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回流、防虹吸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89749发布日期:2020-03-13 06:46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回流、防虹吸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回流、防虹吸模块。



背景技术:

流体供应管路,如自来水管路停水时管路内形成负压,水箱内的水会通过出水通路逆流进入自来水管路而导致对自来水管路中水的污染。市面现有的防回流、防虹吸模块一般都是采用进出水中间实体隔断的方式,另外配置胶垫,进水时密封,防回流、防虹吸时打开,破除管路真空(或负压),以达到防止回流的目的。但现有模块具有如下缺点:进、出水口搭载同一个半密闭腔体,残留水易沾染进水口,进而污染供水管路;且需要多零件配合,容易因装配、异物堵塞等问题导致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防回流、防虹吸模块,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实体隔断效果差、零件多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防回流、防虹吸模块,包括一半开放壳体,所述半开放壳体上设有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所述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位于相对孔位上,且进水通路的出口与出水通路的入口间设有隔断空间,且隔断介质为空气。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水通路由入口向出口方向的腔体尺寸逐渐减小。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水通路在靠近其入口的一端设有收缩颈段,所述收缩颈段的腔体尺寸小于出水通路的出口尺寸,且收缩颈段的腔体与出水通路的腔体内部呈增大。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水通路的入口呈漏斗形。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半开放壳体内设有若干挡水片,所述挡水片分布于隔断空间的两侧,用于阻挡出水通路的回流水以及在失效的情况防喷溅。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挡水片弯折形成一挡水曲面,所述挡水曲面倾斜朝向出水通路。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半开放壳体的底部开放。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半开放壳体上开设过气孔。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中间采用空气隔断,任何不通过出水通路的水都会直接掉落从底部排出,不会流回进水通路;

2.出水通路的出口口径较大,回流水没有充足的压力时,无法形成足够的喷射距离污染进水口,会直接掉落从底部排出;

3.进水通道腔体逐渐内缩,末端出口在低压时也能形成有效的喷射水流,射入出水通路,到达后端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其中,1-半开放壳体,2-进水通路,21-第一进口段,22-第一过渡段,23-第一出口段,3-出水通路,31-收缩颈段,4-挡水片,41-挡水曲面,5-过气孔,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防回流、防虹吸模块,包括一半开放壳体;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开放壳体上部为拱形顶、下部矩形主体,底部开放,且半开放壳体上设置有过气孔。

所述半开放壳体上设有分别与前后端流体管路连接的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所述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位于相对孔位上,且进水通路的出口与出水通路的入口间设有隔断空间,且隔断介质为空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设置于半开放壳体的上部,任何不通过出水通路的水都会直接掉落从底部排出,不会流回进水通路。

为保证低压时也能形成有效的喷射水流,所述进水通路由入口向出口方向的腔体尺寸逐渐减小。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述进水通路由入口向出口方向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进口段、第一过渡段和第一出口段,所述第一过渡段的腔体呈坡度收缩,腔体内壁逐渐减小使水流流速和压力增大,在第一出口段形成能达到出水通路的喷射水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通路的入口呈漏斗形,方便收集进水通路的喷射水流。且出水通路在靠近其入口的一端(即漏斗形的末端),设有收缩颈段,所述收缩颈段的腔体尺寸小于出水通路的出口尺寸。同时,所述收缩颈段的腔体与出水通路的腔体内部增大,水流流经收缩颈段后腔体直径增大,一方面使回流水没有充足的压力时,无法形成足够的喷射距离污染进水口,会直接掉落从底部排出;另一方面,增大的出口也起到了一定程度阻挡回流水的作用。

所述半开放壳体内设有若干挡水片,所述挡水片分布于隔断空间通路的两侧,用于阻挡出水通路的回流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水片呈轴对称形式分布,如图3,各挡水片有抱合的趋势。且每个挡水片均弯折形成一挡水曲面,所述挡水曲面倾斜朝向出水通路,所述挡水曲面由两侧向中心轴部形成凹陷,当出水通路内压力突变的时候,控制回流水不会溅射出壳体。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半开放壳体上相对开设至少两组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