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装式球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3232发布日期:2019-04-20 04:2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上装式球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阀,特别是涉及一种上装式球阀。



背景技术:

球阀被广泛的应用在石油炼制、长输管线、化工、造纸、制药、水利、电力、市政、钢铁等行业,它具有旋转90度的动作,旋塞体为球体,有圆形通孔或通道通过其轴线,但球阀长期受物料冲刷,产生摩擦,容易造成严重的冲击磨损,不能满足正常生产,且更换损坏球阀费事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装式球阀,其能够在阀门管线上出现故障需要修理时,不必从管线上拆卸阀门,只须拆掉掉螺柱、螺母、内六角螺钉,将阀盖和阀杆组合件一起从阀体中取下来,然后取出球体和阀座组合件进行维修更换,这种维修节省了时间,将生产中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上装式球阀,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阀体、阀座密封圈、阀座、阀球、挡圈、支撑圈、弹簧、阀杆、止推轴承、阀盖、滑动轴承、垫片、填料压套、填料压板、螺柱、螺母、内六角螺钉,阀体中装有阀球,阀座密封圈安装在阀座与阀体之间,阀座上装有挡圈,阀座密封圈下装有支撑圈,弹簧安装在阀杆上,阀盖内装有止推轴承,止推轴承位于滑动轴承的侧面,填料压套内设有填料,阀体和阀盖之间通过螺柱、螺母连接,螺母和阀盖之间通过垫片密封,填料压板通过内六角螺钉旋入阀盖上的螺纹孔来压紧填料压套,阀杆与阀球之间通过一个方榫联接。

优选地,所述弹簧为蝶形弹簧。

优选地,所述挡圈的下缘为楔形。

优选地,所述挡圈的上部设有工艺孔。

优选地,所述螺柱与螺母之间设有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装式球阀能够在阀门管线上出现故障需要修理时,不必从管线上拆卸阀门,只须拆掉掉螺柱、螺母、内六角螺钉,将阀盖和阀杆组合件一起从阀体中取下来,然后取出球体和阀座组合件进行维修更换,这种维修节省了时间,将生产中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上装式球阀包括阀体1、阀座密封圈2、阀座3、阀球4、挡圈5、支撑圈6、弹簧7、阀杆8、止推轴承9、阀盖10、滑动轴承11、垫片12、填料压套14、填料压板15、螺柱16、螺母17、内六角螺钉18,阀体1中装有阀球4,阀座密封圈2安装在阀座3与阀体1之间,阀座3上装有挡圈5,阀座密封圈2下装有支撑圈6,弹簧7安装在阀杆8上,阀盖10内装有止推轴承9,止推轴承9位于滑动轴承11的侧面,填料压套14内设有填料13,阀体1和阀盖10之间通过螺柱16、螺母17连接,螺母和阀盖之间通过垫片12密封,填料压板15通过内六角螺钉18旋入阀盖10上的螺纹孔来压紧填料压套14,阀杆8与阀球4之间通过一个方榫联接。

所述弹簧为蝶形弹簧,这样在高温工况下通过蝶形弹簧自身变形来调节阀球与阀座之间的热膨胀变形,保证阀球与阀座不会出现卡死现象。

所述挡圈的下缘形状为楔形,这样在阀门在线检修时拆卸方便,保证阀球与阀座不会出现卡死现象。

所述挡圈的上部设有工艺孔,这样在阀球与阀座之间的预紧比压可以通过挡圈来调节。

螺柱与螺母之间设有垫片,这样防止松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阀体中装有阀球,阀体和阀盖通过螺柱、螺母连接,螺母和阀盖中间靠垫片密封,使阀体和阀盖之间的密封性更强,阀盖内装有止推轴承、滑动轴承、填料、填料压套,填料压板通过内六角螺钉旋入阀盖上的螺纹孔来压紧填料压套,填料压套下面是填料,这样进一步加强了球阀的密封性。阀杆与阀球通过一个方榫联接,阀杆上面装有一个弹簧,保证阀球与阀座不会出现卡死现象。阀球下面有一个阀座密封圈,阀座密封圈安装在阀座与阀体之间,阀座密封圈下面有一个支撑圈,这样在高温工况下能够有效的减缓阀球因热膨胀变形而对阀座造成的挤压,能够更好的延长工件的使用寿命。滑动轴承用来辅助阀杆旋转,可以大大减小阀杆旋转带动的阀球和阀座之间的表面磨损,阀体和阀盖通过螺柱、螺母连接,旋出螺柱、螺母拆下阀盖后,便能拆卸阀体内部的止推轴承、滑动轴承和填料,即可进行在线检修,只须拆掉螺柱、螺母、内六角螺钉,将阀盖和阀杆组合件一起从阀体中取下来,然后取出球体和阀座组合件进行维修更换,这种维修节省了时间,将生产中的损失降到最低点。阀门为单向流通,当逆时针旋转阀杆,阀杆带动阀球一起旋转九十度时,球阀关闭,在线检修拆卸方便,密封可靠,使用寿命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装式球阀能够在阀门管线上出现故障需要修理时,不必从管线上拆卸阀门,只须拆掉螺柱、螺母、内六角螺钉,将阀盖和阀杆组合件一起从阀体中取下来,然后取出球体和阀座组合件进行维修更换,这种维修节省了时间,将生产中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