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爆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2577发布日期:2019-04-16 22:47阅读:1111来源:国知局
隔爆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爆阀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隔爆阀。



背景技术:

粉尘爆炸,指可燃性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高温),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粉尘爆炸多在伴有铝粉、锌粉、铝材加工研磨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小麦粉、糖、木屑、染料、胶木灰、奶粉、茶叶粉末、烟草粉末、煤尘、植物纤维尘等产生的生产加工场所。防爆阀防通过特殊设计,可以阻挡压力波和火焰从粉尘爆炸的工艺设备顺着安装管道蔓延至其它工艺设备产生的破坏影响,将爆炸隔断在局部,将不可避免的粉尘爆炸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然而现在市面上防爆阀的重锤摆臂衔接机构大部分都是采用偏心轴承套,采用偏心轴承套一不能承受过大的载荷,而且偏心轴承套存在结构复杂,拆装麻烦,使生产效率下降而且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所以需一种新的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爆阀,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隔爆阀存在拆装复杂、生产效率低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隔爆阀,包括有阀门转轴、固定于该阀门转轴的同心轴承套、连接于该同心轴承套一端的配重杆、连接于该同心轴承套另一端的锁扣杆,该同心轴承套包括有上轴承套和下轴承套,该上轴承套和下轴承套通过紧固件锁合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轴承套上设有第一夹持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该第一夹持部呈半圆形结构,所述下轴承套上设有第二夹持部、第三固定部和第四固定部,该第二夹持部呈半圆形结构,该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分别与第三固定部和第四固定部通过紧固件将其锁合在一起,该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内侧面与外侧面均合构成圆形结构,该内侧面的圆心与外侧面的圆心相重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持部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配重杆上的一端凸设有第一安装凸部,该第一安装凸部与前述第一安装孔配合安装,并且于安装的接缝处焊锡加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夹持部分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锁扣杆上凸设有有第二安装凸部,该第二安装凸部与前述第二安装孔配合安装,并且于安装的接缝处焊锡加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配重杆另一端设有一配重锤。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阀门转轴从阀体一端外侧面到另一端的外侧面贯穿整个防爆阀,该防爆阀包括有左法兰接口、阀体、右法兰接口、阀片和自锁装置,该左法兰接口与右法兰接口分别安装在阀体左右两侧面上,该阀片和同心轴承套均固定在阀门转轴上,通过阀门转轴的带动将阀体内部的阀片转动,该自锁装置安装在隔爆阀一侧的外侧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阀体内部的底面上设有一挡台,该挡台是由右法兰与壳体交接处形成的斜断差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将同心轴承套分为上轴承套和下轴承套两部分,装配前,先将配重杆和锁扣杆分别与上轴承套和下轴承套固定在一起,再进行组装,使得上轴承套和下轴承套之间用于固定在阀门转轴的孔大小可调,最后用固件锁合将两端锁紧即可,此结构能使本隔爆阀拆装更加的便捷,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同心轴承套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比同级别的偏心轴承套高。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图,显示出了各磁铁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4是图1中M-M位置处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同心轴承套 11、上轴承套

111、第一夹持部 112、第一固定部

113、第二固定部 114、第一安装孔

12、下轴承套 121、第二夹持部

122、第三固定部 123、第四固定部

124、第二安装孔 20、配重杆

21、第一安装凸部 22、配重锤

30、锁扣杆 31、第二安装凸部

40、阀门转轴 50、左法兰接口

60、阀体 61、挡台

70、右法兰接口 80、阀片

90、自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固定于该阀门转轴40的同心轴承套10、连接于该同心轴承套10一端的配重杆20、连接于该同心轴承套10另一端的锁扣杆30、阀门转轴40。

该同心轴承套10包括有上轴承套11和下轴承套12,该上轴承套11和下轴承套12通过紧固件锁合在一起,该上轴承套11与下轴承套12结构相同,该上轴承套11上设有第一夹持部111、第一固定部112和第二固定部113,该第一夹持部111呈半圆形结构,该第一夹持部11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14,该下轴承套12上设有第二夹持部121、第三固定部122和第四固定部123,该第二夹持部121呈半圆形结构,该第二夹持部12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24,该第一固定部112与第二固定部113分别与第三固定部122和第四固定部123分别通过紧固件将其锁合在一起。通过这样设计,使得同心轴承套10更加的便于安装,而且拆卸也很方便,节省生产时间,该第一夹持部111与第二夹持部121的内侧面与外侧面均合构成圆形结构,该内侧面的圆心与外侧面的圆心相重合,即该同心轴承的旋转中心与同心轴承外侧面的圆心相重合。

该配重杆20上的另一端凸设有第一安装凸部21,该第一安装凸部21与前述第一安装孔114配合安装,并且在第一安装凸部21第一安装孔114的接缝处焊锡加固,使配重杆20能更稳固地安装在上轴承套11上。该配重杆20的另一端设有一配重锤22。该配重锤22能够通过自身重力由配重杆20带动上轴承套11的转动。

该锁扣杆30上凸设有第二安装凸部31,该第二安装凸部31与前述第二安装孔124配合安装,并且在第二安装凸部31第二安装孔124的接缝处焊锡加固。该锁扣杆30主要能为同心轴承套10起到限制旋转活动范围的作用。

该防爆阀重锤摆臂衔接结构设置在防爆阀的外侧面上,该防爆阀包括有左法兰接口50、阀体60、右法兰接口70、阀片80和自锁装置90,该左法兰接口50和右法兰接口70分别设置在阀体60的左右两侧面上,该阀门转轴40从阀体60一端外侧面到另一端的外侧面贯穿整个阀体60,该同心轴承套10和阀片80均穿设在阀门转轴40上,前述配重杆20的另一端设置配重锤22能通过配重锤22的重力带动阀门转轴40转动,再由阀门转轴40带动阀体60内部阀片80的转动,该自锁装置90设置在防爆阀重锤摆臂衔接结构的一侧,该自锁装置90配合锁扣杆30能够为阀门旋转轴起到限制旋转活动范围的作用;阀体60内部的底面上设有一挡台61,该挡台61设置在右法兰与壳体交接处的下方,在遇到粉尘爆炸时,该挡台61能配合阀片80起到阻隔气流的作用,从而阻止粉尘爆炸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