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式仪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7339发布日期:2019-01-13 16:3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电加热式仪表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表箱,特别涉及一种电加热式仪表箱。



背景技术:

仪表箱,是用于放置仪器和仪表的一种箱体,主要起到保护箱体内部元件的作用。然而在冬季,有些地区的环境温度过低(例如东北、俄罗斯等地区),超过了仪器和仪表所能承受的最低温度极限,导致了仪器和仪表工作不正常或无法运行的现象。

目前,公开号为CN20760223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仪表保温箱,它包括箱体和箱门,在箱体下方设有保温加热箱,在保温加热箱一侧设有保温管道,所述保温管道与保温加热箱连接相通形成封闭的保温腔室,在保温加热箱内设有加热管路,所述加热管路由若干并排设置且首尾相接的分支管路组成,所述分支管路与箱体底部平行设置,在保温管道内设有热水供管和热水出管,所述热水供管与热水出管分别与加热水管的两端相连通。

这种仪表保温箱虽然能通过流经加热管路内的热水来提升仪表保温箱内的温度,但是在安装时,需要有热水水源供热,当在无热水源地带时,则无法使用本实用新型,极大程度地限制了仪表保温箱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加热式保温箱,其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加热式仪表箱,包括箱体和箱门,所述箱门朝向箱体的一面铺设有反射隔热膜,所述箱体包括外箱体和嵌在外箱体内的内箱体,所述外箱体和内箱体之间设有泡沫聚氨酯层,所述箱门铰接于外箱体,所述箱门与箱体接触的部位设有密封橡胶条,所述箱体内可拆卸连接有电加热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箱体和内箱体之间的泡沫聚氨酯层层起到了对箱体保温的作用,同时在箱体内设置的电加热器实现了对箱体内的加热,电加热器发散的热量存储在箱体内,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利用电加热器对箱体供热,而电加热器是通过电源控制的,在使用仪表箱的地区势必会有电源,因此本实用新型适合于大部分场所,适用范围较广。

进一步设置:所述电加热器包括散热块、发热芯和接线盒,所述散热块沿着其长度方向开有安装孔,所述发热芯插设在安装孔内,所述散热块长边方向的两侧设有若干散热翅片,所述接线盒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发热芯远离散热片的端部穿过连接头并伸入接线盒内,所述接线盒的侧面开有进线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热芯与电源相连接,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块和散热翅片发散出来,热量在箱体内蔓延,从而实现了对箱体的加热。

进一步设置:所述散热块和散热翅片的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将发热芯的热量更高效地发散出来。

进一步设置:所述进线口内螺接有防爆填料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仪表箱在使用时,可能会处于粉尘较多的环境中,设置的防爆填料函能够有效防止发热芯与外部电源的接头处产生火花,导致粉尘爆炸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设置:所述接线盒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螺接于底座,所述连接头和进线口设置在底座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线盒采用可拆卸的结构,一方面能够便于将发热芯固定在接线盒内,从而实现对接线盒内线路的整理,避免线路缠绕,产生短路现象,另一方面便于对电加热器的故障进行检修,便于装卸。

进一步设置:所述接线盒和散热块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沿着其长度方向开有滑移通孔,所述滑移通孔的两端分别插设有顶撑杆,所述滑移通孔内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位于两根顶撑杆之间,所述滑移通孔沿着固定块的宽边方向开设有两个,所述顶撑杆远离固定块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抵压板,所述抵压板的板面垂直于顶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加热器能够根据箱体内仪器和仪表的分布情况而确定其自身的位置,在安装电加热器时,双手握住顶撑杆,将顶撑杆推入滑移通孔内,压缩弹簧被收缩,在电加热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将双手松开,压缩弹簧的回复力使得顶撑杆撑紧在箱体内。

进一步设置:所述顶撑杆伸入滑移通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片,所述滑移通孔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挡片,所述挡片开有与顶撑杆的外径相同的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片与挡片互相配合,避免产生顶撑杆从滑移通孔内脱落出来的现象。

进一步设置:所述顶撑杆远离固定块的端部固定连接有U型把手,所述U型把手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两根顶撑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型把手的设置便于移动顶撑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的泡沫聚氨酯层对箱体起到了保温作用,同时设置的电加热器对箱体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仪表箱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利用电加热器对箱体供热,而电加热器是通过电源控制的,在使用仪表箱的地区势必会有电源,因此本实用新型适合于大部分场所,适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仪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用于体现箱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用于体现电加热器的爆炸示图;

图5是用于体现固定块与顶撑杆之间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图中,1、箱体;11、外箱体;12、内箱体;2、箱门;21、反射隔热膜;22、密封橡胶条;3、泡沫聚氨酯层;4、电加热器;41、散热块;411、安装孔;412、散热翅片;42、发热芯;43、接线盒;431、上盖;432、底座;5、连接头;6、进线口;7、防爆填料函;8、固定块;81、滑移通孔;9、顶撑杆;91、压片;92、抵压板;93、挡片;94、U型把手;10、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电加热式仪表箱,参照图1,包括箱体1(参照图2)和箱门2,箱体1包括外箱体11和内箱体12(参照图2),内箱体12嵌在外箱体11内,在外箱体11和内箱体12之间设有泡沫聚氨酯层3(参照图2)。

参照图1,箱门2通过铰接方式连接于外箱体11,为了增大箱体1的的密封性能,在箱门2朝向箱体1的一面铺设有反射隔热膜21(参照图3),在箱门2与箱体1相接触的边沿部位设有密封橡胶条22(参照图3),密封橡胶条22采用耐高温的橡胶材料制成。

参照图2,泡沫聚氨酯层3对箱体1起到保温作用,一方面能够抵挡外界的低温,另一方能够减少箱体1内热量的散失。

参照图2,当外界气温较低时,仅仅通过泡沫聚氨酯层3无法抵抗外界的低温,因此在箱体1内设置有电加热器4(参照图4)。电加热器4作为热源,为箱体1补偿热量,从而提高箱体1内的温度,保护箱体1内的仪器和仪表。

参照图4,电加热器4包括散热块41、发热芯42和接线盒43,散热块41沿着其长度方向开有安装孔411,发热芯42位于安装孔411内。

参照图4,接线盒43包括上盖431和底座432,底座432和上盖431的中间均呈空腔状,上盖431通过螺接方式连接在底座432上方。采用螺接的方式使得接线盒43的拆卸更加方便,便于安装发热芯42和整理接线盒43内的线路。

参照图4,在底座432的侧壁上设有连接头5,连接头5与接线盒43的内腔相通,在底座432的侧壁上还开有进线口6。

参照图4,发热芯42在穿入安装孔411内后,其远离散热块41的端部穿过连接头5并伸入接线盒43内,发热芯42的导线经过进线口6被引出接线盒43,实现与电源的连接。

参照图4,有些仪表箱使用的环境具有较多的粉尘,为了防止发热芯42的导线与电源的连接处产生火花,导致粉尘爆炸等现象,在进线口6内螺接有防爆填料函7。

参照图4,为了提高散热块41的散热效率,在散热块41长边方向的两侧壁设有若干散热翅片412。通过散热翅片412的设置,发热芯42传导给散热块41的热量经过散热翅片412发散在箱体1(参照图2)内,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效率更高。

参照图4,散热块41和散热翅片412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铝合金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够将发热芯42的热量更加高效地传导出来。

由于箱体1内通常需要安装各种仪器和仪表,因此为了避免电加热器4的位置影响到仪器和仪表的安装,电加热器4采用灵活安装的结构。

参照图2,在电加热器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固定块8沿着其长度方向开有滑移通孔81(参照图4),滑移通孔81沿着固定块8的宽度方向并排开有两个,在滑移通孔81的两端分别插设有顶撑杆9。

参照图5,顶撑杆9伸入滑移通孔8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片91,压片91的外径与滑移通孔81的内径相同。顶撑杆9远离固定块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压板92,在滑移通孔81内且位于两根顶撑杆9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0,压缩弹簧10的两端分别抵触于两根顶撑杆9的压片91上。

参照图5,为了防止顶撑杆9由滑移通孔81内脱离出来,在滑移通孔81的端部设有挡片93,挡片93焊接在固定块8的侧壁上,挡片93上开有内径与顶撑杆9外径相同穿孔。

参照图5,为了便于拉动顶撑杆9,在顶撑杆9远离固定块8的端部设置有U型把手94,U型把手94的两端焊接在同一侧的两个顶撑杆9上。

参照图2,在箱体1内安装电加热器4(参照图4)时,选择不会影响仪器和仪表安装的位置,握住U型把手94,将顶撑杆9向固定块8内收缩,当电加热器4移动到合适位置后,松开U型把手94,顶撑杆9由于压缩弹簧10(参照图5)的回复力,顶撑在箱体1的内壁上,从而实现电加热器4在箱体1内的安装。

具体安装过程:在箱体1内固定好需要安装的仪器和仪表后,选择箱体1内器件较少的部位,握住U型把手94,将顶撑杆9推入滑移通孔81内,使得压缩弹簧10具有回复力。接着在电加热器4移动到合适位置后,松开U型把手94,压缩弹簧10的回复力开始释放,回复力将顶撑杆9顶撑在箱体1内,从而实现了电加热器4在箱体1内的安装。安装好后的电加热器4通过与电源连接,开始对箱体1进行供热。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