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家具及其型材连接转换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0547发布日期:2019-04-24 00:25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家具及其型材连接转换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型材连接转换条。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型材连接转换条的铝合金家具。



背景技术:

铝合金家具是随着近代工业科技发展而产生的新型家具种类。之所有采用铝合金制作家具,是因为强度比较高,很接近优质钢材的强度,并且铝合金家具塑性好,加工十分方便。铝合金家具的出现,很受年轻人的喜爱,其造型设计上独具个性,并且具有别具一格的艺术美感,很是时尚。

铝合金家具最大的优势就是绿色环保,金属材料从原材料被开采出来到使用加工,再到淘汰,都不会对社会环境造成资源浪费,以及破坏生态环境。在现有的铝合金家具组合立柜的一些型材组装的过程中,请参考附图1,拼接板01往往直接卡进立柱02的凹槽中,此时,拼接板01位于两个立柱02的中间位置,然而,拼接板01的平面和立柱02的平面很难保持平齐,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组合立柜的整体美观性。

因此,如何避免由于拼接板的平面和立柱的平面很难保持平齐而影响家具的美观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型材连接转换条,该型材连接转换条可以解决由于拼接板的平面和立柱的平面很难保证平齐而影响家具美观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型材连接转换条的铝合金家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型材连接转换条,用于连接拼接板与立柱,包括腔体,所述腔体设有位于一侧、用以与立柱卡接的第一卡接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对侧、用以与拼接板配合连接的第二卡接部;

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还设有水平设置、用以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第一连接条。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立柱以及两个对称且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的弹片,两个所述弹片均设置有向外侧凸起、用于当所述弹片伸入型材连接立柱的槽口时抵住槽口凸沿以实现卡接的卡接爪。

优选地,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立柱、用以当拼接板伸入所述第二卡接部时抵住拼接板的端部以限制其轴向移动的第二立柱;

位于所述第二立柱下端的外侧壁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二立柱的第一限位条,位于所述第二立柱上端的外侧壁设有沿内侧方向渐缩并用以当拼接板伸入所述第二卡接部时抵住拼接板的侧壁以限制其垂直于侧壁方向移动的第二限位条。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的下端部以及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条对侧、用以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第二连接条;

所述第二连接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部以及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条具体为圆弧状波浪形纹路的连接条。

优选地,所述第一立柱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立柱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条与所述第一限位条共面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铝合金家具,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型材连接转换条。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针对铝合金组合立柜的不同要求,设计了型材连接转换条,型材连接转换条主要起到串联其他型材的作用,比如,可以在拼接板与型材连接立柱之间设置型材连接转换条,也就是说,拼接板不再直接卡进立柱的凹槽中,而是通过型材连接转换条与立柱的卡接实现拼接板与立柱的固定连接。

具体来说,型材连接转换条包括腔体、第一卡接部以及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分别设于腔体的两侧,其中,第一卡接部用以与立柱卡接,而第二卡接部用以与拼接板配合连接,且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条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条位于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之间。这样一来,可以使得与第一卡接部卡接的立柱的平面以及与第二卡接部配合连接的拼接板的平面保持平齐,从而改善型材连接立柱与拼接板连接的稳定性与美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拼接板与型材连接立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型材连接转换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型材连接转换条与拼接板和型材连接立柱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型材连接转换条,该型材连接转换条可以解决由于拼接板的平面和立柱的平面很难保证平齐而影响家具美观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型材连接转换条的铝合金家具。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所述的“上方、下方、左侧、右侧”等方位词都是基于说明书附图所定义的。

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型材连接转换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型材连接转换条与拼接板和型材连接立柱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型材连接转换条,用于连接拼接板与型材连接立柱,也就是说,在拼接板与型材连接立柱之间通过设置型材连接转换条实现二者的固定连接。

具体地说,该型材连接转换条整体结构为长条形结构,包括腔体1以及第一卡接部2与第二卡接部3,其中,腔体1为位于转换条中间位置的中空结构,第一卡接部2设于腔体1一侧,第二卡接部3位于腔体1另一侧,即第一卡接部2对侧,第一卡接部2能够与型材连接立柱卡接,而第二卡接部3能够与拼接板配合连接,二者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接或者其他形式的固定连接方式;第一卡接部2与第二卡接部3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条4固定连接,并且第一连接条4位于第一卡接部2与第二卡接部3之间。

为了实现当型材连接立柱与第一卡接部2卡接、拼接板与第二卡接部3配合连接时,拼接板的一个侧面和立柱的一个侧面保持平齐,将第一连接条4水平设置,这样可以使拼接板的一个侧面和立柱的一个侧面以及第一连接条4保持在一个水平面内,从而改善型材连接立柱与拼接板连接的稳定性与美观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2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立柱21,第一立柱21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弹片22,两个弹片22均垂直于第一立柱21设置,弹片22是指能够在在平行于第一立柱21的方向上产生微小的变形,并能够迅速恢复原状;也就是说,第一卡接部2可以通过弹片22在型材连接立柱槽口两侧的方向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以便实现与立柱的卡接。

两个弹片22均设置有向外侧凸起的卡接爪23,两个卡接爪23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弹片22与第一立柱21固定连接处的间距,两个弹片22与第一立柱21固定连接处的间距即为立柱卡接槽槽口上两个凸沿之间的距离。

为了实现弹片22的受力合理并提高其使用寿命,卡接爪23具有沿其内侧方向渐缩的末端,并且两个末端的间距小于两个弹片22与第一立柱21固定连接处的间距,即两个末端的间距小于立柱卡接槽槽口上两个凸沿之间的距离。

利用两个末端的间距小于立柱卡接槽槽口上两个凸沿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形成外侧壁为斜面的末端,该斜面的设置能够便于弹片22伸入立柱的卡接槽。

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两个弹片22的末端还可以设置为其他不同的形状,例如,也可以设置为具有弧面形状的末端,并不限于上述的方式,前提是能够满足便于卡接的功能。

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当转换条与型材连接立柱卡接时,将两个弹片22伸入型材连接立柱的槽口,弹片22上的卡接爪23能够抵住槽口凸沿以实现卡接的作用,利用两个卡接爪23伸入立柱槽口,在不受力的状态下,两个卡接爪23之间的距离大于立柱槽口两个凸沿之间的距离,由于弹片22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两个卡接爪23在伸入立柱槽口的两侧壁之间时,弹片22发生微小的变形,以便两个卡接爪23能够伸入卡接槽内;当两个卡接爪23全部伸入槽口后,弹片22在不受力的情形下,恢复原先的形状,即,两个卡接爪23之间的距离大于立柱槽口两个凸沿之间的距离;这样一来,可以确保卡接可靠,从而实现型材连接转换条与立柱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

对应地,第二卡接部3包括第二立柱31,第二立柱31平行于第一立柱21设置,当拼接板与转换条卡接并伸入第二卡接部3时,第二立柱31能够与拼接板接触并抵住拼接板的端部,从而可以限制拼接板沿其左、右两侧的移动。

如图2所示,在上述基础上,在第二立柱31下端的外侧壁设置第一限位条32,第一限位条32与第二立柱31固定连接并垂直于第二立柱31设置;相应地,在第二立柱31上端的外侧壁设置第二限位条33,第二限位条33沿内侧方向渐缩,并且当拼接板与转换条卡接并伸入第二卡接部3时,第二限位条33能够抵住拼接板的上端侧壁,从而可以限制拼接板沿其上、下两侧的移动;也就是说,将第二限位条33的结构设置为末端低于首端,并通过更加靠近第一限位条32的末端与第一限位条32形成限位结构以限位拼接板。

这样一来,如图2所示,转换条的右侧通过第一限位条32、第二立柱31以及第二限位条33配合连接形成右侧开口的卡接槽,该卡接槽能够供拼接板伸入并实现卡接。

当然,根据实际需要,第一卡接部2与第二卡接部3也可以有其他不同的设置,前提是能够满足转换条与型材连接立柱以及转换条与拼接板固定连接的功能,并保证连接的稳定性,此处将不再赘述。

更加具体地说,用于固定连接第一卡接部2与第二卡接部3的第一连接条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21的下端部以及第二立柱31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此时,为了保证第一连接条4的水平设置,将第一立柱21的下端部与第二立柱31的下端部设置为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为了保证型材连接转换条结构的封闭性,从而获得足够强度以实现卡接的稳定性,在腔体1的上方设置第二连接条5,也就是说,第二连接条5位于第一连接条4的对侧,并且第二连接条5与第一连接条4共同连接第一卡接部2与第二卡接部3。在第一连接条4连接的基础上,加固第二连接条5以保证转换条与型材连接立柱以及拼接板卡接的牢靠性,且第二连接条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21的上端部以及第二立柱31的上端部固定连接。

在保证卡接稳定性的基础上,第二连接条5可以设置为圆弧状波浪形纹路的连接条,也就是说,可以将第二连接条5设置为由若干段首尾相接的圆弧状小型连接条组成,这样设置的目的可以体现转换条的美观度。

当然,根据实际需要,第二连接条5也可以有其他不同的设置方式,例如,第二连接条5可以与第二限位条33固定连接或者二者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前提是能够保证第二连接条5与第一立柱21、第二立柱31连接的牢固性以及第二限位条33与第二立柱31连接的牢靠性,同时,二者圆弧状波浪形纹路的外观可以提高家具的美观度。

此外,当第二连接条5与第二限位条33固定连接或者二者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时,由于需要保证第一立柱21的下端部与第二立柱31的下端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因此,第一立柱21的长度设置为大于第二立柱31的长度,这样一来,可以保证转换条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当然,为了使拼接板的一个侧面和型材连接立柱的一个侧面以及第一连接条4保持在一个水平面内,从而改善型材连接立柱与拼接板连接的稳定性与美观度,可以将第一连接条4与第一限位条32共面设置,或者将第一连接条4与第一限位条32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也就是说,第一限位条32可以设置为第一连接条4沿水平方向的延伸部。

综上,如图2所示,转换条的左侧面设置有弹片22,用于卡接型材连接立柱,右侧面设置有卡接槽,用于卡接拼接板,上侧面设置有装饰纹路,用于美化外观,下侧面为水平结构,用以保证拼接板的下侧面和型材连接立柱的下侧面以及转换条的下侧面保持在一个水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铝合金家具,包括上述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型材连接转换条;家具的其他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铝合金家具及其型材连接转换条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