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仿生鱼嘴结构的逆止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5569发布日期:2019-07-13 09:35阅读:995来源:国知局
具备仿生鱼嘴结构的逆止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逆止阀,特别涉及一种具备仿生鱼嘴结构的逆止阀,属于阀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家用净水器是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处理的饮水装置,其实质上是给水深度处理的小型化,主要处理对象是自来水中的浊度、色度、异嗅和有机物等。家用净水装置一般由预过滤(粗滤)、吸附、精滤(微过滤、超过滤、反渗透)等三部分组成,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通过软管连通。为了保证水流方向的正确,在各个处理装置与软管连接的位置,都设置有逆止阀。得益于逆止阀内部结构中开关部的闭合功能,可以防止水流逆流,保证水处理各流程正常运行。

现有逆止阀的结构存在问题如下,逆止阀的上流和下流两侧在没有受到外部流体压力时,为了保证逆止阀的正常功能,其开关部必须保证完全的关闭,但实际情况是,为了保证开关部的关闭功能,流体打开开关部需要的压力就会增大,在外部水压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流体的流速和通过逆止阀的流量都会受到影响,最终造成家用净水器各组件的过滤效率低下,出水量降低,影响用户使用感受。

现有逆止阀的阀芯结构较为复杂,并且阀内组成部件较多,部件本身的质量和部件之间的装配精度都会影响逆止阀的品质,这必然会提高因某一部件失效造成的逆止阀质量问题发生几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申请号201721790419 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止逆阀,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安装部、受力部和开关部,受力部由所述安装部底端外周往下延伸形成,且其包括倾斜部和筒部;开关部包括相向设置的两开关片,两开关片分别由两第一倾斜面的底端端部沿止逆阀轴向往下延伸形成。通过以上结构,使该止逆阀的开关部保持闭合状态的同时具有适当的排水性能,且针对下流一侧的正压具有较强的抵抗性。

但是,该止逆阀仍然存在问题,该止逆阀设计用来作为洗浴设备的排水场合使用,或者用于排水配管上的吸气阀,亦或用于空调等气体通气结构,这些使用场合的管道管径均比家用净水装置的大很多,因为受到的流体压力较大,其止逆阀在较大直径下可以做到开关部保持较强的闭合力时被打开而顺利排水;而在管道管径较小的场合,流体压力的变化使得直径较小的止逆阀开关部较难被打开,使待处理的水流不能顺畅流通过家用净水器的各个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芯结构简单、阀口开闭顺畅且闭合性好、阀门组成部件较少并且适于家用净水器组件使用的具备仿生鱼嘴结构的逆止阀,解决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备仿生鱼嘴结构的逆止阀,包括阀芯、套设于阀芯外的阀套和用于固定阀芯和阀套的壳体,阀芯一端为筒形结构形成的流体进口端,阀芯另一端为用于流体流出的流体出口端,流体进口端端部设有阀芯固定圈,阀芯固定圈外径大于阀芯外径,流体出口端设有鱼嘴开合部,鱼嘴开合部包括鱼嘴外圈和鱼嘴开口,鱼嘴开口设于鱼嘴外圈中部,阀芯外径自邻近流体进口端的部位沿阀芯中心轴向流体出口端减小形成鱼嘴外圈,鱼嘴外圈包括倾斜部和突出部,倾斜部邻近流体进口端,突出部邻近流体出口端,鱼嘴开口在流体流出前和流体流出后呈“一”形结构,鱼嘴开口在流体流出时呈“O”形结构,阀套为筒形结构,阀套一端与阀芯固定圈根部过盈配合,阀套另一端伸出并包覆阀芯的流体出口端。

作为优选,所述的鱼嘴外圈上任一邻近流体出口端处的径向截面外缘与中心轴的直线距离均小于鱼嘴外圈上任一邻近流体进口端处的径向截面外缘与中心轴的直线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的鱼嘴外圈斜边与阀芯中心轴的夹角角度范围为30°~40°。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合理的夹角角度使得鱼嘴外圈受到阀芯内的流体压力时较易变形从而使鱼嘴开口撑开成为“O”形,而且使得鱼嘴外圈同时具有一定的支撑力抵抗阀芯外的逆流压力和回弹力从而维持形变,以保证鱼嘴开口的“O”形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的倾斜部的至少两个侧面为斜面,突出部的至少两个侧面相互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的倾斜部壁厚小于突出部壁厚。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使得突出部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抵抗阀芯外的逆流压力和回弹力从而维持形变,以保证鱼嘴开口的“O”形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的倾斜部与突出部的内壁接合部位设有倒角。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防止流体在阀芯内部的上述部位产生压力集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倾斜部外壁面与阀芯中心轴的夹角小于等于倾斜部内壁面与阀芯中心轴的夹角。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使得倾斜部的壁厚自邻近流体进口端处向邻近流体出口端处增加,加强倾斜部与突出部接合部位的牢固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阀芯固定圈表面设有用于与壳体内部配合的定位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阀芯为一体成型的弹性体,阀套为刚性体。弹性体是由以下弹性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橡胶、硅胶、TPE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具备仿生鱼嘴结构的逆止阀,阀芯为一体化成型设计,与传统逆止阀相比整体结构更为简单、部件数量更少,有效降低部件失效造成的逆止阀质量问题;阀口开闭顺畅、闭合性好,在保证良好水流通过性能的条件下又能很好的防止水流逆流,逆止效果佳,特别适合与小尺寸管径的水管搭配,作为家用净水器组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阀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阀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阀芯和阀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阀芯,200、阀套,300、壳体,102、流体进口端,103、流体出口端,104、阀芯固定圈,105、鱼嘴外圈,106、鱼嘴开口,107、倾斜部,108、突出部,109、倒角,110、定位槽,301、定位凸起,302、挡圈,303、限位圈,A、倾斜部外壁面与阀芯中心轴的夹角,B、倾斜部内壁面与阀芯中心轴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具备仿生鱼嘴结构的逆止阀,包括阀芯100、套设于阀芯外的阀套200和用于固定阀芯和阀套的壳体300,阀芯为一体成型的弹性体,弹性体是由硅胶制成,阀套为刚性体。

如图2和图3所示,阀芯一端为筒形结构形成的流体进口端102,阀芯另一端为用于流体流出的流体出口端103。流体进口端端部设有阀芯固定圈104,阀芯固定圈外径大于阀芯外径。阀芯固定圈的作用为将该逆止阀阀芯固定在逆止阀套上。阀芯固定圈表面设有用于与壳体内部配合的定位槽110,定位槽设于阀芯固定圈与阀芯中心轴相垂直的侧面,定位槽的截面呈三角形,壳体内部设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凸起301,在定位槽和定位凸起的共同作用下,阀芯与壳体的相对位置被固定。

流体出口端设有鱼嘴开合部,鱼嘴开合部包括鱼嘴外圈105和鱼嘴开口106,鱼嘴开口设于鱼嘴外圈中部,阀芯外径自邻近流体进口端的部位沿阀芯中心轴向流体出口端减小形成鱼嘴外圈,鱼嘴外圈的结构特征为:鱼嘴外圈上任一邻近流体出口端处的径向截面外缘与中心轴的直线距离均小于鱼嘴外圈上任一邻近流体进口端处的径向截面外缘与中心轴的直线距离。鱼嘴开口在流体流出前和流体流出后呈“一”形结构,鱼嘴开口在流体流出时呈“O”形结构。

鱼嘴外圈包括倾斜部107和突出部108,倾斜部邻近流体进口端,突出部邻近流体出口端,倾斜部的两个侧面为斜面,突出部的两个侧面相互平行,倾斜部壁厚小于突出部壁厚。这样可以使得突出部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抵抗阀芯外的逆流压力和回弹力从而维持形变,以保证鱼嘴开口的“O”形状态。倾斜部与突出部的内壁接合部位设有倒角109,这样可以防止流体在阀芯内部的上述部位产生压力集中。

水流通过该逆止阀阀芯时,水流会从流体进口端流入,然后进入鱼嘴外圈内,在水压的作用下,鱼嘴外圈邻近流体出口端处发生变形使鱼嘴开口被撑开,从而使水流通过。水流流出后,鱼嘴开口受到鱼嘴外圈的回弹力和水流逆流压力的共同作用而闭合呈“一”形结构。

为了进一步改善鱼嘴外圈的形变能力和回弹能力,鱼嘴外圈的倾斜部斜边与阀芯中心轴的夹角角度范围为35°~40°,并且,倾斜部外壁面与阀芯中心轴的夹角A小于倾斜部内壁面与阀芯中心轴的夹角B,具体来说,倾斜部外壁面与阀芯中心轴的夹角为76°,倾斜部内壁面与阀芯中心轴的夹角为78°,这样使得倾斜部的壁厚自邻近流体进口端处向邻近流体出口端处增加,加强倾斜部与突出部接合部位的牢固度。合理的夹角角度使得鱼嘴外圈受到阀芯内的流体压力时较易变形从而使鱼嘴开口撑开成为“O”形,而且使得鱼嘴外圈同时具有一定的支撑力抵抗阀芯外的逆流压力和回弹力从而维持形变,以保证鱼嘴开口的“O”形状态。

如图4所示,阀套为筒形结构,阀套一端与阀芯固定圈根部过盈配合,阀套另一端伸出并包覆阀芯的流体出口端。阀套外表面设有台阶,用于与壳体内部配合固定阀套和壳体的相对位置。

壳体为筒形结构,壳体内腔中部一侧设有与壳体固定连接的挡圈302,定位凸起设于挡圈上,壳体内腔中部另一侧设有与壳体可拆卸连接的限位圈303,套接阀芯的阀套位于挡圈和限位圈之间,在挡圈、限位圈以及壳体内腔的共同作用下,被固定于壳体内腔的中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