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1829发布日期:2020-07-07 14:48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行星排传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的、具体明确了各齿轮的齿数组合的减速器。



背景技术:

普通行星排有太阳轮、内齿圈、带行星轮的行星架三个部件。本发明所述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具有左侧内齿圈、右侧内齿圈、带变线速行星轮的行星架三个部件,其中每个变线速行星轮均包含左侧行星轮与右侧行星轮,即左侧行星轮与右侧行星轮连接形成每个变线速行星轮;左侧行星轮与右侧行星轮转速相同且不为零时,两者的分度圆线速度不相同;左侧行星轮与左侧内齿圈啮合,右侧行星轮与右侧内齿圈啮合,左侧内齿圈与右侧内齿圈不啮合。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一个内齿圈连接锁止端,另一个内齿圈连接输出端,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可以作为减速器。但不是每一个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按这样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方法都是减速器,需要一定的各部件各齿轮的齿数组合作为条件,即需要具体明确各齿轮的齿数组合才能形成具体的减速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以列表形式具体明确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减速器的各齿轮的齿数组合,一共1844种。

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减速器,包括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输入端、输出端、锁止端。其中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包括左侧内齿圈、右侧内齿圈、带变线速行星轮的行星架三个部件;行星架上的每个变线速行星轮均包含左侧行星轮与右侧行星轮,即左侧行星轮与右侧行星轮连接形成每个变线速行星轮;左侧行星轮与左侧内齿圈啮合,右侧行星轮与右侧内齿圈啮合,左侧内齿圈与右侧内齿圈不啮合。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作为减速器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方法为:行星架连接输入端,一个内齿圈连接输出端,另一个内齿圈连接锁止端。所述连接即通过机械连接装置使两个零件的转速完全相同。所述左侧行星轮和右侧行星轮的齿数、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等参数不必须相同,左侧内齿圈和右侧内齿圈的齿数、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等参数不必须相同。所述变线速行星轮采用个数不少于二个,通常采用二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变线速行星轮采用轮组数目不少于二,通常为二、三、四或更多)。左侧行星轮与右侧行星轮转速相同且不为零时,两者的分度圆线速度不相同。所述行星架与变线速行星轮这两者的关系是,一者为轴,另一者为轴承;在图1、图3中行星架示意为轴承,变线速行星轮示意为轴;在图2、图4中行星架示意为轴,变线速行星轮示意为轴承。

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采用上述输入输出锁止连接方法可以作为减速器,但不是每一个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都必然是减速器。作为减速器需要一定条件,其中各齿轮的齿数组合需要专门设置,需要具体明确各齿轮的齿数组合才能形成具体的减速器。本发明提出了一共1844种各齿轮的齿数组合,可以形成相应具体的减速器。

定义zz为左侧内齿圈齿数,xz为左侧行星轮齿数,zy为右侧内齿圈齿数,xy为右侧行星轮齿数;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右侧内齿圈连接锁止端、左侧内齿圈连接输出端时,减速器的传动比为左传动比cz,cz=1/(1-(zy*xz/zz*xy));图1、图2所示就是这种输入输出锁止的连接方法。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左侧内齿圈连接锁止端、右侧内齿圈连接输出端时,减速器的传动比为右传动比cy,cy=-cz+1;图3、图4所示就是这种输入输出锁止的连接方法。各传动比的值为正值时,输入端转速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为负值时,输入端转速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所述各齿轮的齿数组合即左侧内齿圈齿数zz、右侧内齿圈齿数zy、左侧行星轮齿数xz、右侧行星轮齿数xy的数值组合。

在下表中,具体明确各齿轮的齿数组合中,右侧内齿圈齿数zy数值列于第一列、第六列、第十一列,左侧内齿圈齿数zz数值列于第二列、第七列、第十二列,左侧行星轮齿数xz数值列于第三列、第八列、第十三列,右侧行星轮齿数xy数值列于第四列、第九列、第十四列;左传动比cz的值列于第五列、第十列、第十五列。在每一行中,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第四列的数值组成一组各齿轮的齿数组合,第五列是其相应的左传动比的值;第六列、第七列、第八列、第九列的数值组成一组各齿轮的齿数组合,第十列是其相应的左传动比的值;第十一列、第十二列、第十三列、第十四列的数值组成一组各齿轮的齿数组合,第十五列是其相应的左传动比的值。对应的右传动比的每一个值可以通过左传动比的值推导出来,这里就不在表中列出了。一共1844种各齿轮的齿数组合及相应的左传动比见下表一:

表一,各齿轮的齿数组合及相应的左传动比表

为避免齿轮根切,上表中行星轮齿数xz、xy的最小齿数不小于14,如果应用避免根切的技术,行星轮齿数也可以采用小于14的齿数。为提高减速器传动中的扭矩效率,上表中内齿圈齿数zz、zy的最大齿数不大于100,在不要求扭矩效率很高的场合,内齿圈齿数也可以采用大于100的齿数。

本发明有益之处是以列表形式具体明确了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减速器的一共1844种各齿轮的齿数组合。按每一种各齿轮的齿数组合设置双内齿圈行星排,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右侧内齿圈连接锁止端、左侧内齿圈连接输出端时,可以形成具有相应左传动比cz的一种减速器;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左侧内齿圈连接锁止端、右侧内齿圈连接输出端时,可以形成具有相应右传动比cy的一种减速器。

附图说明

图1为左侧内齿圈连接输出端、行星架为轴承的本发明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左侧内齿圈连接输出端、行星架为轴的本发明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右侧内齿圈连接输出端、行星架为轴承的本发明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右侧内齿圈连接输出端、行星架为轴的本发明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各图中:1为左侧内齿圈,2为右侧内齿圈,3为行星架,4为左侧行星轮,5为右侧行星轮,6为输入端,7为输出端,8为锁止端。

图中:按惯例各行星排均以半幅结构简图示意,各部件只示意连接与结构关系,未反映实际尺寸;以输入箭头示意输入端,以输出箭头示意输出端,以接地符号示意锁止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中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减速器,包括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输入端(6)、输出端(7)、锁止端(8)。其中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包括左侧内齿圈(1)、右侧内齿圈(2)、带变线速行星轮的行星架(3)三个部件;行星架(3)上的每个变线速行星轮均包含左侧行星轮(4)与右侧行星轮(5),即左侧行星轮(4)与右侧行星轮(5)连接形成每个变线速行星轮;左侧行星轮(4)与左侧内齿圈(1)啮合,右侧行星轮(5)与右侧内齿圈(2)啮合,左侧内齿圈(1)与右侧内齿圈(2)不啮合。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作为减速器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方法为:行星架(3)连接输入端(6),一个内齿圈连接输出端(7),另一个内齿圈连接锁止端(8)。所述连接即通过机械连接装置使两个零件的转速完全相同。所述左侧行星轮(4)和右侧行星轮(5)的齿数、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等参数不必须相同,左侧内齿圈(1)和右侧内齿圈(2)的齿数、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等参数不必须相同。本实施例中变线速行星轮采用四个(变线速行星轮采用轮组数目为四)。左侧行星轮(4)与右侧行星轮(5)转速相同且不为零时,两者的分度圆线速度不相同。行星架(3)与变线速行星轮这两者的关系是;行星架(3)为轴承,变线速行星轮为轴。

双内齿圈变线速行星排采用上述输入输出锁止连接方法作为减速器,其中各齿轮的齿数组合需要专门设置。设zz为左侧内齿圈齿数,xz为左侧行星轮齿数,zy为右侧内齿圈齿数,xy为右侧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齿轮的齿数组合取左侧内齿圈齿数zz=66、右侧内齿圈齿数zy=62、左侧行星轮齿数xz=18、右侧行星轮齿数xy=17的一组各齿轮的数值组合。以行星架(3)连接输入端(6)、右侧内齿圈(2)连接锁止端(8)、左侧内齿圈(1)连接输出端(7)时,减速器的传动比为左传动比cz,cz=1/(1-(zy*xz/zz*xy))=187;图1所示就是本实施例减速器。

本实施例减速器的工作运动关系是锁止右侧内齿圈(2)时,行星架(3)转动方向与左侧内齿圈(1)转动方向相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