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式自动平衡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9453发布日期:2018-07-31 21:16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动平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式自动平衡头。



背景技术:

随着动平衡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停机、低成本、高精度的在线动平衡方法正逐步成为高速、精密旋转机械抑制不平衡的首选方法。进行在线动平衡需要在线自动平衡装置,而在线自动平衡装置的关键部件是其作动部件即自动平衡头。

自动平衡头作为最终产生平衡质量的关键部件,自动平衡头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在线动平衡的效果。常见的自动平衡头主要有机械式、喷液式以及电磁式自动平衡头。电磁式自动平衡头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将其应用在高速切削、磨削机床上时,切削液和铁屑喷溅到电磁式自动平衡头动环上的情况在所难免。由于电磁式自动平衡头的动环随轴高速旋转,附着在动环上的切削液和铁屑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径向飞出,一旦切削液和铁屑飞入静环内部,可能会对静环内的线圈造成腐蚀和破坏,更有甚者,高速飞出的铁屑划伤线圈绝缘层,引发线圈短路,形成漏电,造成设备的损坏,甚至危及人员安全。

另外的电磁式自动平衡头使用时,周围可能安装有能够产生磁场或者带有铁磁材料的仪器或装置,而由于这些仪器或装置的存在,电磁式自动平衡头作动时产生的电磁场很可能会被引入到周围存在的仪器或装置中,同时周围仪器或装置产生的磁场也很可能被引入到电磁式自动平衡头中,使得电磁式自动平衡头对其周围的仪器或装置造成电磁干扰,同时也会对电磁式平衡头自身的性能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备抗污染、抗破坏、弱漏磁且抗电磁干扰功能的电磁式自动平衡头。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电磁式自动平衡头,包括动环部分、静环部分、防侵入部分和防磁部分,所述静环部分固定安装在支撑座上,所述动环部分设置在所述静环部分内且跟随转子转动,所述防侵入部分和所述防磁部分均与所述静环部分固定连接;

所述动环部分包括动环基体、齿状磁极、永磁体、非磁性环和端盖,所述端盖固定设置在所述动环基体的两侧,所述动环基体的内环面与所述端盖密封连接,所述齿状磁极固定设置在所述动环基体的外环面与所述端盖的外环面之间,所述齿状磁极通过所述非磁性环密封,所述永磁铁固定设置在所述齿状磁环之间,所述动环基体、所述端盖和所述齿状磁极之间的密封腔内固定设置有环形的配重盘,所述配重盘与所述动环基体的内环面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

所述静环部分包括两对定子铁芯、隔磁板和驱动线圈,所述定子铁芯为开口向内的非封闭式结构,所述驱动线圈固定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内,所述隔磁板固定设置在两对所述定子铁芯的连接面处;

防侵入部分固定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开口处;所述防磁部分固定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外侧面。

优选地,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内层板和外侧板,所述内层板的外端与所述外侧板的外端之间设置有调整铝环。

具体地,所述防侵入部分包括保护环,所述保护环固定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开口处,所述保护环的外径小于所述驱动线圈的内径,所述保护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内径,所述保护环通过螺环与所述定子铁芯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防磁部分包括环形的屏蔽板,所述屏蔽板的内径与所述定子铁芯的内径相等,所述环形屏蔽板的外径与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径相等,所述环形屏蔽板固定设置在所述静环部分的轴向两侧,所述静环部分的外圆周通过所述支撑座隔磁。

本实用新型电磁式自动平衡头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在静环部分设置防侵入部分使电磁式自动平衡头动环转动过程中沿径向飞出的切削液和铁屑等杂质都在保护环的阻挡下无法进入静环内部,也就避免了这些杂质对电磁式自动平衡头的污染与破坏;

2、通过在静环部分设置防磁部分,不仅仅可以有效降低两组独立的驱动磁路之间的相互干扰,还可以有效减少电磁场沿轴向穿入和穿出,采用此种结构的电磁式自动平衡头具备弱漏磁且抗电磁干扰的能力,使得电磁式自动平衡头作动时的驱动磁路和周围安装的仪器或装置的磁路很难沿轴向形成闭合磁路,从而有效地减少电磁式自动平衡头对其周围的仪器或装置造成的电磁干扰以及其它仪器磁场对电磁式平衡头自身性能产生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磁式自动平衡头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磁式自动平衡头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式自动平衡头,包括动环部分、静环部分,所述静环部分固定安装在支撑座上,所述动环部分设置在所述静环部分内且跟随转子转动;

所述动环部分包括动环基体、齿状磁极、永磁体、非磁性环和端盖,所述端盖固定设置在所述动环基体的两侧,所述动环基体的内环面与所述端盖密封连接,所述齿状磁极固定设置在所述动环基体的外环面与所述端盖的外环面之间,所述齿状磁极通过所述非磁性环密封,所述永磁铁固定设置在所述齿状磁环之间,所述动环基体、所述端盖和所述齿状磁极之间的密封腔内固定设置有环形的配重盘,所述配重盘与所述动环基体的内环面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

所述静环部分包括两对定子铁芯、隔磁板和驱动线圈,所述定子铁芯为开口向内的非封闭式结构,所述驱动线圈固定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内,所述隔磁板固定设置在两对所述定子铁芯的连接面处;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为抗污染、抗破坏的自动平衡头,其主要部分为防侵入部分,防侵入部分固定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开口处;所述防磁部分固定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外侧面,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内层板和外侧板,所述内层板的外端与所述外侧板的外端之间设置有调整铝环,所述防侵入部分包括保护环,所述保护环固定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开口处,所述保护环的外径小于所述驱动线圈的内径,所述保护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内径,所述保护环通过螺环与所述定子铁芯固定连接。

静环结构由调整铝环、隔磁板、定子铁芯形成了开口向内的非封闭式结构,这就给外界杂质(尤其是切削液和铁屑)进入静环提供了通道,在静环结构每对定子铁芯之间形成的开口处,安装一个保护环,保护环的结构为圆环状,与定子铁芯和隔磁板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电磁式自动平衡头动环转动过程中沿径向飞出的切削液和铁屑等杂质都在保护环的阻挡下无法进入静环内部,也就避免了这些杂质对电磁式自动平衡头的污染与破坏,同时由于保护环的材料选用弱磁性材料,加入保护环后,对电磁式自动平衡头自身的各项性能指标基本没有影响。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为弱漏磁且抗电磁干扰的的自动平衡头,其主要部分为防磁部分,所述防磁部分包括环形的屏蔽板,所述屏蔽板的内径与所述定子铁芯的内径相等,所述环形屏蔽板的外径与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径相等,所述环形屏蔽板固定设置在所述静环部分的轴向两侧,所述静环部分的外圆周通过所述支撑座隔磁。

动环基体可以有效降低两组独立的驱动磁路之间的相互干扰;端面安装有端盖,可以有效减少电磁场沿轴向穿入和穿出,降低了漏磁同时提高了动环抗电磁干扰的能力。静环结构具有隔磁板,可以有效避免两对独立的驱动线圈的电磁场相互干扰;每对定子铁芯的端面均安装有一个屏蔽板,屏蔽板的材料选择弱磁性材料,用以增大静环结构沿轴向的磁阻,使得电磁场很难沿轴向闭合;由于静环往往安装在固定的支撑座上,静环的外缘几乎全部被支承座包覆,沿径向造成电磁干扰的可能性非常小,不再附加沿径向的抗电磁干扰的结构。

可以有效降低两组独立的驱动磁路之间的相互干扰,还可以有效减少电磁场沿轴向穿入和穿出,采用此种结构的电磁式自动平衡头具备弱漏磁且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尤其是静环结构在具备了屏蔽板后,新的电磁式自动平衡头结构沿轴向方向的磁阻明显增大,使得电磁式自动平衡头作动时的驱动磁路和周围安装的仪器或装置的磁路很难沿轴向形成闭合磁路,从而有效地减少电磁式自动平衡头对其周围的仪器或装置造成的电磁干扰以及其它仪器磁场对电磁式平衡头自身性能产生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