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置式前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1560发布日期:2018-07-24 22:34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减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倒置式前减震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摩托车乘坐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在摩托车各构件中,对乘坐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能够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摩托车的减震器。但现有的减震器还存在结构复杂、减震效果差、安全性能低、使用寿命短等不足,无法满足人们需求。因此,需要对摩托车的减震器进行重新开发与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倒置式前减震器,该倒置式前减震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减震效果好、安全性能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倒置式前减震器,其特点在于包括外管体、内管体、叉管、左活塞体、右活塞体、左定位杆、右定位杆、限位挡环、密封盖、密封堵头组件、减震弹簧、泄压装置,其中叉管为左端封闭的管体结构;所述泄压装置包括密封挡环、限位弹簧、密封胶环,所述密封挡环内环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并使环形凹槽中心线与密封挡环中心线同轴,所述密封胶环活动嵌置在环形凹槽中;所述右定位杆外表面上开设有环形导流凹槽,并使环形导流凹槽与右定位杆中心线同轴,所述环形导流凹槽左侧槽壁上设有导向斜面;所述限位挡环固定套置在内管体上,所述泄压装置的密封挡环活动套装在环形导流凹槽左侧的右定位杆上,并使密封胶环紧压在右定位杆外表面上,所述泄压装置的限位弹簧套装在密封挡环右侧的右定位杆上,所述右活塞体设置在右定位杆左端端部上,所述右定位杆左端固定在密封盖内表面上,并使限位弹簧两端分别弹性作用在密封挡环与密封盖内壁上,所述密封堵头组件密封嵌装在内管体左端管口处,所述左定位杆一端穿过密封堵头组件伸入至内管体中,所述左活塞体设置在内管体中的左定位杆端部上,所述左活塞体与密封堵头组件之间形成有第一密封腔室,所述减震弹簧套装在限位挡环左侧的内管体上,所述内管体左端嵌置在叉管中,并使左定位杆固定在叉管内腔腔底,还使减震弹簧两端分别弹性作用在叉管内腔腔底与限位挡环上,所述外管体活动套装在叉管左端,并使内管体右端位于外管体中,所述密封盖同时密封盖置外管体与内管体左端端部上,并使右定位杆置于内管体中,还使右活塞体与密封挡环嵌装在内管体中,所述左活塞体与右活塞体之间形成有第二密封腔室,所述右活塞体与密封挡环之间形成有第三密封腔室,所述密封挡环与密封盖之间形成有第四密封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横向贯穿密封盖的螺孔,并使螺孔与第四密封腔室相连通,所述螺孔上螺接有密封螺塞。

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腔室的左定位杆上套装有弹簧,并使弹簧两端分别弹性作用在左活塞体与密封堵头组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减震器被压缩时,内管体会向叉管内腔收缩,这时内管体上的限位挡环就会对减震弹簧形成压缩作用。从而起到第一层的减震作用。在此过程中,左定位杆会相对内管体向右运动,其就会压缩第二密封腔室,进而就会使得第三密封腔室的压力增强。在第三密封腔室内压力增大时,就会推动密封挡环向右移动,并使第四密封腔室内的压力不断增大。密封挡环移动至环形导流凹槽时,第三密封腔室与第四密封腔室就会导通,从而就能起到均衡压力的作用,以避免内管体出现爆裂的情况,有助于提高减震器的安全性能,该过程也能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同时,通过各密封腔室中压力的增减,可以起到第二层的减震作用,其与减震弹簧配合,能使减震器的收缩阻尼呈X次方上升,并能避免左定位杆与右定位杆发生碰撞,该减震器的减震效果十分好,有助于提高摩托车乘坐的舒适性。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还具有结构简单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通过在环形导流凹槽左侧槽壁上开设出导向斜面,可以提高密封胶环移动的顺畅性,以避免密封胶环出现损坏卡置的情况,有助于提高减震器的使用性能、安全性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倒置式前减震器,包括外管体1、内管体2、叉管3、左活塞体4、右活塞体5、左定位杆6、右定位杆7、限位挡环8、密封盖9、密封堵头组件10、减震弹簧20、泄压装置30,其中叉管3为左端封闭的管体结构;所述泄压装置30包括密封挡环301、限位弹簧302、密封胶环303,所述密封挡环301内环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311,并使环形凹槽311中心线与密封挡环301中心线同轴,所述密封胶环303活动嵌置在环形凹槽311中;所述右定位杆7外表面上开设有环形导流凹槽71,并使环形导流凹槽71与右定位杆7中心线同轴,所述环形导流凹槽71左侧槽壁上设有导向斜面72;所述限位挡环8固定套置在内管体2上,所述泄压装置30的密封挡环301活动套装在环形导流凹槽71左侧的右定位杆7上,并使密封胶环303紧压在右定位杆7外表面上,所述泄压装置30的限位弹簧302套装在密封挡环301右侧的右定位杆7上,所述右活塞体5设置在右定位杆7左端端部上,所述右定位杆7左端固定在密封盖9内表面上,并使限位弹簧302两端分别弹性作用在密封挡环301与密封盖9内壁上,所述密封堵头组件10密封嵌装在内管体2左端管口处,所述左定位杆6一端穿过密封堵头组件10伸入至内管体2中,所述左活塞体4设置在内管体2中的左定位杆6端部上,所述左活塞体4与密封堵头组件10之间形成有第一密封腔室100,所述减震弹簧20套装在限位挡环8左侧的内管体2上,所述内管体2左端嵌置在叉管3中,并使左定位杆6固定在叉管3内腔腔底,还使减震弹簧20两端分别弹性作用在叉管3内腔腔底与限位挡环8上,所述外管体1活动套装在叉管3左端,并使内管体2右端位于外管体1中,所述密封盖9同时密封盖置外管体1与内管体2左端端部上,并使右定位杆7置于内管体2中,还使右活塞体5与密封挡环301嵌装在内管体2中,所述左活塞体4与右活塞体5之间形成有第二密封腔室200,所述右活塞体5与密封挡环301之间形成有第三密封腔室300,所述密封挡环301与密封盖9之间形成有第四密封腔室400。所述第一密封腔室100、第二密封腔室200、第三密封腔室300与第三密封腔室300中可填装液压油或空气。在减震器被压缩时,内管体2会向叉管3内腔收缩,这时内管体2上的限位挡环8就会对减震弹簧20形成压缩作用。从而起到第一层的减震作用。在此过程中,左定位杆6会相对内管体2向右运动,其就会压缩第二密封腔室200,进而就会使得第三密封腔室300的压力增强。在第三密封腔室300内压力增大时,就会推动密封挡环301向右移动,并使第四密封腔室400内的压力不断增大。密封挡环301移动至环形导流凹槽71时,第三密封腔室300与第四密封腔室400就会导通,从而就能起到均衡压力的作用,以避免内管体2出现爆裂的情况,有助于提高减震器的安全性能,该过程也能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同时,通过各密封腔室中压力的增减,可以起到第二层的减震作用,其与减震弹簧20配合,能使减震器的收缩距离与产生的阻尼关系呈X次方上升,并能避免左定位杆6与右定位杆7发生碰撞,该减震器的减震效果十分好,有助于提高摩托车乘坐的舒适性。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还具有结构简单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通过在环形导流凹槽71左侧槽壁上开设出导向斜面72,可以提高密封胶环303移动的顺畅性,以避免密封胶环303出现损坏卡置的情况,有助于提高减震器的使用性能、安全性与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所述密封盖9上开设有横向贯穿密封盖9的螺孔91,并使螺孔91与第四密封腔室400相连通,所述螺孔91上螺接有密封螺塞92。通过螺孔91与与密封螺塞92的设置,可以达到调节第四密封腔室400压力的作用,从而可调节减震器的减震效果,有助于提高减震器的适用范围。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密封腔室100的左定位杆6上套装有弹簧106,并使弹簧106两端分别弹性作用在左活塞体4与密封堵头组件10上。通过该弹簧106的设置,可以形成柔性的限位作用,避免减震器各构件发生刚性碰撞,从而避免减震器出现损坏,有助于提高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