直线的中垂线上。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