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锐口推顶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2741发布日期:2019-05-31 21:2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锐口推顶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管施工的破土装置,尤其是一种锐口推顶管。



背景技术:

顶管施工属于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通常,顶管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推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管中土方运走;在一节管子完成顶入之后,再下另一节管子继续顶进。

现有的顶管施工方法,需要利用手工挖土掘进机、挤压掘进机、气压平衡掘进机、泥水平衡掘进机、土压平衡掘进机等实现破土、定向、纠偏、出泥等操作。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越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被吊起。管道紧随掘进机后,埋设在两坑之间。又或者,在一些短距离的顶管施工中,使用锐口推顶管作为破土装置,下一截涵管固接在锐口推顶管的末端,通过启动涵管末端的推顶设备将其顶入土体中。在一根涵管顶入后,后端再连接一根涵管,继续推顶,即可完成整个顶管施工的过程。

但是,使用锐口推顶管作为破土装置,即便施工距离较短,一旦锐口推顶管碰撞到大块石头等硬物,锐口推顶管无法轻易地破开硬物直线开进,因而容易导致锐口推顶管遭遇硬物阻碍时开进方向出现偏移,最终使得完工后涵管的位置与预设的涵管位置出现偏移,影响工程质量和完工后涵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给出一种可导向的锐口推顶管,在顶管施工中,涵管的开进方向出现偏移时,可方便地校正锐口推顶管的顶进方向。

一种可导向的锐口推顶管,包括锐口推顶管的管体、导向装置、涵管,锐口推顶管的管体前端有刀刃状的锋锐边缘,管体末端内壁固接有块状的支撑件,支撑件的末端设置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的推动部与支撑件连接,涵管与导向装置的末端相连接。

锐口推顶管作为破土装置,下一截涵管固接在锐口推顶管的末端,通过启动涵管末端的推顶设备将其顶入土体中。在一根涵管顶入后,后端再连接一根涵管,继续推顶,即可完成整个顶管的施工。

锐口推顶管的涵管为承插式涵管,设置环形垫套接在涵管承插处的凸起部分,环形垫与涵管承插处的凸出部分平齐,其外圈紧紧抵住锐口推顶管的末端内壁,导向装置为液压油缸,每一个导向装置均有与之相对应连接的支撑件。

在锐口推顶管的行进方向与预设的开进方向有偏差时,通过启动相应位置的导向装置来重新校正锐口推顶管的行进方向,从而避免将进入泥土内的涵管和锐口推顶管重新挖出,避免了多次开挖造成的泥土松动,且节省了工期。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土质和地下水渗出情况,通过控制导向装置来调整锐口推顶管嵌入正面土层深度,实现土压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锐口推顶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锐口推顶管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锐口推顶管1是一端具有刀刃状锋锐管口的管段,其末端固接涵管,因而锐口推顶管末端的管径与涵管2相适,或者略大于涵管2的管径。锐口推顶管1的末端处内壁,固接有块状的支撑件9。支撑件9的右端设置有导向装置10,导向装置的推动部与支撑件连接。具体而言,导向装置可以是液压缸。涵管2一般为承插式管,其端部有承插用的凸出部分和凹陷部分,本实用新型中,在涵管端部的凹陷部分设置环形的垫铁11,即环形垫11固定地套接在涵管承接处的凸出部分上;环形垫11与涵管承接处的凸出部分平齐,其外圈紧紧抵住锐口推顶管的末端内壁,使得在顶管施工的过程中,环形垫的外侧壁与锐口推顶管的内侧壁产生一定的摩擦力,避免锐口推顶管与涵管产生脱离。

在锐口推顶管1的行进方向与预设的开进方向有偏差时,通过启动相应位置的导向装置来重新校正锐口推顶管的行进方向,从而避免将进入泥土内的涵管和锐口推顶管重新挖出,避免了多次开挖造成的泥土松动,且节省了工期。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土质和地下水渗出情况,通过控制导向液压油缸来调整锐口管头嵌入正面土层深度,实现土压平衡。

拼装锐口推顶管和涵管时,在涵管2的前端凸起部分套接环形垫11,然后将涵管2连同环形垫从锐口推顶管的末端推入,直至环形垫顶住导向装置10的末端,并且环形垫的外侧壁紧紧抵住锐口推顶管的内侧壁,锐口推顶管和涵管的拼装才算完成。

应说明,本实用新型给出的锐口推顶管并非只能适用于承插式涵管,对于非承插式涵管,可以通过其他常规的连接方式连接锐口推顶管1和涵管2。

四个支撑件9和四个导向装置10设置在锐口推顶管1末端内壁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上,以便于顶管施工过程中,锐口推顶管可以更灵活、更精准地调整其顶进的方向,使得完工后涵管的位置更为符合预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