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主副油箱转换阀及其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2428发布日期:2019-04-16 22:46阅读:10876来源:国知局
手动主副油箱转换阀及其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副油箱转换阀及其车辆,尤其涉及一种手动主副油箱转换阀及其车辆。



背景技术:

主副油箱转换阀用于汽车油路的控制,当车辆在低温情况下无法用0号柴油起动时,需要通过主副油箱转换阀将油路切换至耐低温油箱,以确保汽车正常启动、行驶及续航。

专利号为ZL201621272557.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定位及锁定一体化功能的主副油箱转换阀,它由阀体、阀芯、前堵盖、后堵盖、手柄杆、弹簧、钢球、螺堵、O型圈a、螺钉、O型圈b和轴用弹性挡圈构成,该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定位及锁定功能的主副油箱转换阀,结构新颖;该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重型卡车主副油箱的供油切换,该实用新型通过在阀芯上设计90°的弧形轨道,实现转换阀在 0°和90°两工作位的定位,采用钢球锁位的结构,使得转换阀在换向完成后锁定位置,稳定可靠;另外该实用新型通过在阀体两端加设堵盖,使得外界的灰尘、泥、水进入不到阀体内部,有效杜绝转换阀因外界粉尘、水分进入而发生卡滞、失效的现象,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该实用新型在原有基础上简化了转换阀的手柄杆限位处结构,保证了转换阀整体外形的美观性。但该实用新型主副油箱转换是通过转动阀芯完成,由于阀芯外径与阀体内径之间为间隙配合,因此密封效果不好且易发生漏油现象,严重影响车辆在低温情况下的正常启动、行驶及续航。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带定位及锁定一体化功能的主副油箱转换阀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手动主副油箱转换阀,包括上壳体和下阀体,所述上壳体与下阀体之间通过密封垫形成密封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内装有手动转换组件,所述下阀体内并排装有两个阀芯,所述两个阀芯上分别装有两套密封杆组件,所述密封杆组件中部套装有橡胶密封件。

优选的是,所述手动转换组件包括手柄和凸轮组件,所述上壳体一侧开有手柄安装孔,所述手柄包括柄部和杆部,所述杆部通过所述手柄安装孔与所述上壳体形成活动连接,所述柄部与杆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杆部在位于所述上壳体内的部分装有两套凸轮组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手动转换组件包括档位座、档位钢球和档位弹簧,在所述两套凸轮组件之间的所述杆部上开有档位钢球定位孔,在所述档位钢球定位孔正下方的所述下阀体顶部装有档位座,所述档位座开有座孔,所述座孔内装有所述档位弹簧,所述档位弹簧上方装有档位钢球。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密封杆组件顶部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装有钢球,所述钢球上方与所述凸轮组件中的凸轮相对应,在位于所述密封杆组件底部的所述下阀体上装有堵头,所述堵头中心开有盲孔,所述密封杆组件底部与所述盲孔活动连接,所述密封杆组件下部套装有弹簧挡片,在所述弹簧挡片与所述堵头顶端面之间装有回位弹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芯与所述下阀体之间通过O型圈形成密封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阀体设置有主副油箱供油及回油管道,所述主副油箱供油及回油管道包括主油箱供油管口、主油箱回油管口、副油箱供油管口和副油箱回油管口,所述主油箱供油管口和主油箱回油管口并排布置在所述下阀体一侧下部,所述副油箱供油管口和副油箱回油管口并排布置在所述下阀体同侧上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下阀体另一侧中部并排布置有发动机供油管口和发动机回油管口。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主油箱供油管口、主油箱回油管口、副油箱供油管口、副油箱回油管口、发动机供油管口和发动机回油管口在所述下阀体内部相连通。

一种车辆,其装有主副油箱转换,所述主副油箱转换阀为上述任一方案的手动主副油箱转换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在密封杆组件中部的橡胶密封件彻底消除现有技术中阀体内孔与阀芯外径之间的配合密封效果不佳,易造成漏油的技术问题,确保主副油箱转换稳定可靠,确保车辆在低温情况下的正常启动、行驶及续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动主副油箱转换阀一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动主副油箱转换阀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动主副油箱转换阀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侧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手动主副油箱转换阀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侧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壳体;2凸轮组件;3钢球;4密封杆组件;5阀芯;6下阀体;7手柄;8档位钢球;9档位弹簧;10密封垫;11O型圈;12回位弹簧;13堵头;A1主油箱供油管口;A2主油箱回油管口;B1副油箱供油管口;B2副油箱回油管口;P1发动机供油管口;P2发动机回油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详细描述所述手动主副油箱转换阀的技术方案:

手动主副油箱转换阀,包括上壳体1和下阀体6,上壳体1与下阀体6之间通过密封垫10形成密封固定连接,上壳体1内装有手动转换组件,下阀体6内并排装有两个阀芯5,两个阀芯5上分别装有两套密封杆组件4,密封杆组件4中部套装有橡胶密封件。阀芯5与下阀体6之间通过O型圈11形成密封连接。

所述手动转换组件包括手柄7和凸轮组件2,上壳体1一侧开有手柄安装孔,手柄7包括柄部和杆部,所述杆部通过所述手柄安装孔与上壳体1形成活动连接,所述柄部与杆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杆部在位于上壳体1内的部分装有两套凸轮组件2。

所述手动转换组件包括档位座、档位钢球8和档位弹簧9,在两套凸轮组件2之间的所述杆部上开有档位钢球定位孔,在所述档位钢球定位孔正下方的下阀体6顶部装有档位座,所述档位座开有座孔,所述座孔内装有档位弹簧9,档位弹簧9上方装有档位钢球8。

密封杆组件4顶部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装有钢球3,钢球3上方与凸轮组件2中的凸轮相对应,在位于密封杆组件4底部的下阀体 6上装有堵头13,堵头13中心开有盲孔,密封杆组件4底部与所述盲孔活动连接,密封杆组件4下部套装有弹簧挡片,在所述弹簧挡片与堵头13顶端面之间装有回位弹簧12。

下阀体6设置有主副油箱供油及回油管道,所述主副油箱供油及回油管道包括主油箱供油管口A1、主油箱回油管口A2、副油箱供油管口B1和副油箱回油管口B2,主油箱供油管口A1和主油箱回油管口A2并排布置在下阀体6一侧下部,副油箱供油管口B1和副油箱回油管口B2并排布置在下阀体6同侧上部。在下阀体6另一侧中部并排布置有发动机供油管口P1和发动机回油管口P2。主油箱供油管口 A1、主油箱回油管口A2、副油箱供油管口B1、副油箱回油管口B2、发动机供油管口P1和发动机回油管口P2在下阀体6内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旋转手柄7带动凸轮组件2中的凸轮旋转下压密封杆组件4,使密封杆组件4分别运动到上极限位置和下极限位置,实现主副油箱油路之间的转换。

由主油箱接口转换到副油箱接口的工作过程:通过逆时针旋转手柄7并带动凸轮组件2旋转下压钢球3,钢球3再下压密封杆组件4,当手柄7旋转180度时,档位弹簧9将档位钢球8顶到凸轮组件2上的所述档位钢球定位孔内定位,此时密封杆组件4将下阀体6的下接口堵住,上阀口打开,发动机供油管口P1与副油箱供油管口B1连通,发动机回油管口P2与副油箱回油管口B2连通,副油箱油路开始供油。

由副油箱接口转换到主油箱接口的工作过程:通过顺时针旋转手柄7并带动凸轮组件2旋转,当凸轮组件2旋转180度时,回位弹簧 12在将密封杆组件4往上顶起的同时,档位弹簧9将档位钢球8顶至凸轮组件2上的所述档位钢球定位孔内定位,此时密封杆组件4将下阀体6的上接口堵住,下阀口打开,发动机供油管口P1与主油箱供油管口A1连通,发动机回油管口P2与主油箱回油管口A2连通,主油箱油路开始供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密封杆组件4中部的橡胶密封件彻底消除现有技术中阀体内孔与阀芯外径之间的配合密封效果不佳,易造成漏油的技术问题,确保主副油箱转换稳定可靠,确保车辆在低温情况下的正常启动、行驶及续航。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装有主副油箱转换阀,所述主副油箱转换阀为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方案的手动主副油箱转换阀。

所述实施例仅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其中所涉及的各个组成部件以及连接关系并不限于所描述的以上这一种实施方案,所述优选方案中的各个组成部件的设置以及连接关系可以进行任意的排列组合并形成完整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