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式的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2339发布日期:2019-04-30 18:2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式的齿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式的齿轮。



背景技术:

机器发热一直是机器使用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散热方案也多种多样,例如:简单的散热孔设计;外附导热铜片,导热硅胶;内附散热小风扇,抽风机等等。

这些传统的散热结构中,其中散热孔,导热硅胶,导热铜片属于被动散热,适用于狭小空间但散热效率低下,而且导热铜片的安装还很麻烦。内附散热小风扇,抽风机则属于主动散热,散热效率高但增加功耗和成本,而且需要足够的空间来用于安置这些机械,不适用于狭小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散热式的齿轮,该散热式的齿轮的散热效果好,可适用于狭小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散热式的齿轮,包括齿牙和用于支撑齿牙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外支撑板、内支撑板以及设于外支撑板和内支撑板之间的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均匀分布于所述内支撑板和外支撑板之间的环形空隙的叶片,每个所述叶片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外支撑板的内侧壁和所述内支撑板的外侧壁,所有叶片均朝同一个方向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相同。

其中,相邻两片所述叶片之间的间隙不大于单片叶片的宽度。

其中,所有叶片在齿轮的端面上的正投影的总面积不大于环形板的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其中,所述叶片的高度不高于所述支撑板的高度。

其中,所述叶片为扇形的叶片,所述扇形的叶片包括狭窄端和宽阔端,所述狭窄端固定于所述内支撑板的外侧壁,所述宽阔端固定于所述外支撑板的内侧壁。

其中,所述扇形的叶片为具有凹面的叶片。

其中,所述齿轮为一体成型的齿轮。

其中,外支撑板设为环形,所述内支撑板设为圆形。

其中,所述内支撑板为腹板式结构的内支撑板。

其中,所述齿轮内孔上设置有键槽,以所述齿轮内孔为中心,有若干通孔或盲孔均匀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散热式的齿轮,包括齿牙和用于支撑齿牙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外支撑板、内支撑板以及设于外支撑板和内支撑板之间的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结构包括均匀分布于所述内支撑板和外支撑板之间的环形空隙的叶片,每个所述叶片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外支撑板的内侧壁和所述内支撑板的外侧壁,所有叶片均朝同一个方向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相同,本实用新型将散热结构放置在齿轮结构中,将齿轮支撑面替换为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具体为叶片结构,当齿轮转动时,散热结构的倾斜叶片向下不停的旋转使得空气不断流动产生负压,形成风道带动空气流通,来达到散热的目的,散热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不占空间,可降低设计难低,不需要另加散热模块,可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散热式的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包括有:齿牙1、外支撑板2、内支撑板3、叶片4、狭窄端41、宽阔端42。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的一种散热式的齿轮,如图1所示,包括齿牙1和用于支撑齿牙1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环形的外支撑板2、圆形的内支撑板3以及设于外支撑板2和内支撑板3之间的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均匀分布于所述内支撑板3和外支撑板2之间的环形空隙的叶片4,每个所述叶片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外支撑板2的内侧壁和所述内支撑板3的外侧壁,所有叶片4均朝同一个方向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相同,所述齿轮为一体成型的齿轮,本实施例将散热结构放置在齿轮结构中,将齿轮支撑面替换为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具体为叶片结构,当齿轮转动时,散热结构的倾斜叶片4向下不停的旋转使得空气不断流动产生负压,形成风道带动空气流通,来达到散热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不占空间,可降低设计难低,不需要另加散热模块,可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相邻两片所述叶片4之间的间隙不大于单片叶片4的宽度,所有叶片在齿轮的端面上的正投影的总面积不大于环形板的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保障齿轮的强度和传递的扭矩。

其中,所述叶片4的高度不高于所述支撑板的高度,以确保叶片4的加入不影响齿轮工作。

其中,所述叶片4为扇形的叶片4,所述扇形的叶片4包括狭窄端41和宽阔端42,所述狭窄端41固定于所述内支撑板3的外侧壁,所述宽阔端42固定于所述外支撑板2的内侧壁,可加强出风强度。

其中,所述扇形的叶片4为具有凹面的叶片44,可进一步加强出风强度。

所述内支撑板3为腹板式结构的内支撑板,所述齿轮内孔上设置有键槽,以所述齿轮内孔为中心,有若干通孔或盲孔均匀排布,以达到在保证齿轮强度的情况下,减轻齿轮重量,节省材料的目的。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