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阻尼缓冲输出回转式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9357发布日期:2019-06-26 01:0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阻尼缓冲输出回转式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阻尼缓冲输出回转式减速器,广泛用于各种传动机构,特别是太阳能光热发电跟踪系统。



背景技术:

回转式减速器作为太阳能跟踪系统的重要动力传动装置,对于整个跟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太阳能光热跟踪系统对于回转式减速器的精度以及刚性有着很高的要求,一般的回转式减速器由于轴承或滚道之间存在间隙,在风载的作用下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振动从而导致整个支架的晃动,影响了整个跟踪系统的正常工作并且会威胁系统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带阻尼缓冲输出回转式减速器,其采用带阻尼缓冲结构的蜗轮进行输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回转减速器在风载作用下振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阻尼缓冲输出回转式减速器,它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轴壳和与轴壳连成一体的座圈,所述轴壳内设置有蜗杆,所述座圈内设置有蜗轮,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蜗轮内侧设置有阻尼缓冲装置。

优选的,所述阻尼缓冲装置包括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固定设置于座圈中心,所述调节螺栓上自上而下依次套装有阻尼套、弹簧、挡圈和调节螺母,所述弹簧设置于阻尼套与挡圈之间,所述调节螺母与调节螺栓通过螺纹相配合,所述阻尼套与蜗轮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阻尼套的外表面为锥面,所述蜗轮内孔为锥孔,所述阻尼套的外锥面与蜗轮的内锥孔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阻尼套与座圈之间通过定位销进行定位。

优选的,所述蜗轮下侧设置有输出法兰,所述输出法兰与蜗轮之间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轴壳两端分别设置端盖和锁紧螺母将蜗杆封闭在轴壳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阻尼缓冲输出回转式减速器,它在蜗轮内腔设置与之相配的锥形阻尼缓冲机构,能够增大输出端的阻尼,有效减少在风载作用下输出端的振动,起到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阻尼缓冲输出回转式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其中:

基座1

轴壳11

座圈12

蜗杆2

蜗轮3

阻尼缓冲装置4

调节螺栓41

阻尼套42

弹簧43

挡圈44

调节螺母45

定位销5

输出法兰6

固定螺栓7

端盖8

锁紧螺母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带阻尼缓冲输出回转式减速器,它包括基座 1,所述基座1包括轴壳11和与轴壳11连成一体的座圈12,所述轴壳11内设置有蜗杆 2,所述座圈12内设置有蜗轮3,所述蜗杆2与蜗轮3相啮合,所述蜗轮3内侧设置有阻尼缓冲装置4;

所述阻尼缓冲装置4包括调节螺栓41,所述调节螺栓41固定设置于座圈12中心,所述调节螺栓41上自上而下依次套装有阻尼套42、弹簧43、挡圈44和调节螺母45,所述弹簧43设置于阻尼套42与挡圈44之间,所述调节螺母45与调节螺栓41通过螺纹相配合,所述阻尼套42与蜗轮3相配合;

所述阻尼套42的外表面为锥面,所述蜗轮3内孔为锥孔,所述阻尼套42的外锥面与蜗轮3的内锥孔相配合;

通过转动调节螺母能够调节弹簧的变形量,从而改变蜗轮与阻尼套之间的摩擦力;

所述阻尼套42与座圈12之间通过定位销5进行定位;

所述蜗轮3下侧设置有输出法兰6,所述输出法兰6与蜗轮3之间通过固定螺栓7 相连接;

所述轴壳11两端分别设置端盖8和锁紧螺母9将蜗杆2封闭在轴壳11内。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