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盖板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8965发布日期:2019-01-22 22:33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盖板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型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上盖板铝型材。



背景技术:

虽然,现有的铝型材已经是人们生活、生产中较为普遍使用的建筑材料,但是现有的工业铝型材的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要么结构简单,结构不稳定;要么结构复杂,模具制造成本高,不利用工业上的使用。尤其在应用于输送机技术领域中,不能够很好地将其与输送机上配套的电机、支撑架、外置设备(如条码扫描器、拉绳开关、光电传感器等)及外接配件等部件很好的结合连接,更无法有效地将电控系统进行内置封装,线缆布置杂乱,不利于日常的检修工作。

因此,如何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已成为业界技术人员日益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铝型材,结构巧妙,使用方便。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盖板铝型材,其特征在于 , 包括主体部,主体部的两末端分别延伸形成有对称的延伸部,其中两个延伸部相对的侧面上分别形成有一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上远离主体部的侧壁上形成有一个第二滑槽;

所述主体部上的横向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为腰形孔,第一通孔对称分布在主体部中心线两侧;

第二通孔位圆孔,所述第二通孔对称分布在第一通孔的外侧;

所述主体部上端开设有坡口槽;

所述主体部内侧与延伸部相交处设置有一凸台,所述凸台边缘具有倒圆角结构。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滑槽为十字型槽,第一滑槽上设有一第一开口,两个延伸部滑槽上的第一开口均背离中心线的方向设置。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二滑槽为圆形槽,设有一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朝向主体部中心线的方向设置。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个半圆圆心之间的间距为16±0.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型材结构巧妙,方便与其它连接件匹配,结合牢固;空心结构导致型材质量轻,节省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主体部中心线如图中中心虚线所示;

一种上盖板铝型材,其特征在于 , 包括主体部1,主体部1的两末端分别延伸形成有对称的延伸部2,其中两个延伸部2相对的侧面上分别形成有一第一滑槽3,第一滑槽3上远离主体部1 的侧壁上形成有一个第二滑槽4 ;

所述主体部上的横向开设有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

所述第一通孔为腰形孔,第一通孔对称分布在主体部中心线两侧;

第二通孔位圆孔,所述第二通孔对称分布在第一通孔的外侧;

所述主体部上端开设有坡口槽1.2;

所述主体部内侧与延伸部相交处设置有一凸台5,所述凸台边缘具有倒圆角结构。

第一滑槽3为十字型槽,第一滑槽上设有一第一开口3.1,两个延伸部滑槽上的第一开口均背离中心线的方向设置。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滑槽为十字型槽,第一滑槽上设有一第一开口,两个延伸部滑槽上的第一开口均背离中心线的方向设置。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二滑槽为圆形槽,设有一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朝向主体部中心线的方向设置。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个半圆圆心之间的间距为16±0.1mm。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