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0932发布日期:2019-06-21 23:22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龙头。



背景技术:

在高栋建筑内,特别是在较老旧的高栋建筑,由于其供水基础设施差或供水水压不稳定,瞬间的高压水容易对水龙头的内芯容易造成损坏。严重时,可能导致水龙头无法关紧,从而导致漏水的现象。

而且对于体积较小的产品,由于产品自身的内部容积小,在安装阀芯后,其内部水的缓冲储存空间就显得小,而且大部分水龙头的出水口位置低于或正对阀芯的出水口。上述的设计,容易使消费者在打开水龙头的瞬间,水龙头出水量过大且流速快,从而造成消费者在获取其所需的水流量时,需要来回旋动把手,以慢慢调节出自己所需的水流量。相应地,在水量调节上,水量的线性变化较差,使消费者在调节水量时,不易精准地操控水量,调节手感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龙头,在在保证功能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下,使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而且出水平稳和寿命更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龙头,包括把手、水龙头主体和控制阀芯,所述水龙头主体内设有隔水层、缓冲通道、出水通道和用于安装所述控制阀芯的阀芯安装通道;

所述阀芯安装通道通过安装所述控制阀芯,以阻断与所述出缓冲通道之间的连通;所述缓冲通道与所述出水通道相连通;

其中,所述控制阀芯包括把手连接轴、阀芯主体和进水管,所述阀芯主体开设有与所述缓冲通道连通的阀芯出水口,可通过旋转所述把手连接轴,控制所述进水管与所述阀芯出水口之间的连通;所述控制阀芯的轴线偏离所述缓冲通道的轴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出水通道的进水口的位置低于所述阀芯出水口的位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水从所述阀芯出水口流至所述出水通道的出水口的过程中,水的流动路径为Z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水管包括热水进水管和冷水进水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隔水层的上端设有热水孔和冷水孔,所述热水进水管与所述热水孔连通,所述冷水孔进水管与所述冷水孔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隔水层的下端设有热水通道和冷水通道,所述热水通道与所述热水孔相连通,所述冷水通道与所述冷水孔相连通;

所述热水孔的轴线与所述热水通道的轴线不重合,所述冷水孔的轴线与所述冷水通道的轴线不重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隔水层设有定位孔,所述控制阀芯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的定位柱。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阀芯安装通道设有用于压紧所述控制阀芯的阀芯压紧螺母;

所述阀芯压紧螺母与所述控制阀芯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所述阀芯压紧螺母内侧设有用于旋拧所述阀芯压紧螺母的旋拧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出水通道的出水口处设有起泡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阀芯安装通道的上端设有球面装饰盖,所述把手内开设有与所述球面内装饰盖相适配的空腔。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龙头,包括把手、水龙头主体和控制阀芯,所述水龙头主体内设有隔水层、缓冲通道、出水通道和用于安装所述控制阀芯的阀芯安装通道;所述阀芯安装通道通过安装所述控制阀芯,以阻断与所述缓冲通道的连通;所述缓冲通道与所述出水通道相连通;

其中,所述控制阀芯包括把手连接轴、阀芯主体和进水管,所述阀芯主体开设有与所述缓冲通道连通的阀芯出水口,可通过旋转所述把手连接轴,控制所述进水管与所述阀芯出水口之间的连通;所述控制阀芯的轴线偏离所述缓冲通道的轴线。

上述结构的设计,使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更为紧凑,而且控制阀芯相对所述缓冲通道的偏心设置的设计,可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与现有的水龙头主体等同规格大小的情况下,采用更小的阀芯,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在较小体积的情况下,拥有更大的水流缓存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通道的进水口的位置低于所述阀芯出水口的位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在每次使用后,都会有部分水储存于缓冲通道中,以缓冲控制阀芯刚打开的高压水流,从而使消费者在使用时,有着更好的水量调节感受;另一方面,还可缓解控制阀芯受高压水的冲击,进而延长控制阀芯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的背面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2和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3、水龙头主体1和控制阀芯2,所述水龙头主体1内设有隔水层4、缓冲通道11、出水通道12和用于安装所述控制阀芯2的阀芯安装通道14;所述缓冲通道11与所述出水通道12相连通;

所述阀芯安装通道14安装所述控制阀芯2后,可阻断所述阀芯安装通道14与所述出缓冲通道11的连通,防止水从所述阀芯安装通道14中流出;

所述控制阀芯2包括把手连接轴21、阀芯主体25和进水管22,所述阀芯主体25开设有与所述缓冲通道11连通的阀芯出水口23,可通过旋转所述把手连接轴21,控制所述进水管22与所述阀芯出水口23之间的连通;所述控制阀芯2的轴线偏离所述缓冲通道的轴线。

具体地,所述控制阀芯2的位置偏向所述水龙头主体1的背面。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阀芯2相对所述缓冲通道11的偏心设置,可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与现有的水龙头主体等同规格大小的情况下,采用更小的阀芯,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在较小体积的情况下,让水从所述阀芯出水口23流至所述出水通道12的过程中,拥有更大的缓冲空间。

所述进水管22包括热水进水管221和冷水进水管222。所述隔水层的上端设有热水孔41和冷水孔42,所述热水进水管221与所述热水孔41连通,所述冷水孔进水管222与所述冷水孔42连通。所述隔水层的下端设有热水通道43和冷水通道44,所述热水通道43与所述热水孔41相连通,所述冷水通道44与所述冷水孔42相连通;

为了防止所述控制阀芯2打开时,水源直接冲击进水管22,以影响所述控制阀芯2的寿命,所述热水孔41的轴线与所述热水通道43的轴线不重合,所述冷水孔42的轴线与所述冷水通道44的轴线不重合。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本实用新型在打开的瞬间,出水速度过快造成涌喷现象,所述缓冲通道11的进水口(在图中未标出)的位置低于所述阀芯出水口23的位置。水从所述阀芯出水口23经过所述缓冲通道11流至所述缓冲通道11的出水口的过程中,水的流动路径为Z形。

上述的设计,可使所述缓冲通道11使得本实用新型在每次使用后,都会有部分水储存于缓冲通道11中,以缓冲控制阀芯刚打开的高压水流。而且所述缓冲通道11中水的液面会高于所述阀芯出水口23,以保证水从所述阀芯出水口23流出时得到缓冲。

为了使所述控制阀芯在安装时,快捷地装入其正确的安装方向及位置,所述隔水层4设有定位孔在(在图中未标出),所述控制阀芯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的定位柱24。

而且所述阀芯安装通道14设有用于压紧所述控制阀芯的阀芯压紧螺母6,所述阀芯压紧螺母6内侧设有用于旋拧所述阀芯压紧螺母的旋拧条。

所述阀芯压紧螺母6通过压紧固定所述控制阀芯后,在水压不稳定或发生水锤现象的情况下,可防止所述控制阀芯因控制阀芯震动过大,而造成损坏,进而延长控制阀芯的寿命。

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控制阀芯的密封性和缓冲所述控制阀芯的震动,所述阀芯压紧螺母6与所述控制阀芯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为了本实用新型获得更好地出水效果,所述缓冲通道11的出水口处设有起泡器13。

所述阀芯安装通道14的上端设有球面装饰盖5,所述把手3内开设有与所述球面内装饰盖5相适配的空腔31。所述球面装饰盖5的上端部分会置于所述把手3的空腔31内,从而防止水溅入所述阀芯安装通道14中和避免所述阀芯安装通道14内产生积水。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