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沼气发电机用润滑油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8870发布日期:2018-09-21 20:14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加热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沼气发电机用润滑油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沼气发电设备在低温下使用时,由于气温较低,润滑油可能出现凝固现象,粘度大,流动性差,不易流动到发电设备内的摩擦副表面,不能在初始启动运转时给摩擦副表面很好的润滑,对沼气发电设备造成很大的损害,降低沼气发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一般都在油底壳内设置加热器,启动沼气发电设备前,用加热器对油底壳内的润滑油进行加热,但加热器易损坏,需要不定期进行维修,在对加热器进行维修时,需要使用千斤顶将沼气发电设备升起来,人钻入沼气发电设备底部,将油底壳拆开,然后对加热器进行维修。人从底部更换电热丝耗时长、不方便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沼气发电机用润滑油加热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热器不方便维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沼气发电机用润滑油加热装置,包括油底壳、油泵、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包括壳体、换热器、过滤件,所述壳体、油泵、油底壳依次连接形成一循环回路;所述换热器内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换热器形成有连通所述壳体进油端、所述壳体出油端的多个润滑油加热流道;所述过滤件内置于所述壳体内,包括漏斗和滤筒,所述漏斗向下倾斜设置,且所述漏斗进液端与所述壳体进油孔相连通,所述滤筒一端开口,所述滤筒同轴所述漏斗设置,且所述滤筒开口端与所述漏斗尖端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将加热器设置在壳体内,且设置在在人体方便维修的位置,方便维修;热交换体和润滑油接触面积广,润滑油加热速度快;加热器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油进行传递,不会使润滑油氧化或焦糊;通过设置滤筒,能有效过滤掉润滑油中的杂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处理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换热器第一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沿图5中F-F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换热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沿图7中H-H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沼气发电机用润滑油加热装置,如图1、2、3、4、5、6所示,包括油底壳1、油泵2、处理机构3、管道4。

油泵2自带驱动电机。

处理机构3包括壳体31、换热器32、过滤件33。

壳体31呈空心筒形,壳体31包括壳体本体311、端盖312、环形密封圈313,壳体本体311呈空心筒形,且其上端开口,壳体本体311固定于沼气发电机基座上,且设置于人能方便维修的位置,壳体本体311底部距离地面50至130厘米。

端盖312相对与壳体本体311开口设置,且端盖312与壳体本体311通过螺钉连接;壳体本体311与端盖312的接触面凹陷形成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围绕壳体本体311开口设置;环形密封圈313部分内置于所述凹槽,且环形密封圈313抵接于端盖312。

热交换体321由铜或其他导热性好的材料制成,换热器32内置于壳体本体311,包括热交换体321、导热油322、多个加热器323,热交换体321包括沿所述壳体本体311内液体流动方向设置的多个加热筒,多个所述加热筒相互平行对齐设置,且多个所述加热筒的两端均相互连通;导热油322内置于每一所述加热筒;加热器323为电热丝,所述加热器323与所述加热筒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加热筒同轴内置于所述空心圆柱。

过滤件33内置于壳体31内,包括漏斗33a、滤筒33b、排渣管33c、阀门33d。

漏斗33a进液端与壳体31进油孔相连通,且漏斗33a向下倾斜设置,漏斗33a尖端靠近热交换体321设置,且漏斗33a尖端外壁同轴形成有外螺纹;滤筒33b一端开口,滤筒33b开口端内壁同轴形成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滤筒33b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活动连接于漏斗33a。滤筒33b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粗滤层b1、中滤层b2、细滤层b3,过滤孔孔径从大至小依次为粗滤层b1、中滤层b2、细滤层b3;过滤孔密度从大至小依次为细滤层b3、中滤层b2、粗滤层b1。该滤筒33b,从进液面到出液面过滤精度由低到高,由稀到密,使得体积较大的脏堵物堆积在进液口即粗滤层b1附近,粒径较小的脏堵物堆积在出液口即细滤层b3处,延长了使用时间,避免滤筒33b过快堵塞导致频繁清洗或更换。

使排渣管33c一端固定于滤筒33b下侧壁且与滤筒33b相连通,排渣管33c另一端穿出壳体本体311外壁。

阀门33d内置于排渣管33c,且靠近排渣管33c出料口设置。

壳体31、油泵2、油底壳1经管道4依次连接形成一循环回路。

如图7、8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中热交换体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换热器32为一筒体,包括热交换体321、导热油322、多个加热器323;所述热交换体321平行壳体本体311轴线设置,且热交换体321内沿轴向形成有多个加热流道;导热油322内置于热交换体321,且分布于热交换体321内各个部位;加热器323为电热丝,多个所述加热器323内置于所述热交换体321,且在所述热交换体321内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流程:油泵2将油底壳1内的润滑油吸入处理机构3内,润滑油进入处理机构3内的过程,润滑油先进入漏斗33a,从漏斗33a开口处进入滤筒33b,经滤筒33b过滤后从滤筒33b过滤孔流出,流入壳体31内,沿壳体31轴向移动,润滑油经过热交换体321时,加热器323将导热油322加热,导热油322将热量经热交换体321传递给润滑油,润滑油经过热交换体321加热流道后,被加热到适宜温度,经管道4回流入油底壳1内,当油底壳1内润滑油温度达到适宜温度后,油泵2和加热器323停止加热。

当沼气发电设备工作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33d,将滤筒33b内的杂质排出。

当沼气发电设备换热器32需要进行维修时,直径拆开端盖312对壳体31内的换热器32进行维修或更换即可,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将加热器设置在壳体内,且设置在在人体方便维修的位置,方便维修;热交换体和润滑油接触面积广,润滑油加热速度快;加热器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油进行传递,不会使润滑油氧化或焦糊;通过设置过滤件,能有效过滤掉润滑油中的杂质;过滤件可拆卸设置在壳体内,很方便的清洗、更换。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