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3580发布日期:2020-01-14 23:27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绘仪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



背景技术:

测绘就是测量和绘图。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gns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核心,将地面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置信息,供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之用。测绘仪一般是由测绘仪和测绘支架构成,现有的测绘仪与测绘支架大都采用一体化设计,而且测绘支架一般是采用双节构造,双节构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用不同高度的使用者。但是占用的体积还是比较大,不利于运输,更不适用于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使用。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于携带的地理信息测绘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地理信息测绘仪,而提出的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包括水平台、连接构件和全站仪,还包括支撑杆;所述的水平台的边沿均匀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的连接构件外侧与支撑杆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的连接构件的内侧与连接孔相匹配,所述的水平台上表面边沿活动安装有固定销,所述的固定销与连接孔一一对应,所述的固定销贯穿水平台的上表面与连接构件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的水平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台,所述的全站仪固定安装在转台上。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杆包括主杆、副杆和底杆,所述的主杆的中部与副杆滑动连接,所述的副杆的中部与底杆滑动连接,所述的主杆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的副杆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的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的主杆的底端左右两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转向部件,所述的副杆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的底杆的前后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的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的副杆的底端前后两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转向部件,所述的底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锥形件,所述的主杆和副杆的内部上表面均设置有固定槽,所述的锥形件与固定槽相匹配,支撑杆能够自由折叠,便于携带。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转向部件包括卡接环和转动辊,所述的卡接环的中部横向与底杆啮合连接,所述的转动辊分别贯穿卡接环和底杆的中部,所述的卡接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十字轨,所述的十字轨与第二滑轨相匹配,所述的十字轨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转向部件的设置便于支撑杆折叠。

优选地,所述的底杆与卡接环的连接处表面均与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的卡接环的内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与卡接槽一一对应,所述的安装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限位弹簧,所述的限位弹簧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的卡接块分别与卡接槽和安装槽相匹配,卡接块的设置使得支撑杆展开后能够在一定的压力下不变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时候,首先将支撑杆与连接构件活动连接,之后将连接构件与水平台上的连接孔活动连接,并通过固定销对连接构件进行二次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支撑杆,当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时候,需要将本实用新型收纳起来,为了节省支撑杆的体积,支撑杆采用三段式构造,只需将底杆沿着副杆滑动至第二滑轨的最底部,使得第二滑块进入到第二转向部件上的十字槽内,直至第二滑块脱离第二滑轨,然后转动第二转向部件半圈,使得底杆底端的锥形件与副杆内顶端的固定槽啮合连接,同理也可以直接将副杆沿着主杆滑动至第一滑轨的最底部,使得第一滑块进入到第一转向部件上的十字槽内,直至第一滑块脱离第一滑轨,然后转动第一转向部件半圈,使得底杆底端的锥形件与主杆内顶端的固定槽啮合连接,通过以上步骤,使得支撑杆折叠起来,减少占用的体积,便于使用者携带;

(2)大多数三段式支撑杆直接采用固定螺栓与滑轨的构造,这种设计容易使支撑杆在承受全站仪重力时容易弯曲,不利于测绘作业,针对此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滑块在第一滑轨上不能转动,故设置第一转向部件和第二转向部件,当第一滑块滑动至第一转向部件上的十字槽的时,转动第一转向部件,使得卡接环以转动辊为中心转动,直至切换副杆或底杆的方向,为了防止第一转向部件或第二转型部件发生滑动,所以在底杆上设置卡接槽,并在卡接环上设置有卡接槽,卡接块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与卡接槽啮合连接,只用使用者施加一定的扭力使卡接环才能发生转动,通过以上设置,保证了支撑杆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使本实用新型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转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转向部件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水平台;2、连接孔;3、连接构件;4、支撑杆;5、转台;6、全站仪;7、固定销;8、主杆;9、副杆;10、底杆;11、第一滑轨;12、第一滑块;13、第一转向部件;14、第二滑轨;15、第二滑块;16、第二转向部件;17、锥形件;18、固定槽;19、卡接环;20、转动辊;21、十字轨;22、卡接槽;23、安装槽;24、限位弹簧;25、卡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3,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包括水平台1、连接构件3和全站仪6,还包括支撑杆4;水平台1的边沿均匀设置有连接孔2,连接构件3外侧与支撑杆4的上端活动连接,连接构件3的内侧与连接孔2相匹配,水平台1上表面边沿活动安装有固定销7,固定销7与连接孔2一一对应,固定销7贯穿水平台1的上表面与连接构件3的内侧活动连接,水平台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台5,全站仪6固定安装在转台5上。

支撑杆4包括主杆8、副杆9和底杆10,主杆8的中部与副杆9滑动连接,副杆9的中部与底杆10滑动连接,主杆8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滑轨11,副杆9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12,第一滑块12与第一滑轨11滑动连接,主杆8的底端左右两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转向部件13,副杆9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第二滑轨14,底杆10的前后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15,第二滑轨14与第二滑块15滑动连接,副杆9的底端前后两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转向部件16,底杆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锥形件17,主杆8和副杆9的内部上表面均设置有固定槽18,锥形件17与固定槽18相匹配。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时候,首先将支撑杆4与连接构件3活动连接,之后将连接构件3与水平台1上的连接孔2活动连接,并通过固定销7对连接构件3进行二次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支撑杆4,当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时候,需要将本实用新型收纳起来,为了节省支撑杆4的体积,支撑杆4采用三段式构造,只需将底杆10沿着副杆9滑动至第二滑轨14的最底部,使得第二滑块15进入到第二转向部件16上的十字槽内,直至第二滑块15脱离第二滑轨14,然后转动第二转向部件16半圈,使得底杆10底端的锥形件17与副杆9内顶端的固定槽18啮合连接,同理也可以直接将副杆9沿着主杆8滑动至第一滑轨11的最底部,使得第一滑块12进入到第一转向部件13上的十字槽内,直至第一滑块12脱离第一滑轨11,然后转动第一转向部件13半圈,使得底杆10底端的锥形件17与主杆8内顶端的固定槽18啮合连接,通过以上步骤,使得支撑杆4折叠起来,减少占用的体积,便于使用者携带。

实施例2:请参阅图4-6,结合实施例1的基础有所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转向部件16包括卡接环19和转动辊20,卡接环19的中部横向与底杆10啮合连接,转动辊20分别贯穿卡接环19和底杆10的中部,卡接环19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十字轨21,十字轨21与第二滑轨14相匹配,十字轨21与第二滑块15滑动连接。

底杆10与卡接环19的连接处表面均与设置有卡接槽22,卡接环19的内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安装槽23,安装槽23与卡接槽22一一对应,安装槽2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限位弹簧24,限位弹簧24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块25,卡接块25分别与卡接槽22和安装槽23相匹配。

大多数三段式支撑杆4直接采用固定螺栓与滑轨的构造,这种设计容易使支撑杆4在承受全站仪6重力时容易弯曲,不利于测绘作业,针对此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滑块12在第一滑轨11上不能转动,故设置第一转向部件13和第二转向部件16,当第一滑块12滑动至第一转向部件13上的十字槽的时,转动第一转向部件13,使得卡接环19以转动辊20为中心转动,直至切换副杆9或底杆10的方向,为了防止第一转向部件13或第二转型部件发生滑动,所以在底杆10上设置卡接槽22,并在卡接环19上设置有卡接槽22,卡接块25在限位弹簧24的作用下与卡接槽22啮合连接,只用使用者施加一定的扭力使卡接环19才能发生转动,通过以上设置,保证了支撑杆4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使本实用新型便于携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步骤,在元件前的“一个”一词不排除包括“多个”该元件。产品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的多个元件也可以由一个元件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