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结合强度的排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9967发布日期:2019-01-18 19:1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结合强度的排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钉,尤其是一种高结合强度的排钉,属于紧固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排钉采用一些生产工艺,把有规则排列的钉子单体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一整块排列固定规整的排钉,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特殊的粘性胶进行整合或者是采用钢丝与钉身直接焊接,上述两种方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一种方式,一是,使用粘性胶进行固定,周围散发有异味,对使用者的健康形成一定的损伤;二是,由于粘合力有限,整排钉易折断成多段,不能正常使用,造成浪费;第二种方式,会造成钉子排列不整齐和间隙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合强度高、不易断裂、环保的高结合强度的排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结合强度的排钉,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初始单钉、中间单钉、末端单钉,所述初始单钉、中间单钉、末端单钉均包括钉帽、钉杆、钉尖三部分,所述初始单钉的钉帽紧邻所述中间单钉的一侧上设有卯眼,所述中间单钉的钉帽上与所述初始单钉相邻的一侧设有与卯眼相匹配的榫头,且所述中间单钉的钉帽与所述末端单钉相邻的一侧上设有卯眼,所述末端单钉的钉帽紧邻所述中间单钉的一侧上设有与卯眼相匹配的榫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初始单钉的钉杆、中间单钉的钉杆、末端单钉的钉杆的相同位置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固定有钢带,钢带的长度与排钉的宽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定位槽的槽深为钉杆直径的五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中间单钉包含多个结构相同的单钉。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卯眼为楔形卯眼,所述榫头为楔形榫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钉帽的下方设置有多个三角形倒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钉帽的前后两个侧边上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初始单钉、中间单钉、末端单钉均为45#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钉帽上的卯眼和榫头相互配合,改善传统的粘结剂的整合,极大的增强了各单钉之间的粘合力,使其不易散裂,具有极高的结合强度。

进一步的,单钉上设有定位槽,通过设置在定位槽中钢带进行加固,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稳固性。

进一步的,卯眼为楔形卯眼,榫头为楔形榫头,可以增强相邻单钉之间的结合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1、初始单钉,2、中间单钉,3、末端单钉,4、钉帽,5、钉杆,6、钉尖,7、卯眼,8、榫头,9、定位槽,10、钢带,11、三角形倒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高结合强度的排钉,包括依次连接的初始单钉1、中间单钉2、末端单钉3,初始单钉、中间单钉、末端单钉均包括钉帽4、钉杆5、钉尖6三部分,钉杆5与钉帽4垂直成T型结构,,钉帽4顶部为击打面,其中钉杆5的形状可以为柱体、长方形或者楔形,中间单钉包含多个结构相同的单钉。

初始单钉1的钉帽紧邻中间单钉的一侧上设有卯眼7,中间单钉2的钉帽上与初始单钉1相邻的一侧设有与卯眼7相匹配的榫头8,且中间单钉2的钉帽与末端单钉3相邻的一侧上设有卯眼7,末端单钉3的钉帽紧邻中间单钉2的一侧上设有与卯眼相匹配的榫头8,通过卯眼和榫头的配合使用,将单钉整合为有规律的排钉,并配合气动射钉枪使用,可以实现钉入钉子的半自动连续作业,设置在钉帽上的卯眼和榫头相互配合,改善传统的粘结剂的整合,极大的增强了各单钉之间的结合力,使其不易散裂,具有极高的结合强度,其中钉帽的下方设置有多个三角形倒刺11,可以提高排钉与被连接件之间的结合强度,钉帽的前后两个侧边上设有倒角,在减轻钉排的重量的同时不降低钉排的强度。

初始单钉1的钉杆、中间单钉2的钉杆、末端单钉3的钉杆的相同位置上开设有定位槽9,定位槽内固定有钢带10,钢带的长度与排钉的宽度一致,通过设置在定位槽中钢带进行加固,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稳固性,其中,定位槽的槽深为钉杆直径的五分之一,并不影响钉杆的自身的强度。

进一步的考虑到,单钉之间的结合强度,可以将卯眼设计为楔形卯眼,榫头设计为楔形榫头。

初始单钉1、中间单钉2、末端单钉3均为45#钢,使得钉排具有较高强度,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折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