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3047发布日期:2019-07-17 06:18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转动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转动阻尼器被用于例如对布置在车辆内部的翻盖的枢转运动加阻尼。这种转动阻尼器具有转子,该转子在粘性液体、例如油或硅酮中旋转,由此形成制动作用。转子的旋转由翻盖的枢转运动来实现,由此对该枢转运动加阻尼。

在一些应用中,期望设计出一种转动阻尼器,其具有在一个旋转方向上的空转。于是,待加阻尼的部件的运动仅沿一个旋转方向被传动为转子在粘性液体中的旋转。在相反的旋转方向上,部件与转子脱离耦接,从而使得部件沿该旋转方向的运动可以不被加阻尼并且可以以较小的力来实现。例如,翻盖的打开运动可以被加阻尼,而翻盖的关闭运动则没有转子的制动作用且因此没有加阻尼。

具有空转的转动阻尼器例如是从ep1344958b1已知的。在这种情况下,制动转子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壳体中,其中,该壳体或该制动转子与小齿轮相互作用,该小齿轮自身与齿条或齿轮等相互作用。在旋转时,除了扭矩,还有线性力分量作用在小齿轮上,该线性力分量沿一个方向与制动转子形成形状配合,而在第二个方向上消除该形状配合。该形状配合使得待加阻尼的部件的旋转运动传动至制动转子并由此形成阻尼,而在消除形状配合时转动阻尼器处于空转状态。

其他具有空转的转动阻尼器是从de102011113617a1或wo2016/120835a1已知的。对于从wo2016/120835a1已知的转动阻尼器而言,可以与待加阻尼的部件连接的可旋转的元件具有多个驱动凸轮,这些驱动凸轮被容纳在以可枢转方式支承在支撑盘上的多个径向块的容纳部中。可旋转元件沿第一旋转方向的旋转使得径向块发生枢转以使这些块的外齿部与转动阻尼器的转子的内齿部相接合。可旋转的元件沿相反的旋转方向旋转使得径向块发生枢转以使这些齿部脱离接合。通过这种方式进而实现空转。

根据应用情况,已知的具有空转的转动阻尼器有时在空转方向上也需要并不是很小的扭矩,这可能是不期望的。此外,为了实现空转功能,有时还需要不期望的运动游隙。尤其,该游隙可能导致形成不期望的噪声。此外,从wo2016/120835a1已知的具有空转的转动阻尼器由于径向块的设计而进一步需要复杂的引导措施(具体地说,止挡销)。这增加了结构成本。

根据所阐述的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转动阻尼器,该转动阻尼器在使噪声形成最小化的情况下可以以结构简单的方式实现可靠的空转。

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的主题来实现该目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找到。

对于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转动阻尼器而言,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该目的:至少一个接合元件具有至少一个耦接部(或联接部),并且传动元件具有至少一个耦接部,其与所述接合元件的所述至少一个耦接部相接合,其中,所述传动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的所述耦接部相互互补地成形。

根据本发明的转动阻尼器用于对以可移动方式安装在例如轿车(pkw)或载重汽车(lkw)等车辆中的部件的运动加阻尼,所述部件例如是以可枢转方式安装的部件、如以可枢转方式安装的翻盖、例如杂物箱翻盖等。转子例如在粘性液体中旋转,由此形成制动作用。在部件以及由此传动元件的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运动被传递至转子,从而形成对部件运动的制动作用并由此形成对部件运动的阻尼。相比而言,在相反的旋转方向上,传动元件与转子之间脱离耦接,从而使得部件以及由此传动元件的旋转运动不引起转子的旋转运动并且由此不形成阻尼。因此,在该旋转方向上存在空转。

为了在第一旋转方向上共同旋转地耦接传动元件与转子而在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使它们脱离耦接,根据本发明的转动阻尼器具有耦接器件。所述耦接器件包括支撑元件,至少一个接合元件被安装在所述支撑元件上以在接合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可枢转。在所述接合位置,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与所述转子的接合结构接合,所述接合结构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布置在径向外侧上。而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不与所述接合结构接合。至少一个接合元件的枢转轴线与转子和传动元件的旋转轴线具有固定距离。尤其,转子的旋转轴线与传动元件的旋转轴线成同轴地布置。支撑元件相对于转子可旋转。在传动元件旋转时,支撑元件一同旋转。为此,支撑元件和传动元件可以共同旋转的方式相互耦接,例如通过形状配合的耦接件(或联接件)相互耦接。例如,可以通过至少一个以可枢转方式安装在支撑元件上的接合元件来传递支撑元件的同时旋转。因此,传动元件通过耦接部向至少一个接合元件传递的旋转运动也引起支撑元件的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转动阻尼器的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具有至少一个耦接部,并且所述传动元件具有至少一个耦接部,其与所述接合元件的所述至少一个耦接部接合,其中,所述传动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的所述耦接部相互互补地成形。因此,根据本发明,所述耦接部基本上以无运动游隙的方式相互接合。为此,它们相互接触的接触表面是互补设计。因此,耦接部将传动元件的旋转运动传递至至少一个接合元件,所述接合元件由此对应地在支撑元件上在接合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枢转。在此,传动元件和接合元件的旋转方向相反。在接合位置,至少一个接合元件接合在转子的接合结构中,从而使得至少一个接合元件的枢转运动——由传动元件的旋转引起——被传动为转子的旋转运动。在此,转子的旋转方向与传动元件的旋转方向相同。相比而言,在释放位置,在接合元件和接合结构之间不存在所述接合,从而使得至少一个接合元件以及由此传动元件可以以空转方式旋转,而这没有导致转子旋转以及与之相关的阻尼。接合位置尤其通过接合元件在转子的接合结构中的接合来限定。这种接合限制接合元件的进一步的枢转运动。在相反的枢转方向上,释放位置可以通过使接合元件对于传动元件的止挡来限定。这种止挡防止接合元件在该枢转方向上的进一步枢转运动。根据本发明,耦接部在此被构造成互补的,尤其使得传动元件在至少一个接合元件的两个最终位置(释放位置和接合位置)之间的旋转运动总是被传动为至少一个接合元件的枢转运动。互补的耦接部以齿轮方式相互接合,如同齿轮传动机构的齿。因此,在传动元件与至少一个接合元件之间形成齿轮状、优选行星齿轮状的耦接。根据本发明可以基本上完全消除有待相互耦接或脱离耦接的部件的运动游隙。噪声形成被最小化。同时,摩擦损失被最小化,从而使得沿空转方向旋转所需的扭矩同样被最小化。由于耦接部的互补的构型,同样不需要针对至少一个接合元件的昂贵的、附加的引导措施。最后,还可以将根据本发明的空转系统整合在小型的转动阻尼器中。

根据一种改进方案可以提出: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的所述至少一个耦接部是至少一个圆形的耦接凸起部,并且所述传动元件的所述至少一个耦接部是与所述至少一个圆形的耦接凸起部互补的至少一个圆形的耦接容纳部。在此,耦接凸起部和耦接容纳部的相应地沿着圆形路径延伸的圆形形状或圆形壁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半径。圆形的耦接部的互补的构型在此尤其被实现为:在传动元件旋转时,至少一个接合元件的至少一个耦接部由于至少一个接合元件的枢转而在传动元件的至少一个耦接部上滚动。通过这种构型实现特别可靠且低摩擦以及低噪声的耦接。可以理解的是,尤其至少一个耦接容纳部不具有封闭的圆形形状。因此,至少一个圆形的耦接容纳部可以形成为例如c形。至少一个耦接凸起部具有互补的形状。在此,至少一个耦接凸起部和/或至少一个耦接容纳部可以沿转动阻尼器的轴线方向延伸。因此,至少一个耦接凸起部和/或至少一个耦接容纳部可以对应地具有圆柱形的形状。

根据另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夹紧臂,其自由端在所述接合位置与所述转子的至少一个夹紧凸起部相接合。所述夹紧臂在至少一个接合元件的枢转过程中执行径向运动,并且在此过程中与转子的至少一个夹紧凸起部形成接合或脱离接合。在此,转子尤其可以具有多个夹紧凸起部。这些夹紧凸起部可以形成齿部,一个或多个接合元件的夹紧臂的自由端在接合位置接合到所述齿部中。夹紧臂原则上也可以具有多个夹紧凸起部,这些夹紧凸起部可以例如同样形成齿部。通过上述改进方案,在接合位置实现特别可靠的接合。

根据另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在所述接合位置与所述转子的所述接合结构以力配合的方式相接合。由此实现对扭矩的特别可靠的传递。除了力配合,还可以存在形状配合和/或摩擦配合。

根据另一种改进方案,可以设置至少三个接合元件,其中,所述传动元件具有至少三个耦接部。每个接合元件具有至少一个耦接部。于是,所述传动元件具有对应数量的耦接部,即至少三个耦接部,它们与接合元件的耦接部接合。这些耦接部可以基本上根据上述方式分别进行构型。

根据这方面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可以提出,所述传动元件具有传动部,在所述传动部的周缘上形成有至少三个耦接部,其中,所述至少三个接合元件通过其耦接部均匀分布地布置在该所述传动部的周缘上。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行星齿轮的作用。由此实现特别好的引导以及可靠且低磨损和低噪声的扭矩传递。

所述制动器件可以包括装有例如硅酮或油的粘性液体的壳体,所述转子以可旋转方式布置在所述壳体中。转子在粘性液体中的旋转形成制动作用,而该制动作用进而对部件运动加阻尼。

根据另一种改进方案,以可枢转方式支承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的所述支撑元件可以是关于所述转子可旋转的支撑盘。根据这方面的另一种改进方案,在所述支撑盘上可以一体地形成有至少一个旋转轴,用于至少一个接合元件的可旋转安装。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可以具有例如圆柱形的容纳部,至少一个接合元件借助所述容纳部被安装在至少一个旋转轴上。由此,实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的可靠且结构简单的安装。

根据另一种改进方案可以提出: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具有由第一材料制成的基部和由比该第一材料更软的第二材料制成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在所述接合位置与所述转子的所述接合结构相接合。至少一个接合元件可以例如以双组份注塑模制工艺来制造。但所述接合元件也可以由两个分开制造的、相互连接的部分组成。通过上述改进方案实现的效果是进一步降低噪声,因为至少一个接合元件的接合到转子的接合结构中的接合部——例如夹紧臂或夹紧臂的外层——由更软的材料制成。

原则上,根据本发明的转动阻尼器的所有部件均可以由塑料制成。于是,这些部件可以以特别简单的方式通过塑料注塑模制工艺进行制造。然而,还可设想使用其他材料制造阻尼器的部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转动阻尼器和与所述传动元件耦接的部件、优选以可移动方式安装在车辆中的部件。如所阐述的,部件可以例如以可枢转方式支承在车辆、例如轿车或载重汽车的内部。例如,所述部件可以是以可枢转方式安装在车辆内部的翻盖、例如杂物箱翻盖等。

下文将借助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图中示意性地示出: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转动阻尼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示出图1所示转动阻尼器在已安装状态和第一工作状态下的部分俯视图,并且

图3示出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来自图2的示意图。

只要未另外地说明,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对象。

图1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转动阻尼器具有壳体10,转子12以可旋转方式布置在该壳体中。壳体10装有粘性液体,例如硅酮或油,从而使得转子12在壳体10中的旋转运动形成制动作用。转子12的内表面具有接合结构14,该接合结构呈多个夹紧凸起部的形式,由此形成齿部。此外,转动阻尼器包括关于转子12可旋转的支撑盘16,在所示的实例中在该支撑盘的上侧上一体地成形有三个旋转轴18。旋转轴18用于各自以可枢转方式安装三个接合元件20中的一个。为此,接合元件20各自具有圆柱形的容纳部22,借助所述容纳部这些接合元件被推压到旋转轴18上。接合元件20此外还各自具有夹紧臂24和圆形的耦接凸起部(或联接凸起部)26。圆形的耦接凸起部26整体沿转动阻尼器的纵轴线方向以与接合元件20及其夹紧壁24相同的方式延伸,从而使得圆形的耦接凸起部26各自形成圆柱形形状。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转动阻尼器还包括传动元件28,该传动元件具有头部30,该传动元件能够借助该头部与待加阻尼的部件耦接,以使得传动元件28在部件运动时(例如在部件枢转运动时)围绕其纵轴线旋转,该纵轴线在此也与转动阻尼器的壳体10的纵轴线相对应。为了清楚起见,在图2和3中未示出头部。传动元件28的传动部32从头部30开始延伸,该传动部在所示的实例中具有在其周缘上均匀分布的三个圆形的耦接容纳部(或联接容纳部)34。耦接容纳部34形成用于耦接凸起部26的c形的圆形容纳部。圆形的耦接容纳部34各自与接合元件20的耦接凸起部26互补地形成。尤其,圆形的耦接容纳部34的半径基本上与圆形的耦接凸起部26的半径相同。由此,在已安装状态下,如图2和3中可看到的,耦接凸起部26基本上无游隙地被容纳于耦接容纳部34中。

在图2中示出了接合元件20的释放位置。如果(通过部件的运动)使传动元件28发生旋转、在图2中为顺时针旋转(如箭头36所示),则占据释放位置。由于耦接凸起部26接合到耦接容纳部34中并且接合元件20以所阐述的可枢转方式支承在支撑盘16上,这种旋转运动使得支撑盘16随着传动元件28一同旋转并且使得接合元件20沿着与传动元件28以及支撑盘16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在图2中即逆时针方向)枢转直至图2中示出的释放位置,在该释放位置夹紧臂24各自碰到在传动元件28的传动部32的止挡面38。如图2中可看到的,夹紧臂24在此枢转至径向内侧的位置,在该位置上,这些夹紧臂不与转子12的接合结构14接合。因此,传动元件28和支撑盘16的旋转运动没有被传递至转子12。没有转子12的制动作用以及由此没有对部件运动的阻尼的情况下的空转因此是可能的。

现在如果例如从在图2中示出的释放位置开始,传动元件28沿相反的旋转方向、在图3中即逆时针方向(如箭头40所示)旋转,则由于耦接凸起部26在耦接容纳部34中的滚动而直接实现接合元件20沿相反的旋转方向、在图3中即顺时针方向的枢转运动,其中,接合元件20的夹紧臂24与接合结构14、尤其分别与接合结构14的夹紧凸起部形成力配合的接合。在该接合位置上,传动元件28沿旋转方向40的旋转运动由此被传动为转子12在固定壳体10中、尤其在位于壳体中的粘性液体中的对应旋转运动。由此形成制动作用并且由此形成对部件运动的阻尼。如果如图3所示传动元件28再次沿图2中由箭头36所标示的方向向回转动,则这进而直接实现接合元件20的对应反向的枢转运动直至达到图2中示出的释放位置。

通过耦接凸起部26与耦接容纳部34的互补设计,耦接凸起部26基本上无游隙地被容纳于耦接容纳部34中。由此,噪声的形成如同空转中所需的扭矩一样,都被最小化。同样可以省去用于接合元件20的复杂的引导措施。如尤其在图2和3中可看到的,耦接凸起部26与耦接容纳部34的耦接类似于行星齿轮,通过该行星齿轮传动元件28的旋转运动沿相反的方向被传动为接合元件20的对应的枢转运动。

还应指出的是,尤其夹紧臂24可以在其在图3中示出的接合位置中与接合结构14相接合的外表面上具有一个层,该层由比接合元件20的其余材料更软的材料制成。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噪声。

附图标记清单

10壳体

12转子

14接合结构

16支撑盘

18旋转轴

20接合元件

22圆柱形容纳部

24夹紧臂

26耦接凸起部(或联接凸起部)

28传动元件

30头部

32传动部

34耦接容纳部(或联接容纳部)

36箭头

38止挡面

40箭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