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消防栓的开关感应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6502发布日期:2019-07-19 21:47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消防栓的开关感应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栓的组件,尤其是一种用于消防栓的开关感应组件。



背景技术:

消防栓也称为消火栓,是一种广泛应用与各类场合的固定式消防设施。传统的消防栓通常仅具有出水功能,当消防栓被误开启或者被非正常取水时,监管部门无法第一时间知晓,只能通过定期巡查的方式来发现,监管较不方便。

目前市面上也有出现在阀门位置安装有传感器的消防栓,用传感器检测消防栓是否被开启,然而这类传感器通常只能判断阀门是否开启,难以判断阀门的开启大小,虽然可以通过在消防栓上安装流量计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流量计的安装较不方便,且成本相对较高。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用于消防栓的开关感应组件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管较为方便、安装方便且成本相对较低的用于消防栓的开关感应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消防栓的开关感应组件,该消防栓包括竖直布置的栓体、安装在所述栓体上端的栓帽、安装在所述栓体下端的弯管以及同时穿插在所述栓体和所述栓帽中的阀杆,该开关感应组件包括用于检测所述阀杆是否动作的开关以及与所述开关配合的记忆环,所述开关有两个以上,各所述开关以所述阀杆为中心均匀绕设,所述记忆环为固定套设在所述阀杆上的凸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开关为微动开关或光电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该开关感应组件还包括微处理器和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第一电池,各所述开关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该开关感应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两个以上的开关,且各开关以阀杆为中心均匀绕设,开启消防栓时,阀杆在手柄的驱动下转动,同时带动记忆环转动,进而触发对应的开关,而微处理器则根据被触发的开关的数量判断消防栓的开合度,同时可以根据该开合度计算消防栓的流量,监管部门不仅可以第一时间获知消防栓的开启情况,而且客户获知消防栓的流量,监管较为方便,同时与传统安装流量计的方案相比,安装方便且成本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智能消防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智能消防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智能消防栓在开关位置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智能消防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三的智能消防栓的传感装置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对应标示如下:

10-栓体; 11-阀瓣;

12端盖; 13-泄水阀;

20-栓帽; 21-支撑座;

22-开关; 23-记忆环;

30-弯管; 31-凸环;

32-螺栓; 33-螺母;

40-阀杆; 41-连接管;

50-终端盒; 51-微处理器;

52-无线通讯模块; 53-倾倒感应模块;

54-第一电池; 55-RFID识别模块;

56-RFID标签; 57-压力传感器;

60-传感装置; 61-连接盘;

62-处理模块; 63-第二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消防栓,包括竖直布置的栓体10、安装在栓体10上端的栓帽20、安装在栓体10下端的弯管30以及同时穿插在栓体10和栓帽20中的阀杆40,当然还包括与阀杆40固定连接的用于驱动阀杆40转动的手柄(图中未示出)以及通过连接管41固定连接在阀杆40的下端用于开启或关闭弯管30和栓体10之间的连通通道的阀瓣11,上述栓体10、栓帽20、弯管30、连接管41和阀瓣11之间的具体连接位置关系与常规的消防栓相同,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栓体10的下部开设有与栓体10的内腔连通的泄水孔,该泄水孔上安装有泄水阀13,便于对消防栓进行维护和调试。

栓帽20的内腔中设置有套设在阀杆40上的支撑座21,该支撑座21固定连接在栓帽20的内腔中,且不会随着阀杆40转动。支撑座21上设置有终端盒50,该终端盒50内设置有微处理器51以及分别与微处理器51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52、倾倒感应模块53和第一电池54,其中,微处理器51和倾倒感应模块53为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获得的微处理器和倾倒感应器,无线通讯模块52为常规的蓝牙模块、wifi模块或移动通讯模块,主要用于与服务器或外部终端无线通讯连接,当然,上述服务器和外部终端并不属于本实施例的智能消防栓的一部分,而是用于与本实施例的智能消防栓一起构成消防栓监控系统,该消防栓监控系统可以采用常规的方式构建,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当消防栓被撞倒后,倾倒感应模块53将信息发送给微处理器51,微处理器51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52将该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或外部终端,以通知监管人员及时修复该消防栓。

与常规的栓体10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中的栓体10具有出水口,该出水口上可拆卸连接有端盖12,与常规的栓体1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中的栓体10在与出水口对应的位置出设置有与微处理器51连接的RFID识别模块55,端盖12上设置有与RFID识别模块55配合的RFID标签56,当然,RFID识别模块55和RFID标签56都是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获得的模块。这样,正常取水时,使用者通过外部终端或服务器预先先微处理器51发送信息,此时将端盖12从栓体10上取下,然后通过阀杆40打开阀瓣11即可正常取水;而非正常取水时,使用者将端盖12从栓体10上取下后,RFID识别模块55感应不到RFID标签56,将信息发送给微处理器51,微处理器51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52将该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或外部终端,以通知监管人员及时制止非正常取水行为。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2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阀杆40是否动作的开关22,该开关为微动开关,且与微处理器51连接,且阀杆40上固定套设有与开关22配合的记忆环23,该记忆环23为拨杆,当消防栓处于关闭状态时,拨杆始终压在开关22上,当阀杆40在手柄的带动下转动时,会带动拨杆转动使其与开关22相互错位,此时开关22被触发,微处理器51将该触发信息传递给服务器或外部终端,以便监管人员获知消防栓已被开启。

此外,栓体10和弯管30之间的连接位置和/或栓体10上设置有与微处理器51连接的压力传感器57,以便了解消防栓内的水压信息。压力传感器57的具体安装方式为常规的方式,如在栓体10或弯管30上钻孔等,此处不再详述。

实施例二。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消防栓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开关22有两个以上,且开关22可以为微动开关或光电开关。此处以开关22有四个为例进行说明,各开关22以阀杆40为中心均匀绕设;同时在本实施例中记忆环23为固定套设在阀杆40上的凸轮。这样,当阀杆40在手柄的带动下转动时,会带动凸轮转动,进而使其依次与各开关22碰触并触发对应的开关发出信号,阀杆40转动的角度或圈数不同,凸轮所碰触的开关22的数量以及次数都是不同的,根据这些差异微处理器51可以计算出阀瓣11的开启高度,同时通过凸轮碰触各开关22的顺序,还可以判断阀杆40执行的是关闭阀瓣11还是开启阀瓣11的动作,具体的,按顺时针顺序对各开关22进行编号,当凸轮顺时针触发各开关22时为开启阀瓣11,反之则为关闭阀瓣11;当转动阀杆40时,记忆环23(即凸轮)与阀杆40同步转动,转到记忆环23与某一个开关22接触时,该开关22将信号传输给微处理器51,微处理器51记录下当前动作的开关,当记忆环接触到第二开关22时,该开关将信号发给微处理器51时,微处理器51就可以根据这两个开关的信息判断出阀瓣11是处在关阀状态还是开阀状态;在开阀状态下根据记忆环23跟每个开关22接触的次数,微处理器可以算出阀瓣11开启的高度,结合从压力传感器57处获取的压力信息,微处理器41可以算出消防栓的流量。

此外,本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倾倒感应模块53。

本实施例同时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防栓的开关感应组件,该开关感应组件包括上述开关22以及与开关22配合的记忆环23,即上述开关22和记忆环23共同构成开关感应组件,该开关感应组件可以用于其他结构的消防栓。优选的,该开关感应组件还可以包括本实施例的智能消防栓中的微处理器51、第一电池54和无线通信模块52。

实施例三。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消防栓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压力传感器57的设置结构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栓体10和弯管20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传感装置60,该传感装置60包括被夹持在栓体10和弯管30之间的连接盘61、设置在连接盘61上的压力传感器57、与压力传感器57连接的处理模块62以及与处理模块62连接的第二电池63,其中处理模块62为常规的模块,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获得,且该处理模块62和微处理器51通过蓝牙或wifi连接。这样无需钻孔,只需将连接盘61对夹在栓体10和弯管30之间即可实现压力传感器57的安装,安装方便,同时由于采用蓝牙或wifi连接,无需铺设导线,不仅安装方便,而且成本相对较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57可以有多个,多个压力传感器57以连接盘61的轴线为中心匀布。

优选的,栓体10的下端和弯管30的上端分别设置有凸环31,两个凸环31上分别开设有相互对应的安装孔,当然,每个凸环31上的安装孔分布有多个,两个凸环31上的安装孔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安装孔中穿插有同一螺栓32,螺栓32螺旋连接有螺母33,其中螺栓32的螺帽抵顶在其中一个凸环31上,螺母33抵顶在另一个凸环31上,且螺栓32的螺帽和螺母33分布位于两个凸环31的两侧,这样便于不仅可以实现栓体10和弯管30之间的连接,而且可以将传感装置60牢固的夹持在栓体10和弯管20之间。

实施例四。

参考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消防栓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开关22有两个以上,且开关22可以为微动开关或光电开关。此处以开关22有四个为例进行说明,各开关22以阀杆40为中心均匀绕设;同时在本实施例中记忆环23为固定套设在阀杆40上的凸轮。这样,当阀杆40在手柄的带动下转动时,会带动凸轮转动,进而使其依次与各开关22碰触并触发对应的开关发出信号,阀杆40转动的角度或圈数不同,凸轮所碰触的开关22的数量以及次数都是不同的,根据这些差异微处理器51可以计算出阀瓣11的开启高度,同时通过凸轮碰触各开关22的顺序,还可以判断阀杆40执行的是关闭阀瓣11还是开启阀瓣11的动作,具体的,按顺时针顺序对各开关22进行编号,当凸轮顺时针触发各开关22时为开启阀瓣11,反之则为关闭阀瓣11;当转动阀杆40时,记忆环23(即凸轮)与阀杆40同步转动,转到记忆环23与某一个开关22接触时,该开关22将信号传输给微处理器51,微处理器51记录下当前动作的开关,当记忆环接触到第二开关22时,该开关将信号发给微处理器51时,微处理器51就可以根据这两个开关的信息判断出阀瓣11是处在关阀状态还是开阀状态;在开阀状态下根据记忆环23跟每个开关22接触的次数,微处理器可以算出阀瓣11开启的高度,结合从压力传感器57处获取的压力信息,微处理器41可以算出消防栓的流量。

上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