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可控精度的注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1796发布日期:2019-08-07 01:4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可控精度的注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加注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可控精度的注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相机的防水外壳上一般是通过密封圈进行防水密封,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会与防水外壳之间产生摩擦,摩擦容易对密封圈造成损伤,导致防水效果降低。为了使密封圈不易受损,一般生产厂家都会附赠润滑油,以供用户涂覆在密封圈处,减小摩擦。

现有的润滑油的加注方式一般采用人工操作,工人通过针筒将润滑油注入到包装壳内,然后进行称量,保证润滑油的重量位于标准区间内,然后旋紧盖子对包装壳进行密封。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工人将针筒的头部插入到包装壳的头部,然后通过针筒的活塞将润滑油注入到包装壳内,但包装壳内本身就会存在气体,工人需要不时的将气体进行排出,才能继续进行润滑油的加注;同时工人每次加注的润滑油的重量是不确定的,工人需要反复进行称量,从而造成润滑油的加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可控精度的注油装置,具有提高润滑油加注效率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可控精度的注油装置,包括存放筒,所述存放筒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存放筒上连接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注油管,所述注油管上设置有注油头,所述存放筒上连接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远离所述存放筒的一端连接有气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润滑油的加注时,工人启动气泵,气泵通过输气管将气体输送至容纳腔内,气体推动活塞块移动,活塞块移动后带动润滑油进入到注油管内;同时工人将注油头插入到包装壳的底部,润滑油从注油头内流出,注入到安装壳内,安装壳内的气体从安装壳的头部排出,工人只需控制气泵的运行时间,即可实现定量注油,从而使得润滑油的加注效率得到提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存放筒包括筒体、铰接在所述筒体上的密封盖,所述容纳腔开设在所述筒体上,所述密封盖盖合所述容纳腔,所述筒体与所述密封盖之间设置有加固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人需要进行润滑油的添加时,解除加固组件的固定,工人打开密封盖,将活塞块从容纳腔内取出,然后进行润滑油的加注;加注完成后,工人将密封盖盖合容纳腔,通过加固组件对密封盖和筒体之间进行加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筒体上的螺纹槽、开设在所述密封盖上的安装孔、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且与所述螺纹槽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上套设有垫片,所述固定螺栓上套设有弹簧垫圈,所述垫片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密封盖和弹簧垫圈抵触,所述弹簧垫圈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固定螺栓和垫片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人需要解除加固组件对筒体和密封盖的固定时,工人旋松固定螺栓,使得固定螺栓离开螺纹槽,工人此时可打开密封盖;当工人需要将筒体与密封盖进行固定时,工人旋紧固定螺栓,固定螺栓将弹簧垫圈和垫片进行压紧,从而使得密封盖较稳定的密封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朝向所述密封盖的一端上开设有安装环槽,所述安装环槽内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朝向所述密封盖的一侧与所述密封盖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对筒体与密封盖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当有气体进入到容纳腔内时,气体不易从筒体与密封盖之间的间隙处流走,从而使活塞块能够较为快速的移动,使得润滑油的加注效率得到提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塞块的周侧外壁上开设定位槽,定位槽内固定连接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圈与容纳腔的内壁抵触,在活塞块移动时,定位圈对活塞块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得活塞块不易发生随意移动,使活塞块不易卡死在容纳腔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气孔上螺纹连接有阻挡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注入润滑油后需要推动活塞块,使活塞块与润滑油的表面抵触,当工人在快速推动活塞块时,阻挡螺栓对流入到通气孔内的润滑油进行阻挡,使润滑油不易从通气孔内流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有控制输气管通断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所述气泵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通过对继电器进行设置即可实现定时供气,从而使工人不再需要计算通气时间,从而使得润滑油的加注效率得到提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远离密封盖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支撑脚使得筒体更加稳定,当工人不小心触碰到筒体时,筒体也不易侧翻,从而降低了筒体受损的几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存放筒、容纳腔、活塞块和气泵,工人通过控制气泵的通气时间即可确定注油的量,使得工人不必进行多次的注油,从而使得润滑油的加注效率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体现安装环槽与密封圈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体现活塞块与定位圈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体现筒体与把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处放大图,体现垫片和弹簧垫圈的连接结构;

图6为体现安装孔与固定螺栓的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存放筒;11、筒体;111、容纳腔;12、密封盖;121、供气孔;13、活塞块;131、通气孔;132、阻挡螺栓;133、定位槽;134、定位圈;14、把手;15、支撑脚;16、安装环槽;17、密封圈;2、加固组件;21、螺纹槽;22、安装孔;23、固定螺栓;24、垫片;25、弹簧垫圈;3、注油管;31、注油头;4、输气管;41、第一管体;42、第二管体;5、继电器;6、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效可控精度的注油装置,包括存放筒1,存放筒1包括筒体11和密封盖12,筒体11上表面上开设有截面呈圆形的容纳腔111,容纳腔111内滑动连接有活塞块13,活塞块13上开设有通气孔131,通气孔131内螺纹连接有阻挡螺栓132。参考图2和图3,活塞块13的周侧外壁上开设有两条定位槽133,定位槽133沿活塞块13的轴向均匀分布,定位槽133内固定连接有采用橡胶制成的定位圈134,定位圈134与容纳腔111的内壁抵触。

参考图2和图4,筒体1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呈C形的把手14,密封盖12铰接在筒体11上。筒体11远离密封盖12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三个呈圆柱状的支撑脚15,三个支撑脚15的轴心连线呈三角形。筒体11上表面上开设有环状的安装环槽16,安装环槽16与容纳腔111同轴设置,安装环槽16内固定连接有采用橡胶制成的密封圈17。参考图4和图6,筒体11与密封盖12之间设置有加固组件2,加固组件2包括螺纹槽21、安装孔22和固定螺栓23。螺纹槽21开设在筒体11上且沿筒体11的轴心呈圆周分布,安装孔22开设在密封盖12上且沿密封盖12的轴心呈圆周分布,安装孔22与螺纹槽21互相对应。参考图5和图6,固定螺栓23穿过安装孔22后与螺纹槽21螺纹连接,固定螺栓23上套设有垫片24和弹簧垫圈25,弹簧垫圈25位于垫片24与固定螺栓23的头部之间,垫片24的下表面与密封盖12抵触。

参考图1,筒体11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两根注油管3,注油管3与容纳腔111连通,注油管3远离筒体1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注油头31,注油头31呈圆管状。密封盖12上开设有供气孔121,供气孔121内固定连接有输气管4,输气管4包括第一管体41和第二管体42,第一管体41与供气孔121固定连接,第一管体41远离密封盖12的一端安装有继电器5,第一管体41与继电器5的出气口固定连接,第二管体42与继电器5的进气口固定连接,第二管体42远离继电器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泵6,气泵6与继电器5电连接,继电器5为空气泵继电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工人旋松固定螺栓23,将固定螺栓23从螺纹槽21内取出,然后旋松阻挡螺栓132,通过往通气孔131内通入气体,使得活塞块13实现上升,从而将活塞块13取出。接着工人往容纳腔111内添加润滑油,添加完毕后工人将活塞块13放入到容纳腔111内,推动活塞块13移动,使活塞块13与润滑油的表面贴合,此时容纳腔111内的气体从通气孔131内排出,然后工人旋紧阻挡螺栓132,盖合密封盖12,旋紧固定螺栓23。将安装壳套设在注油头31上,使注油头31与安装壳的底部接触,继电器5控制输气管4内空气的流动,空气通过输气管4流入到容纳腔111内时,空气推动活塞块13移动,活塞块13在移动过程中对润滑油进行推动,从而使润滑油流进注油管3和注油头31到达安装壳内,完成润滑油的灌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