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射线仪的机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3461发布日期:2019-11-01 21:0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射线仪的机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射线仪探伤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射线仪的机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射线探伤检测已被广泛应用于管道部件焊缝的无损检测;其中,射线检测一般有x射线检测和y放射源射线检测;而在针对于单根管的焊缝探伤检测中,由于x射线检测相较于y射线检测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易于识别细微缺陷等优点,所以x射线检测普遍用于单根管的焊缝探伤检测。

目前,在单根管的x射线检测过程中,需要搭设专门的平台、支架等固定安放机构,以将x射线仪安放固定于固定安放机构上、对单根管的焊缝进行探伤检测;并且,搭建的固定安放机构与待检测部件之间需留有一定的距离,以满足x射线探伤仪的透射焦距要求。同时,在对管道部件的焊缝进行探伤检测过程中,需要变换射线仪的入射角度,以满足探伤检测的作业要求。

但是,现有的固定安放机构由于搭建在固定的位置,所以在对管道构件的焊缝部位进行探伤检测时,需要在相应的位置分别重新搭建固定安放机构或对已搭建的固定安放机构进行拆卸、改造等;因此,不便于对射线仪的入射角度进行变换调节,导致管道构件的探伤检测作业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射线仪的机架装置,以解决目前的固定安放机构因搭建在固定的位置而不便于对射线仪的入射角度进行变化调节,进而导致的探伤检测作业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射线仪的机架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转动板、第二固定板以及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转动板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板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转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板相对,且所述第一转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板相对的两侧面均为射线仪固定面;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有驱动转轴,且所述驱动转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转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所述驱动转轴上,且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进一步,所述驱动转轴的一端为前端,并位于所述第二转动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驱动转轴的另一端为末端,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背离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驱动转轴的前端,所述驱动转轴的末端设置有手动摇柄或手轮。

进一步,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配合端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内圈,且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一转动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机架装置还包括止动螺栓;所述止动螺栓包括螺帽以及螺杆;所述第二固定板还设置有与所述螺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螺帽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为止动端,且所述止动端穿过所述螺纹孔,并朝向所述第一齿轮的盘面。

进一步,所述螺杆的止动端设置有衬垫。

进一步,所述驱动转轴上设置有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转动板转动角度的转动角度刻度盘;所述第二固定板背离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一侧面为外侧面,所述转动角度刻度盘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侧面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指示标识;所述第二转动板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转动角度刻度盘的初始刻度对应于所述指示标识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转动板的射线仪固定面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转动板的射线仪固定面设置有第二固定件;射线仪相对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板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且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沿所述射线仪的固定端的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为卡扣件。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机架装置,可以通过操作控制驱动转轴的转动,使得驱动转轴可以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二转轴转动,进而使得第二转动板随第二转轴一起转动;并且,在射线仪对管道构件的焊缝进行探伤检测时,可以将射线仪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相对的两个射线仪固定面之间,使得射线仪可以随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同步转动,实现了射线仪的透照入射角度的变换调节。因此,相较于现有的固定安放机构,本发明所公开的机架装置可以方便、快速地对射线仪的透照入射角度进行变换调节,并且使得射线仪的探伤检测作业具有省事省力,工作效率较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机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二固定板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机架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第一固定板、111-轴承、120-第二固定板、121-驱动转轴、122-第一齿轮、123-第二齿轮、124-止动螺栓、125-转动角度刻度盘、126-指示标识、

210-第一转动板、220-第二转动板、221-第二固定件、

300-射线仪、400-合页、

510-第一衔接托架、520-第二衔接托架、

610-第一转动托架、620-第二转动托架、

700-夹持部、710-支撑托架、800-单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射线仪的机架装置,所公开的机架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110、第一转动板210、第二固定板120以及第二转动板220;第一固定板110和第二固定板120相对设置,第一转动板210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固定板110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板220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固定板120转动连接,且第一转动板210和第二转动板220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板110和第二固定板120相对的两侧;第一转动板210和第二转动板220相对,且第一转动板210和第二转动板220相对的两侧面均为射线仪固定面;第二固定板120设置有驱动转轴121,且驱动转轴121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转轴传动连接。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机架装置,可以通过操作控制驱动转轴121的转动,使得驱动转轴121可以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二转轴转动,进而使得第二转动板220随第二转轴一起转动;并且,在射线仪对管道构件的焊缝进行探伤检测时,可以将射线仪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转动板210和第二转动板220相对的两个射线仪固定面之间,使得射线仪可以随第一转动板210和第二转动板220同步转动,实现了射线仪的透照入射角度的变换调节。

因此,相较于现有的固定安放机构,本发明所公开的机架装置可以方便、快速地对射线仪的透照入射角度进行变换调节,并且使得射线仪的探伤检测作业具有省事省力,工作效率较高的优点。

其中,传动机构可以包括第一齿轮122和第二齿轮123;第一齿轮122设置于第二转轴上,第二齿轮123设置于驱动转轴121上,且第一齿轮122和第二齿轮123啮合,从而第二齿轮123可以随驱动转轴121同步转动,且第二齿轮123转动过程中拨动第一齿轮122转动,进而第一齿轮122带动第二转轴、并驱动第二转动板220转动。当然,传动机构还可以为传动链条等其他现有的传动机构,以实现驱动转轴121与第二转轴的传动连接。

同时,驱动转轴121的一端为前端,并位于第二转动板220和第二固定板120之间;驱动转轴121的另一端为末端,并位于第二固定板120背离第二转动板220的一侧;第二齿轮123位于驱动转轴121的前端,从而便于将第一齿轮122设置于第二转轴位于第二固定板120与第二转动板220之间的部分,使得第一齿轮122和第二齿轮123啮合,达到传动机构隐藏的目的。当然,为了达到隐藏传动机构的目的,还可以在第二固定板120内设置专门的安装腔室,将第一齿轮122和第二齿轮123置于安装腔室内。并且,为了便于检测人员手动操作控制驱动转轴121的转动,可以在驱动转轴121的末端设置手动摇柄或手轮。

为了减小第一转轴与第一转动板210之间的转动摩擦力,可以在第一转动板210与第一转轴的转动配合端设置轴承111;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板110,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固定于轴承111的内圈,且第一转轴通过轴承111与第一转动座转动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机架装置还可以包括止动螺栓124;止动螺栓124包括螺帽以及螺杆;第二固定板120还设置有与螺杆相匹配的螺纹孔;螺杆的一端与螺帽连接,螺杆的另一端为止动端,且止动端穿过螺纹孔,并朝向第一齿轮122的盘面;从而通过转动止动螺栓124使得螺杆的止动端朝向第一齿轮122的盘面进退移动;当螺杆的止动端抵住第一齿轮122的盘面时,对第一齿轮122实现定位控制,进而有利于射线仪的透照入射角度的固定保持,更好地提高探伤检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当然,止动螺栓124还可以采用其他设置方式,以固定保持射线仪的透照入射角度;例如,止动螺栓124的螺杆的止动端还可以朝向第二转动板220的板面,从而转动止动螺栓124使得螺杆的止动端朝向第二转动板220的板面进退移动;当螺杆的止动端抵住第二转动板220的板面时,对第二转动板220实现定位控制,进而实现了射线仪的透照入射角度的固定保持。

其中,可以在螺杆的止动端设置有衬垫,从而通过衬垫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螺杆的止动端对第一齿轮122的盘面造成损伤;同时,衬垫还可以增大螺杆的止动端与第一齿轮122的盘面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高止动螺栓124的止动效果。通常情况下,衬垫可以为由聚苯乙烯材料、聚乙烯材料或聚丙烯材料等现有材料制成的衬垫。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公开的驱动转轴121上可以设置有用于指示第二转动板220转动角度的转动角度刻度盘125;第二固定板120背离第二转动板220的一侧面为外侧面,转动角度刻度盘125位于第二固定板120的外侧面的一侧,且第二固定板12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指示标识126;第二转动板220位于初始位置时,转动角度刻度盘125的初始刻度对应于指示标识126的位置,从而作业人员可以通过转动角度刻度盘125对射线仪的转动角度进行直接观察、记录,更加有利于射线仪的透照入射角度的精确变化调节。

通常情况下,焊缝需要从不同种点位置,如90°、60°等多个方向上进行多次透照检测;所以为了便于作业人员对射线仪的透照入射角度进行变换调节,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一齿轮122和第二齿轮123的传动比可以为1:3(即第二齿轮123转动3圈,第一齿轮122转动一圈);同时,相应的将转动角度刻度盘125沿圆周方向分为120等份,每一等份对应的角度为1°,且在第二转动板220和驱动转轴121均位于初始位置时,指示标识126对应于转动角度刻度盘125标注的0°刻度位置;驱动转轴121转动180°时,指示标识126对应于转动角度刻度盘125标注的±60°刻度位置(即驱动转轴121转动180°,相应的第二转动板220的转动角度为60°);转动角度刻度盘125从标注的0°刻度位置沿顺时针方向至标注的±60°刻度位置之间,还标注有+15°刻度位置;转动角度刻度盘125从标注的0°刻度位置沿逆时针方向至标注的±60°刻度位置之间,还标注有-15°刻度位置,这些标注数值的刻度位置为射线仪透照常用的入射角度;从而在转动驱动转轴121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指示标识126对应于转动角度刻度盘125标注的刻度位置处的数值,便可以快速地得知射线仪的透照入射角度。当然,传动机构的传动比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值,转动角度刻度盘上标注的转动角度数值相应地根据传动机构的传动比进行适应性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射线仪的固定,可以在第一转动板210的射线仪固定面设置有第一固定件,在第二转动板220的射线仪固定面设置有第二固定件221;射线仪相对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221固定于第一转动板210和第二转动板220之间。

其中,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221的数量均可以为四个,且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221分别沿射线仪的固定端的周向均匀分布,从而提高射线仪固定的稳定性以及固定的结构强度。当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以对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221的数量进行适当的增减;但是,为了保证射线仪固定的稳定性以及固定结构的强度,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221的数量优选地均为至少两个。

具体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221均卡扣件;其中,卡扣件的一端与射线仪固定面连接,卡扣件的另一端穿过射线仪的手轮盘,并通过卡勾与设置于射线仪固定面上的卡槽卡扣,从而将射线仪固定于射线仪固定面上。当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221还可以为搭扣件等其他现有的固定件,以将射线仪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转动板210和第二转动板220的射线仪固定面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检测人员的手动操作作业,止动螺栓124的螺帽可以设置为蝶形螺帽;从而可以便于作业人员的握持操作,避免了额外工具的借助;指示标识126可以为指示刻度线或指示箭头等用于指示的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固定板110和第二固定板120上分别设置合页400;其中,第一固定板110和第二固定板120分别与相应的合页400的第二合页本体连接,以通过相应合页400的第一合页本体分别方便于第一固定板110与焦距调节机构的第一衔接托架510的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板120与焦距调节机构的第二衔接托架520的转动连接,并保证第一固定板110与第一衔接托架510、第二固定板120与第二衔接托架520之间转动连接的结构强度。当然,第一固定板110和第二固定板120上还可以分别设置转轴、铰链等其他现有的铰接件。

具体请参照图3,通常情况下,焦距调节机构包括转动托架和衔接托架;转动托架包括第一转动托架610和第二转动托架620;衔接托架包括第一衔接托架510和第二衔接托架520。

第一转动托架610和第二转动托架620的一端均通过铰接件与支撑托架710转动连接,且第一转动托架610与第二转动托架620相对,支撑托架710通过夹持部700夹持固定于单根管800上;第一转动托架610的另一端与第一衔接托架510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托架620的另一端与第二衔接托架520转动连接,且第一衔接托架510和第二衔接托架520相对;第一衔接托架510和第二衔接托架520可以分别通过相应的合页400与相应的第一固定板110和第二固定板120转动连接,进而在转动调节射线仪300的透照入射角度时,还可以在通过转动调节第一转动托架610和第二转动托架620之间的张开角度的过程中,使得第一衔接托架510和第二衔接托架520之间的张开角度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得射线仪300向靠近单根管800或远离单根管800的方向进退移动,便于射线仪300的透射焦距的调节。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