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远程关火安全性的机械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5691发布日期:2018-10-02 18:21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阀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强远程关火安全性的机械阀。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燃气灶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燃气灶安全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大多数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亲自去到厨房进行开关火操作,但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发生用户离家后忘记关火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市场上的燃气灶商家提出了远程关火的概念,用户无需到现场关火,只需在移动终端上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远程控制燃气灶完成关火动作。但远程关火后,旋钮仍处于开火状态的位置,燃气灶会有燃气进入,当旋钮被误压误碰,触发脉冲控制器放电点火,很不安全,导致燃气灶具远程关火安全性不高。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增强远程关火安全性的机械阀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强远程关火安全性的机械阀,该机械阀具有远程关火安全性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增强远程关火安全性的机械阀,设置有阀体和旋钮杆,阀体设置有阀芯腔和位于阀芯腔上方的附加腔,附加腔与阀芯腔相通;

附加腔内壁设置有下压限位挡块;

旋钮杆可旋转式的装配于附加腔内且位于下压限位挡块的上方。

优选的,下压限位挡块的宽度为L;

所述旋钮杆设置有主杆、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第二悬臂均与所述主杆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悬臂、第二悬臂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主杆底部两侧;

第一悬臂与附加腔内壁之间的间距D小于L;

第二悬臂与附加腔内壁之间的间距M大于L。

优选的,附加腔内壁还设置有第一旋转限位挡块和第二旋转限位挡块。

优选的,第一旋转限位挡块的宽度和第二旋转限位挡块的宽度均等于下压限位挡块的宽度L;

第一旋转限位挡块的顶部和第二旋转限位挡块的顶部均高于第一悬臂的底部。

优选的,下压限位挡块和第一悬臂均位于第一旋转限位挡块和第二旋转限位挡块之间。

优选的,下压限位挡块的覆盖范围起始于阀体的大火位置处,终止于阀体的最小火位置处。

优选的,第一旋转限位挡块设置于紧挨点火起始位置的逆时针位置处。

优选的,第二旋转限位挡块设置于紧挨最小火位置的顺时针位置处。

优选的,第一旋转限位挡块、第二旋转限位挡块和下压限位挡块的底部均与附加腔底部相连;

第二旋转限位挡块与下压限位挡块相连。

优选的,机械阀还设置有基座,基座装配于附加腔外壁。

本实用新型的增强远程关火安全性的机械阀,其阀体内壁设置有下压限位挡块和旋转限位挡块,远程关火后,即使旋钮处于开火状态位置受到外力的碰压,下压限位挡块也能有效的限制旋钮杆的下压,从而避免了误碰误压触发的脉冲控制器放电点火,防止了误压打火造成事故,增强了机械阀的远程关火安全性。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图1中阀体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旋钮杆的三视图,其中(a)图为旋钮杆的主视图,(b)图为旋钮杆的右视图,(c)图为旋钮杆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阀体与旋钮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此时第一悬臂位于点火起始位置处;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图4中阀体与旋钮杆配合的B-B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阀体与旋钮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此时第一悬臂位于大火位置处;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图6中阀体与旋钮杆配合的C-C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阀体与旋钮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此时第一悬臂位于最小火位置处;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图8中阀体与旋钮杆配合的D-D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阀体与旋钮杆、基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图10中阀体与旋钮杆、基座配合的E-E剖面示意图。

图1至图11中,包括:

阀体100、附加腔110、阀芯腔120、下压限位挡块111、第一旋转限位挡块112、第二旋转限位挡块113、

旋钮杆200、第一悬臂210、第二悬臂220、主杆230、

基座30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增强远程关火安全性的机械阀,设置有阀体100和旋钮杆200,阀体100设置有阀芯腔120和位于阀芯腔120上方的附加腔110,附加腔110与阀芯腔120相通;

附加腔110内壁设置有下压限位挡块111;

旋钮杆200可旋转式的装配于附加腔110内且位于下压限位挡块111的上方。

定义以附加腔110中心为圆心,沿附加腔110径向方向上,下压限位挡块111两侧面间距离为下压限位挡块111的宽度且为L;

如图3所示,旋钮杆200设置有主杆230、第一悬臂210和第二悬臂220,第一悬臂210和第二悬臂220分别与主杆230呈垂直设置,且第一悬臂210和第二悬臂220对应设置于主杆230底部的两侧;

第一悬臂210与附加腔110内壁之间的间距D小于L;

第二悬臂220与附加腔110内壁之间的间距M大于L。

附加腔110内壁还设置有第一旋转限位挡块112和第二旋转限位挡块113。

第一旋转限位挡块112的宽度和第二旋转限位挡块113的宽度均等于下压限位挡块111的宽度L;

第一旋转限位挡块112的顶部和第二旋转限位挡块113的顶部均高于第一悬臂210的底部。

下压限位挡块111和第一悬臂210均位于第一旋转限位挡块112和第二旋转限位挡块113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悬臂210在第一旋转限位挡块112和第二旋转限位挡块113之间旋转,远程关火时,由于第一悬臂210下方设置有下压限位挡块111且第一悬臂210与附加腔110内壁之间的间距小于下压限位挡块111的宽度L,当旋钮杆200受到外力的碰压时,下压限位挡块111限制了第一悬臂210的下压动作,从而防止了误碰误压触发脉冲控制器点火。而在正常打火时,用户按压旋钮杆200,由于此时的旋钮杆200在起始位置,下压限位挡块111上方对应为第二悬臂220且第二悬臂220与附加腔110内壁之间的间距大于下压限位挡块111的宽度L,下压限位挡块111对第二悬臂220无限位作用,挡块不影响用户的正常打火。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阀,其阀体内壁设置有下压限位挡块和旋转限位挡块,远程关火后,即使旋钮处于开火状态位置受到外力的碰压,下压限位挡块也能有效的限制旋钮杆的下压,从而避免了误碰误压触发的脉冲控制器放电点火,防止了误压打火造成事故,增强了机械阀的远程关火安全性。

实施例2。

一种增强远程关火安全性的机械阀,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9所示,下压限位挡块111的覆盖范围起始于阀体100的大火位置处,终止于阀体100的最小火位置处;

第一旋转限位挡块112设置于紧挨点火起始位置的逆时针位置处;

第二旋转限位挡块113设置于紧挨最小火位置的顺时针位置处。

如图4-5所示,图中第一悬臂210位于点火起始位置,第一旋转限位挡块112紧挨第一悬臂210,设置于第一悬臂210的逆时针位置处,而且第一旋转限位挡块112的顶部高于第一悬臂210的底部,能有效的限制旋钮杆200逆时针旋转。

如图6-7所示,图中第一悬臂210旋转至大火位置,第一悬臂210紧挨下压限位挡块111的起始位置,下压限位挡块111设置于第一悬臂210的下方,且第覆盖范围至最小火位置。灶具在使用过程中,旋钮杆200通常旋至大火位置和最小火位置之间,远程关火后,旋钮杆200仍保持原位置,由于下压限位挡块111的覆盖范围起始于阀体100的大火位置处,终止于阀体100的最小火位置处,即使旋钮杆200受到外力的碰压,下压限位挡块111也能有效的限制旋钮杆200的下压动作,防止误碰误压触发脉冲控制器点火。

如图8-9所示,图中第一悬臂210位于最小火位置处,第二旋转限位挡块113紧挨第一悬臂210,设置于第一悬臂210的顺时针位置处,而且第二旋转限位挡块113的顶部高于第一悬臂210的底部,能有效的限制旋钮杆200顺时针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阀,其阀体内壁设置有下压限位挡块和旋转限位挡块,远程关火后,即使旋钮处于开火状态位置受到外力的碰压,下压限位挡块也能有效的限制旋钮杆的下压,从而避免了误碰误压触发的脉冲控制器放电点火,防止了误压打火造成事故,增强了机械阀的远程关火安全性。

实施例3。

一种增强远程关火安全性的机械阀,其它特征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0-11所示,第一旋转限位挡块112、第二旋转限位挡块113和下压限位挡块111的底部均与附加腔110底部相连;

第二旋转限位挡块113与下压限位挡块111相连;

机械阀还设置有基座300,基座300装配于附加腔110外壁。

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转限位挡块112、第二旋转限位挡块113和下压限位挡块111的底部均与附加腔110底部相连,结构稳固;第二旋转限位挡块113与下压限位挡块111相连,两者之间无间隙,进一步确保限制旋钮杆200的下压动作,提高机械阀的远程关火安全性;基座300的设置有利于阀体100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阀,其阀体内壁设置有下压限位挡块和旋转限位挡块,远程关火后,即使旋钮处于开火状态位置受到外力的碰压,下压限位挡块也能有效的限制旋钮杆的下压,从而避免了误碰误压触发的脉冲控制器放电点火,防止了误压打火造成事故,增强了机械阀的远程关火安全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