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进型多功能排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1831发布日期:2018-11-02 22:16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水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进型多功能排水管。



背景技术:

排水管道大多是圆形和矩形管道,这两种管道在满足流量设计后,能达到一定的流速把雨污水中的垃圾带走,达到管道的自清洁能力。但是雨水和污水的流量是不均匀的,雨水流量随着降雨量的大小在变化,污水流量随着人们的起居生活、季节的变化及片区人口入住情况而变化,大部分时候并没有达到设计的流量及流速,因此管道容易被垃圾堵塞,管道不能达到应该具备的自清能力。

从施工方面来讲,目前的微型顶管施工存在诸多不科学因素,微型顶管不利因素及隐患有:

1、微型顶管设备,设计紧凑,空间狭小,一旦发生故障,无法进去维修等缺点,所以,对机械设备的稳定性要求较高,目前国内的制作水平有限,其主要还是进口日本,德国及中国台湾的设备,所以设备造价昂贵,施工成本较高;

2、微型管道,空间有限,遗留隐患很难发现,即便发现有隐患,也难以处理;

3、受区域排水量变化的影响,小管道每隔几年后就要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交通拥堵、环境的污染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进型多功能排水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管道不能达到自清能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顶进型多功能排水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

所述第一管体包括第一上部管体、第一下部管体,所述第一上部管体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第一下部管体的截面为水滴形,所述第一上部管体、第一下部管体合并后截面形成鸭蛋形,所述第一上部管体、第一下部管体内均设有第一内衬防腐层;

所述第二管体包括第二上部管体、第二下部管体,所述第二上部管体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第二下部管体的截面为水滴形,所述第二上部管体、第二下部管体合并后截面形成鸭蛋形,所述第二上部管体、第二下部管体内均设有第二内衬防腐层;

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之间设有T型PE柔性套环接口,所述T型PE柔性套环接口的截面为“T”形,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壁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壁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T型PE柔性套环接口位于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内。

所述第一内衬防腐层、第二内衬防腐层均为内衬玻璃钢防腐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管沟大小及高度可以按需定制,该管沟克服了普通圆形及矩形管道在流量较小时流速较低的缺点,能保证任意流量时排水管沟内流体获得较高的流速,提高了管沟的自清能力,降低管沟堵塞的风险,同时采用内防腐提高了管沟使用寿命,T型PE柔性套环接口提高了管沟的密封性,下窄上宽高度不小于750mm,满足了顶管机设备检修的空间要求,克服了微型顶管的技术难题,扩展了该产品的应用空间,方便对工后的管沟接口进行填充处理,这也是微型管道不具备的功能及潜在的隐患。接口采用双插口形式设计,具有较好的抗震功能及抗变形能力。该产品采用工厂预制,机械顶进施工,也可开槽铺设。该产品通用性强,质量可靠,后期运行维护方便,提高管道的排水效率,同时也能解决微型顶管对设备要求苛刻的难题。

新型排水管沟克服了普通管沟的自清能力,管沟断面下窄上宽酷似鸭蛋形状,流量较小时也能达到一定的流速,把垃圾带走,大大提高了管沟的自清能力。另外该管沟采用内衬防腐层,保证了管沟的耐久性,克服了常用管道过早腐蚀破坏的缺点。其接口采用T型PE柔性套环接口,克服了常用承插口及企口管管口容易腐蚀腐烂漏水的缺点,有效的保护了接口的安全。另外该管道在满足设计流量的情况下,上半部预留空间可以满足远期规划功能,也可做为防洪预留区使用,当洪水来临时具有一定的行洪功能,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有着城市蓄水池的功能。

顶进型管沟鸭蛋型设计,下窄上宽,高度较高,底部D300的管沟,高度有750mm高,这样的高度空间,可满足顶管设备的国产化生产,从而节省了工程投资。底部D300的新型管沟,截面是D300普通管道的4倍,无论是远景规划或是投资回报,都是无法与传统的D300管道相提并论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管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管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第一管体,2-第二管体,3-第一上部管体,4-第一下部管体,5-第二上部管体,6-第二下部管体,7-第一内衬防腐层,8-第二内衬防腐层,9-T型PE柔性套环接口,10-第一限位槽,11-第二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顶进型多功能排水管,包括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

第一管体1包括第一上部管体3、第一下部管体4,第一上部管体3的截面为半圆形,第一下部管体4的截面为水滴形,第一上部管体3、第一下部管体4合并后截面形成鸭蛋形,第一上部管体3、第一下部管体4内均设有第一内衬防腐层7;

第二管体2包括第二上部管体5、第二下部管体6,第二上部管体5的截面为半圆形,第二下部管体6的截面为水滴形,第二上部管体5、第二下部管体6合并后截面形成鸭蛋形,第二上部管体5、第二下部管体6内均设有第二内衬防腐层8;

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之间设有T型PE柔性套环接口9,T型PE柔性套环接口9的截面为“T”形,第一管体1的外壁设有第一限位槽10,第二管体2的外壁设有第二限位槽11,T型PE柔性套环接口9位于第一限位槽10、第二限位槽11内。

第一内衬防腐层7、第二内衬防腐层8均为内衬玻璃钢防腐层。

实施过程:

开槽施工时该产品的使用步骤如下:

步骤一,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提出尺寸需求计划和提供相关技术参数;

步骤二,工厂预制成型,运送至施工现场;

步骤三,现场测量放线,定位,开槽;

步骤四,开槽后,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做基础;

步骤五,基础至设计标高后将带有防腐层的新形排水管沟放置在基础上,然后加装T型PE柔性套环接口,顶紧,使得PE套环有一定的压缩量;

步骤六,按设计要求进行回填,回填至设计地面标高。

顶进施工时该产品的使用步骤如下:

步骤一,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提出尺寸需求计划和提供相关技术参数;

步骤二,工厂预制成型,运送至施工现场;

步骤三,现场测量放线,定位,施做顶进工作竖井及接收工作竖井;

步骤四,竖井完成后,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施做马头门,开洞门,并做好止水措施;

步骤五:安装顶管设备,将带有防腐层的新形排水管沟放置在顶进设备上,然后加装T型PE柔性套环接口,进行顶进施工;

步骤六,第一节管到达接收工作竖井时,开接收井洞门,顶进工作完成,后续工作完成后,回填工作竖井及接收竖井至设计地面标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