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立式蝶阀的阀轴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7251发布日期:2019-03-22 19:1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立式蝶阀的阀轴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蝶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立式蝶阀的阀轴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的蝶阀是指关闭件(阀瓣或蝶板)为圆盘,围绕阀轴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阀,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在管道上主要起切断和节流作用。蝶阀启闭件是一个圆盘形的蝶板,在阀体内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从而达到启闭或调节的目的。

公告号为CN 207161733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于2018年3月30日公开了一种立式蝶阀的阀轴调整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蝶阀的阀轴调整装置,其包括有阀体和阀轴,阀体下端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轴端盖,轴端盖内设置有与阀轴相配合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有相抵的支撑块和调节螺栓,支撑块的上端面与所述阀轴的下端面相抵,支撑块上设置带有密封圈工的环形密封槽工,调节螺栓包括有一体式的顶置部、螺纹部和转动部。该立式蝶阀的阀轴调整装置的结构简单合理,当阀轴与蝶板下沉,密封副不能完全吻合导致密封泄漏时,可直接拆下底盖,用扳手调整调节螺栓,使阀轴与蝶阀蝶板上升至密封副完全同心吻合的位置,保证阀门的密封性,实用简单,密封性好,维修便捷,经济性好,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

但该专利的阀轴端部与支撑块之间的摩擦并没有减小或者消除,使得阀轴端部依旧会频繁磨损,进而需要频繁对调节螺栓进行调节,使阀轴与蝶阀蝶板上升至密封副完全同心吻合的位置,否则会导致蝶板关闭不严降低了蝶阀密封性的问题。同时调节螺栓整体都位于调节部内部,使得需要对调节螺栓进行调节时不易进行,增加了调节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立式蝶阀的阀轴调整装置,主要解决了现有的蝶阀在长期使用后阀轴与蝶板发生下沉导致蝶板关闭不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立式蝶阀的阀轴调整装置,包括有阀体以及位于阀体内的蝶板,阀体上穿设有与蝶板固定连接的阀轴,阀体下端固定连接有与阀轴相适配的轴端盖,轴端盖的中心处设置有调整安装位,调整安装位上设置有与阀轴相适配的阀轴调整装置,所述阀轴调整装置包括有相适配的轴承结构、支撑块和调节螺栓,轴承结构包括有圆环状的保持架以及位于保持架上下两侧的上座和下座,保持架上设置有沿其圆周方向上均有分布的钢珠,上座的上端与阀轴端部相抵,下座与支撑块上端相互连接,支撑块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调节孔,且其内壁上设置有调节内螺纹,调节螺栓包括有一体式的螺杆部、限位部和转动部,螺杆部的上部设置有与调节内螺纹相适配的调节外螺纹,转动部为六角头结构设置,调节安装位包括有相连通的支撑槽、螺杆槽和限位槽,支撑槽、螺杆槽和限位槽分别与支撑块、螺杆部和限位部相配合,转动部伸出至限位槽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的上端设置与所述下座相适配的轴承槽,且轴承槽与下座通过过盈配合方式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槽内壁相适配的导向凸起,导向凸起与支撑块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支撑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导向凸起相适配的导向槽。

进一步的,所述轴端盖下侧还设有套置于所述转动部上的锁紧帽,轴端盖下端设置带有锁紧外螺纹的锁紧凹槽,锁紧帽上设置有锁紧外螺纹相适配的锁紧内螺纹,锁紧帽以及转动部外侧还套置有与轴端盖相连接的底盖。

进一步的,所述轴端盖上下两端通过分别设置固定螺钉I和固定螺钉II与所述的阀体和底盖相互固定连接,且轴端盖和底盖上均设置有相连的环形凸起和环形密封槽I,环形密封槽I内嵌设有密封圈I。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槽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密封槽II,环形密封槽内嵌设有与所述螺杆部的下部相适配的密封圈II。

进一步的,所述阀轴下部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上套置有与所述阀体内壁相适配的环形垫片,阀体内壁上设置有与环形垫片相适配的环形台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该新型立式蝶阀的阀轴调整装置的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设置轴承结构,轴承结构包括有圆环状的保持架以及位于保持架上下两侧的上座和下座,保持架上设置有沿其圆周方向上均有分布的钢珠,上座的上端与阀轴端部相抵,下座与支撑块上端相互连接,有效减小阀轴端部的摩擦从而减小其磨损程度,更进一步的减少调节螺栓调节的频率,便于蝶阀维护,同时通过调节螺栓包括有一体式的螺杆部、限位部和转动部,转动部伸出至限位槽外侧的方式,便于维护人员对调节螺栓进行转动,进而使阀轴与蝶阀蝶板上升至密封副完全同心吻合的位置,保证阀门的密封性,实用简单,密封性好,维修便捷,经济性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轴端盖的俯视图。

图中1、阀体;11、环形台阶;2、阀轴;21、环形垫片;3、轴端盖;31、支撑槽;32、限位槽;33、导向槽;34、锁紧凹槽;35、固定螺钉I;36、固定螺钉II;37、环形凸起;38、密封圈I;39、密封圈II;4、轴承结构;41、保持架;42、上座;43、下座;44、钢珠;5、支撑块;51、支撑调节孔;52、轴承槽;53、导向凸起;6、调节螺栓;61、螺杆部;62、限位部;63、转动部;7、锁紧帽;8、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到2所示,一种新型立式蝶阀的阀轴调整装置,包括有阀体1以及位于阀体1内的蝶板,阀体1上穿设有与蝶板固定连接的阀轴2,阀体1下端固定连接有与阀轴2相适配的轴端盖3,轴端盖3的中心处设置有调整安装位,调整安装位上设置有与阀轴2相适配的阀轴调整装置,所述阀轴调整装置包括有相适配的轴承结构4、支撑块5和调节螺栓6,轴承结构4包括有圆环状的保持架41以及位于保持架41上下两侧的上座42和下座43,保持架41上设置有沿其圆周方向上均有分布的钢珠44,钢珠44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固定于保持架41上,上座42的上端与阀轴2端部相抵,下座43与支撑块5上端相互连接,通过将滑动摩擦改为转变为滚动摩擦,从而有效减少阀轴2端部的磨损,进而减少对阀轴调整装置进行调节的次数,便于维护,支撑块5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调节孔51,且其内壁上设置有调节内螺纹,调节螺栓6包括有一体式的螺杆部61、限位部62和转动部63,螺杆部61的上部设置有与调节内螺纹相适配的调节外螺纹,转动部63为六角头结构设置,调节安装位包括有相连通的支撑槽31、螺杆槽和限位槽32,支撑槽31、螺杆槽和限位槽32分别与支撑块5、螺杆部61和限位部62相配合,转动部63伸出至限位槽32外侧,转动部63更加方便扳手等专用工具调节螺栓6进行调整。

所述支撑块5的上端设置与所述下座43相适配的轴承槽52,且轴承槽52与下座43通过过盈配合方式相互连接。

所述支撑块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槽31内壁相适配的导向凸起53,导向凸起53与支撑块5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支撑槽3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导向凸起53相适配的导向槽33,导向凸起53和导向槽33相适配保证支撑块5升降过程更加精准。

所述轴端盖3下侧还设有套置于所述转动部63上的锁紧帽7,锁紧帽7防止调节螺栓6发生滑动而影响阀轴2的位置发生变化,轴端盖3下端设置带有锁紧外螺纹的锁紧凹槽34,锁紧帽7上设置有锁紧外螺纹相适配的锁紧内螺纹,锁紧帽7以及转动部63外侧还套置有与轴端盖3相连接的底盖8,底盖8防止阀轴调整装置损坏延长蝶阀的使用寿命。

所述轴端盖3上下两端通过分别设置固定螺钉I 35和固定螺钉II 36与所述的阀体1和底盖8相互固定连接,且轴端盖3和底盖8上均设置有相连的环形凸起37和环形密封槽I,环形密封槽I内嵌设有密封圈I 38,环形凸起37和密封圈I 38保证阀体1和底盖8与轴端盖3连接处的密封性。

所述螺杆槽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密封槽II,环形密封槽内嵌设有与所述螺杆部61的下部相适配的密封圈II 39,密封圈II 39保证蝶阀整体的密封性。

所述阀轴2下部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上套置有与所述阀体1内壁相适配的环形垫片21,阀体1内壁上设置有与环形垫片21相适配的环形台阶11,环形垫片21和环形台阶11相互配合起到限位作用,保证通过阀轴调整装置调整阀轴2的位置,使阀轴2与蝶阀蝶板上升至密封副完全同心吻合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该新型立式蝶阀的阀轴调整装置的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设置轴承结构4,轴承结构4包括有圆环状的保持架41以及位于保持架41上下两侧的上座42和下座43,保持架41上设置有沿其圆周方向上均有分布的钢珠44,上座42的上端与阀轴2端部相抵,下座43与支撑块5上端相互连接,有效减小阀轴2端部的摩擦从而减小其磨损程度,更进一步的减少调节螺栓6调节的频率,便于蝶阀维护,同时通过调节螺栓6包括有一体式的螺杆部61、限位部62和转动部63,转动部63伸出至限位槽32外侧的方式,便于维护人员对调节螺栓6进行转动,进而使阀轴2与蝶阀蝶板上升至密封副完全同心吻合的位置,保证阀门的密封性,实用简单,密封性好,维修便捷,经济性好,使用寿命长。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