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绝热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10442发布日期:2019-10-30 00:19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真空绝热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外包材对芯部件进行减压密封而得到的真空绝热材。



背景技术:

由外包材对芯部件进行减压密封来提高绝热性能的真空绝热材被广泛应用。根据真空绝热材的设置场所,存在期望将真空绝热材折弯的情况。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真空绝热材,其包含:交替配置有非伸缩部分和伸缩部分的芯材部、以及包围芯材部的外包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76491号



技术实现要素: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真空绝热材具有由外包材将以玻璃棉为主要成分的芯材部密封的构造,因此如果考虑到绝热性会降低,则无法使芯材部很薄。因此,虽然能够根据芯材部的非伸缩部分及伸缩部分的形状及配置而使其在预先设定的方向上弯曲,但是很难在其他方向上弯曲。因此,无法成形为所期望的立体形状。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真空绝热材,其即使是薄型也能够具有充分的绝热性能,并且能够实现立体形状成形。

本发明的真空绝热材的特征在于,具备:

芯部件,其具有内部层以及外部层,所述内部层包括无机纤维片材或者通过将无机纤维片材和树脂纤维片材交替配置而形成的层叠片材,所述外部层包括以与所述内部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触的方式配置的树脂纤维片材;以及

外包材,其将所述芯部件减压密封。

在本发明中,由于无机纤维片材与树脂纤维片材接触,所以在边界部存在多个微小的空气层,由此即使是薄型也具有充分的绝热性能。另外,通过加热使配置在芯部件最外层的树脂纤维片材发生热变形,能够成形为各种立体形状。此时,虽然因加热而在无机纤维片材与树脂纤维片材之间产生热膨胀差,但是因纤维片材彼此接触而使接触部被限定,并且在边界部存在多个微小的空气层,所以能够抑制由热膨胀差引起的损伤。

如以上所述,在本发明中,能够提供即使是薄型也具有充分的绝热性能并且能够实现立体形状成形的真空绝热材。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纤维片材的硬度低于所述无机纤维片材的硬度。

在本发明中,由于树脂纤维片材的硬度低于无机纤维片材的硬度,所以在真空绝热材制造时的抽真空时,树脂纤维片材更大幅地发生变形,产生多个微小的空气层。由此,具有优异的绝热性能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由热膨胀差引起的损伤。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纤维片材采用烯烃类短纤维形成。

在本发明中,由于树脂纤维片材采用烯烃类短纤维形成,所以能够实现立体形状成形容易的轻量且可靠性较高的真空绝热材。而且,在低温的情况下,由于采用烯烃类短纤维形成的树脂纤维片材的热导率会下降,所以绝热性能进一步提高。因此,该真空绝热材能够特别适用于冰箱、冷冻机、保冷容器等。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纤维片材及所述无机纤维片材的纤维在与片材的厚度方向大致正交的大致同一方向上进行取向。

在本发明中,由于树脂纤维片材及无机纤维片材的纤维在与片材的厚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进行取向,所以不会产生由在厚度方向上延伸的纤维造成的热短路即所谓热桥,因此能够得到优异的绝热性能。而且,由于树脂纤维片材的纤维与无机纤维片材的纤维在大致同一方向上进行取向,所以即使在产生热膨胀差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降低树脂纤维片材的纤维与无机纤维片材的纤维之间的摩擦,有效地抑制损伤。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包材的接合部的内侧配置有所述芯部件。

在本发明中,由于能够使芯部件变薄,所以能够将芯部件装入信封状的外包材中来抽真空。由此,能够实现不具有边缘部并且在外包材的接合部的内侧配置有芯部件的真空绝热材,因此不需要外包材的边缘部处理,能够简化制造工序。

如以上所述,在本发明中,能够提供即使是薄型也具有充分的绝热性能并且能够实现立体形状成形的真空绝热材。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真空绝热材的侧视截面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无机纤维片材与树脂纤维片材的边界区域的侧视截面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真空绝热材的侧视截面图。

图4是示意性表示将较厚的芯部件装入具有边缘部的外包材中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5是示意性表示将较薄的芯部件装入信封状的外包材中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通过弯曲加工在实际制造的真空绝热材中设置凹部的实施例的图(照片)。

图7是表示对实际制造的该真空绝热材实施立体形状成形的实施例的图(照片)。

附图标记说明

2真空绝热材

4、4a、4b无机纤维片材

6、6a~6c树脂纤维片材

8层叠片材

10内部层

10a上表面

10b下表面

20外部层

30芯部件

40外包材

102真空绝热材

130芯部件

140外包材

f4、f6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只要没有特定的记载,本发明就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存在在各附图中对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的情况。考虑到要点的说明或者理解的容易性,存在为了便于说明而将实施方式分开来示出的情况,但是由不同的实施方式示出的结构能够局部置换或者组合。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省略对与前述实施方式共同的事物的描述,仅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特别是,对于同样结构所带来的同样的作用效果,不在每个实施方式中依次进行说明。各附图所示的部件的大小或位置关系等,为了明确地说明,也存在夸张地示出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真空绝热材)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真空绝热材2的侧视截面图。

参照图1,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真空绝热材2通过将作为绝热材发挥功能的芯部件30由外包材40减压密封而构成。外包材40是包含树脂层的膜。

芯部件30具有:包括无机纤维片材4的内部层10;以及外部层20,其包括以与内部层10的上表面10a和下表面10b接触的方式配置的树脂纤维片材6a、6b。在层叠的无机纤维片材4、树脂纤维片材6a、6b之间不存在粘接层,为通过减压而密接的状态。

(无机纤维片材)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玻璃棉作为无机纤维片材4的材料,特别优选湿式类型。关于玻璃棉的纤维直径,如果纤维直径较细,则纤维间的空间增多而空隙率增加,因此能够使热导率下降,并且能够使纤维的单位重量偏差下降。另一方面,如果纤维直径变细,则纤维彼此的缠绕变弱,强度会降低。综合地考虑这些情况,玻璃棉的纤维直径优选1μm~8μm左右,更优选3μm~5μm左右。

关于玻璃棉的纤维长度,如果纤维长度较短,则能够使纤维的单位重量偏差下降。另一方面,如果玻璃棉的纤维长度较短,则纤维彼此的缠绕较少而强度降低。综合地考虑这些情况,作为玻璃棉的纤维长度,优选2~100mm左右,更优选3mm~50mm左右。

如果纤维长度较短,则纤维朝向绝热方向,存在因所谓热桥而绝热性能下降的可能性,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如后述那样采取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对策。

作为无机纤维片材4的材料,不限于使用玻璃棉的情况,还能够使用玻璃纤维、氧化铝纤维、硅铝纤维(silicaaluminafiber)、石英纤维、石棉、碳化硅纤维等无机纤维。

(树脂纤维片材)

树脂纤维通常采用热塑性树脂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这样的热塑性树脂中以聚丙烯或聚乙烯为代表的烯烃类树脂。特别是,优选纤维长度比较短的烯烃类短纤维。其中还更优选使用由熔喷法制作的聚丙烯制无纺布。

关于树脂纤维,也是如果纤维直径较细,则纤维间的空间增多而空隙率增加,因此能够使热导率下降,并且能够使纤维的单位重量偏差下降。另一方面,如果纤维直径变细,则纤维彼此的缠绕变弱,强度会降低。综合地考虑这些情况,树脂纤维的纤维直径优选1μm~8μm左右,更优选3μm~5μm左右。

关于树脂纤维的纤维长度,也是如果纤维长度较短,则能够使纤维的单位重量偏差下降。另一方面,如果树脂纤维的纤维长度较短,则纤维彼此的缠绕较少,强度会降低。综合地考虑这些情况,作为树脂纤维的纤维长度,优选2~100mm左右,更优选3mm~50mm左右。

如果纤维长度较短,则纤维朝向绝热方向,存在因所谓热桥而绝热性能降低的可能性,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如后述那样采取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对策。

作为树脂纤维片材6的材料,不限于使用烯烃类树脂纤维的情况,还能够使用以尼龙、涤纶、腈纶(acrylicresin)、维纶、聚氨酯为首的其他任意的热塑性树脂的纤维。

(外包材)

作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外包材40,可以使用如下所示那样的4层构造的阻气性膜。按从最外层至最内层的顺序进行说明,在最外层配置有作为表面保护层发挥功能的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等。接着,作为第1中间层,配置有作为阻气性层发挥功能的铝蒸镀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接着,作为第2中间层,配置有铝箔。然后,作为最内层,配置有作为密封层发挥功能的高密度聚乙烯。

作为外包材40,不限于使用上述4层构造的阻气性膜的情况,例如还能够使用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铝箔、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3层构造的阻气性膜、或者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具有铝蒸镀层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阻气性膜等。

作为外包材40的厚度,能够例示15μm~200μm。

(绝热性能)

在真空绝热材中,芯部件以被减压的状态密封在外包材中,因此由外包材内的空气引起的对流传热的影响非常小,而芯部件的热传导对真空绝热材的绝热性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图2是示意性表示无机纤维片材4与树脂纤维片材6的边界区域的侧视截面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真空绝热材2中,在芯部件30的内部层10与外部层20的边界,由于无机纤维片材4与树脂纤维片材6接触,所以如箭头a所示那样存在多个微小的空气层。由于空气层具有较高的绝热性,所以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真空绝热材2即使是薄型也能够具有充分的绝热性能。

(热变形性能)

外包材如上述那样是具有树脂层的膜,因此当加热时会热膨胀而伸长。假设在芯部件不具有包括树脂纤维片材的外部层从而包含无机纤维的芯部件和外包材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当为了使真空绝热材发生热变形而进行加热时,外包材热膨胀而伸长,但是由于包含无机纤维的芯部件不怎么热膨胀,所以在芯部件与外包材的边界部产生热膨胀差。

此时,包含树脂膜的外包材因减压而与芯部件的外表面密接,因此在外包材与芯部件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有可能在边界部引起损伤。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树脂纤维片材6a、6b的外部层20位于包括无机纤维片材4的内部层10与外包材40之间。假设为了使真空绝热材2发生热变形而进行加热时,树脂纤维片材6即外部层20跟随包含树脂膜的外包材40而热膨胀。另一方面,在芯部件30的内部层10与外部层20的边界,无机纤维片材4即内部层10与外部层20相比不会热膨胀,在内部层10与外部层20之间的边界部产生热膨胀差。

但是,在内部层10与外部层20之间的边界部,由于无机纤维片材4与树脂纤维片材6接触,所以接触部被限定,并且在边界部存在多个微小的空气层,因此摩擦力较小,彼此滑动而能够抑制由热膨胀差引起的损伤。如上述那样,在内部层10与外部层20之间的边界部不存在粘接层,因此纤维片材间的滑动不受拘束。

因此,加热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真空绝热材2,使配置在芯部件30的最外层的树脂纤维片材6a、6b发生热变形,由此能够成形为各种立体形状。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提供即使是薄型也具有充分绝热性能的能够实现立体形状成形的真空绝热材2。由此,能够实现设计自由的真空绝热材2,使得真空绝热材的市场扩大。

而且,优选树脂纤维片材6的硬度低于无机纤维片材4的硬度。在树脂纤维片材6的硬度低于无机纤维片材4的硬度的情况下,当将芯部件30装入外包材40中进行抽真空时,无机纤维片材4不怎么发生变形,而树脂纤维片材6与其相比大幅变形。因此,在无机纤维片材4与树脂纤维片材6之间产生多个微小空间(参照图2的箭头a),因此能够形成多个微小的空气层。该空气层作为绝热层发挥作用,因此真空绝热材2即使薄也能够具有优异的绝热性能。另外,在内部层10与外部层20的边界,接触部由所述空气层进一步限定,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由无机纤维片材4与树脂纤维片材6之间的热膨胀差引起的损伤。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纤维片材6的纤维f6及无机纤维片材4的纤维f4在与片材的厚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进行取向。由此,即使纤维的长度较短,也能够抑制产生由在厚度方向上延伸的纤维引起的热短路即所谓热桥,因此能够得到优异的绝热性能。

而且,树脂纤维片材6的纤维f6及无机纤维片材4的纤维f4在大致同一方向上进行取向,因此即使在产生热膨胀差的情况下,在纤维长度方向上也更容易滑动,在内部层10与外部层20的边界产生的摩擦力进一步下降,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损伤。

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虽然树脂纤维片材6及无机纤维片材4的纤维f6、f4在与片材的厚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进行取向,但是也可能存在以在俯视时树脂纤维片材6及无机纤维片材4的纤维f6、f4构成规定角度的方式配置的情况。另外,虽然树脂纤维片材6及无机纤维片材4的纤维f6、f4在与片材的厚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进行取向,但是也可能存在在俯视时树脂纤维片材6及无机纤维片材4的纤维f6、f4在随机方向上配置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能够期待在树脂纤维片材6与无机纤维片材4之间设有更多的空气层。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纤维片材6采用烯烃类短纤维形成。烯烃类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寒性、耐候性,轻量并且能够循环利用,因此能够使制造成本下降。由此,能够实现立体形状成形容易的轻量且可靠性较高的真空绝热材。

而且,应当注意的是,经观察得知在低温的情况下包括烯烃类短纤维的树脂纤维片材6的热导率会下降,绝热性能进一步提高。因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真空绝热材2特别适用于冰箱、冷冻机、保冷容器等。

(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真空绝热材)

图3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真空绝热材2的侧视截面图。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内部层10包括1个无机纤维片材4,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同之处在于:内部层10包括从附图上侧起依次交替配置有无机纤维片材4a、树脂纤维片材6c、无机纤维片材4b的3层的层叠片材。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树脂纤维片材6a、6b分别与内部层10的上下表面10a、10b接触。在层叠的无机纤维片材4a、4b、树脂纤维片材6a、6b、6c之间不存在粘接层,为通过减压而密接的状态。

这样,在内部层10包括交替配置有无机纤维片材4a、树脂纤维片材6c、无机纤维片材4b的层叠片材8的情况下,在无机纤维片材4a、4b与树脂纤维片材6c之间也形成多个微小的空气层,因此绝热性能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内部层10的无机纤维片材4a、4b与树脂纤维片材6c之间的边界,也由于纤维片材彼此接触而使接触部被限定,并且在边界部存在多个微小的空气层,因此能够抑制由热膨胀差引起的损伤。

而且,在内部层10包括层叠片材8的情况下,除了构成外部层20的树脂纤维片材6a、6b以外,还使构成内部层10的层叠片材8的树脂纤维片材6c发生热变形,由此能够增大立体形状的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交替配置有无机纤维片材4a、4b和树脂纤维片材6c的3层的层叠片材8,但是不限于此,能够采用交替层叠有任意数量的无机纤维片材及树脂纤维片材的任意层叠数量的层叠片材。另外,与构成外部层20的树脂纤维片材6a、6b接触的内部层10的最外层不一定是无机纤维片材,也可能存在是树脂纤维片材的情况。也就是说,也可能存在在内部层10与外部层20的边界树脂纤维片材彼此接触的情况。

关于其他方面,由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进一步的说明。

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真空绝热材2中,作为减压之前的各部件的尺寸,能够例示下述尺寸。作为内部层10的厚度,能够例示1mm~8mm左右,作为外部层20的厚度(上下树脂纤维片材6的合计厚度),能够例示2mm~5mm左右。因此,芯部件30的厚度尺寸为3mm~20mm左右。外包材40的厚度为200μm以下,因此作为芯部件30在外包材40中被减压密封而得到的真空绝热材2的厚度尺寸,为1mm~15mm左右。

这样,由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真空绝热材2非常薄,所以能够如后述那样根据用途使其发生热变形成为所期望的形状。

(真空绝热材的制造方法)

在真空绝热材的通常的制造方法中,准备采用具有气体屏蔽性的膜形成的片材,保留开口部而使片材的3边热熔接,形成袋状的外包材。然后,将芯部件从开口装入外包材中,抽真空并且使开口部分热熔接,将芯部件由外包材减压密封。

图4是示意性表示将较厚的芯部件130装入具有如箭头b所示那样的边缘部b的外包材140的情况的立体图。图5是示意性表示将较薄的芯部件30装入信封状的外包材40的情况的立体图。

如图4所示,为了得到绝热性能,现有的真空绝热材102的芯部件130具有规定的厚度。因此,为了确保能够插入芯部件130的空间,需要使用具有将除了作为开口部的1边以外的3边热熔接而成的规定大小的边缘部b的外包材140。在该情况下,当抽真空后将开口部热熔接时,未由芯部件130填满的边缘部b成为剩余部分。因此,在将真空绝热材102设置于绝热场所时,还存在产生边缘部b的折边作业并且在折边作业时外包材140发生破损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真空绝热材2中,由于芯部件30较薄,所以能够使用不具有边缘部的信封状的外包材40。也就是说,将具有气体屏蔽性的片材折弯,如图5的箭头c所示那样,将除了作为开口部的1边以外的2边热熔接后固定(剩余1边作为折弯部),来形成信封状的外包材40。然后,将芯部件30从开口装入信封状的外包材40,抽真空并且将开口部分热熔接,由此能够制造真空绝热材2。在该情况下,不产生边缘部,从而不存在折边作业或折边作业时所产生的破损等问题。

如以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真空绝热材2中,由于能够使芯部件30变薄,所以能够将芯部件30密封在信封状的外包材40中。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真空绝热材2中,在外包材40的接合部c的内侧配置有芯部件30。因此,不产生边缘部,从而不产生折边作业或折边作业时所产生的破损等问题。

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真空绝热材2中,也能够使用具有3边被热熔接而成的边缘部b的外包材140。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使芯部件变薄,所以能够使边缘部的宽度变窄。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真空绝热材2中,配置有与内部层10的上下表面10a、10b接触的两个树脂纤维片材6a、6b。但是,不仅存在不同的片材6a、6b配置在内部层10的上下的情况,还可能存在使用1个片材而用1个片材覆盖内部层10的上下表面及侧面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既可能存在用1个片材仅覆盖一侧侧面的情况,也可能存在用1个片材覆盖两侧侧面(也就是说,覆盖内部层10所有面)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真空绝热材2中,能够根据设置场所成形为所期望的形状,因此例如在将真空绝热材2用于冰箱的箱内绝热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箱内的容积效率。特别是,在将真空绝热材2设置于冰箱的蒸发器附近的情况下,预先根据由肋部等产生的凹凸形状来成形真空绝热材2,由此提高容积效率并且提高设置真空绝热材2的作业效率,还能够使作业时产生破损的危险性下降。

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真空绝热材2不仅适用于冰箱,还能够适用于保冷保温箱、建筑面板、医疗设备的保冷容器、自动贩卖机、陈列柜、绝热头盔、保温便当盒、热水供给器为首的各种设备。

【实施例】

接着,对实际制作上述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真空绝热材来进行的试验进行说明。

所制作的真空绝热材的规格如下所述。

(1)芯部件

(a)内部层:依次交替配置有无机纤维片材、树脂纤维片材、无机纤维片材的3层的层叠片材

(b)外部层:以与内部层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接触的方式配置的树脂纤维片材

(c)无机纤维片材:玻璃棉

制造商_中国常州长海公司

商品编码_s-vip120

平均厚度1.09mm120g/m2

(c)树脂纤维片材:烯烃类

制造商_日本宝翎株式会社(japanvilenecompany,ltd.)

商品编码_of-13042(t-1z)

平均厚度1.5mm75g/m2

(2)外包材膜结构

制造商_杰依菲林株式会社(j-filmcorporation)

规格_ony15μ/vmpet12μ/al7μ/lldpe50μ

(试验1)

首先,基于jisa1412-1,测量真空绝热材的热导率。此时,使用两个试验体(no.1及no.2)来测量。

(1)试验片规格

(a)尺寸

(no.1)305mm×317mm、厚度4.7mm

(no.2)304mm×302mm、厚度4.8mm

(b)重量

(no.1)97.90g

(no.2)97.28g

(试验结果)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例涉及的真空绝热材中,平均温度θm为0℃的情况下的热导率为0.0054w/(m·k),平均温度θm为23℃的情况下的热导率为0.0067w/(m·k)。因此,可证实尽管真空绝热材的平均厚度为非常薄的4.75mm其也具有较高的绝热性能。另外,还可证实在平均温度θm为0℃的情况下,与平均温度θm为23℃的情况相比,绝热性能提高24%。也就是说,可证实真空绝热材的绝热性能具有温度依存性,温度越低,能够获得越高的绝热性能。

(试验2)

接着,测量在附加有本实施例涉及的真空绝热材的情况下相对于使用现有的真空绝热材或聚氨酯发泡材的冷却箱的绝热性能的改善率。

(试验结果)

如以上所述,可证实:在具备现有的真空绝热材的冷却箱中通过附加上述实施例涉及的真空绝热材,绝热性能改善14%。另外,可证实:在具备较厚但是绝热性能较高的聚氨酯材料的冷却箱中,也通过附加上述实施例涉及的真空绝热材,绝热性能改善7%。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均可证实由上述实施例涉及的真空绝热材带来的绝热性能的提高。

(试验3)

接着,进行了对实际制造的真空绝热材实施弯曲加工或立体成形的试验。图6是表示通过弯曲加工在实际制造的真空绝热材中设置凹部的实施例的图(照片)。图7是表示对实际制造的真空绝热材实施立体形状成形的实施例的图(照片)。

如图6所示,在真空绝热材的中央部以不会起褶皱的方式设置有凹部。另外,图7(a)是将真空绝热材成形为立体形状而得到的成形品的立体图,(b)是从上方观察(a)中所示的成形品的图,(c)是从下方观察(a)中所示的成形品的图。如从图7所明确的那样,可证实能够实现可以进行立体形状成形的设计自由的真空绝热材。

如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真空绝热材2具备芯部件30和对芯部件30进行减压密封的外包材40,该芯部件30包括:内部层10,其包括交替配置有无机纤维片材4或者交替配置有无机纤维片材4和树脂纤维片材6的层叠片材8;以及外部层20,其包括以与内部层10的上表面10a和下表面10b接触的方式配置的树脂纤维片材6。因此,即使是薄型也能够具有充分的绝热性能,实现立体形状的成形。特别是,优选树脂纤维片材6的硬度低于无机纤维片材4的硬度。由此,能够在无机纤维片材4与树脂纤维片材6之间形成多个微小的空气层,所以芯部件30即使很薄也具有优异的绝热性能,能够有效地抑制加热时由无机纤维片材4与树脂纤维片材6之间的热膨胀差引起的损伤。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状态进行了说明,所公开的内容在结构的细节部分可以发生变化,实施方式、实施状态中的要素的组合或顺序的变化等能够不脱离所请求的本发明的范围及思想而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