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消防水带的荧光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0637发布日期:2019-10-28 22:34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用于消防水带的荧光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消防水带的荧光护套。



背景技术:

消防水带是用来运送高压水或泡沫等阻燃液体的软管,消防接口主要用于水带、消防栓和水枪等之间的连接,进行输送水或混合液体的灭火工作,水带接口一般先通过铝环外压方式绑扎在消防接口外侧,最后在最外面套上传统的护套,传统护套通常是黄色或红色的编织物,在光线较暗或者浓烟较大的消防工作时,不能立即准确定位其位置,不利于找寻水枪。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消防水带的荧光护套,该荧光护套套在水带与接口的连接处,便于在光线较暗或浓烟较大的消防工作时,能够立即定位,并便于找寻水枪。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消防水带的荧光护套,包括呈中空圆柱形的荧光护套本体(1),荧光护套本体(1)由软质的荧光材料制成,沿其两端部外圆周分别设有凸环A(2)和凸环B(3),凸环B(3)外侧的护套本体外圆周设有凸起(5),凸起(5)的高度不高于凸环A(2)和凸环B(3)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荧光护套为软质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适当变形,荧光护套安装在水带与接头的连接位置,能够在光线较暗或浓烟较大的情况下发出荧光,便于快速定位水带与接口的连接位置,进而便于寻找水枪进行消防作业,荧光护套还可有效防止水带与接口连接处漏水情况的发生,同时,凸环A、凸环B以及凸起的设置可使荧光护套固定在规定的位置,不来回移动。

优选地,凸环A(2)和凸环B(3)之间的荧光护套本体(1)外表面贴覆反光条(4),反光条(4)能在夜间反射周围的光线,进一步便于快速定位接口(7)的位置。

优选地,荧光护套本体(1)、凸环A(2)、凸环B(3)与凸起(5)一体注塑而成。

优选地,凸起(5)为两个,对称设置在荧光护套本体的外圆周上。

优选地,凸起(5)的侧面均呈倾斜状,防止划伤。

优选地,凸起(5)与凸环B(3)紧紧贴合,且凸起(5)与凸环B(3)接触的一面为弧形面。

优选地,荧光护套本体(1)的厚度不小于2mm。

优选地,凸环A(2)与凸环B(3)的间距以及反光条(4)的宽度不低于1.5cm。

优选地,荧光护套本体(1)、凸环A(2)、凸环B(3)一体注塑而成,材料为软质荧光塑料或者硅胶荧光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荧光护套套在水带与接口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荧光护套、铝环安装在水带与接口连接处的剖视图。

图中,1、荧光护套本体;2、凸环A;3、凸环B;4、反光条;5、凸起;6、水带;7、接口;8、铝环;9、安装孔A;10、凵型钢片;11、螺丝;12、安装孔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用于消防水带的荧光护套,包括呈中空圆柱形的荧光护套本体1,荧光护套本体1由软质的荧光材料制成,具体可以选择软质荧光塑料或者硅胶荧光材料,荧光材质可以保证护套本体在接受充足的光照后,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能够发出荧光便于肉眼辨别;沿护套本体1的两端部外圆周分别设有凸环A2和凸环B3,荧光护套本体1套在水带6与接口7连接处的外侧后,还可防止连接处漏水情况的发生。优选地,荧光护套本体1、凸环A2、凸环B3由软质荧光塑料或者硅胶荧光材料一体注塑而成。

优选地,凸环A2和凸环B3之间的荧光护套本体1外表面粘贴反光条4,反光条4在有光线的条件下能够反射光线,便于快速辨别水带与接口连接处的位置。

优选地,凸环B3外侧的护套本体外圆周设有凸起5,凸起5的高度不高于凸环A2和凸环B3的高度,凸环A2、凸环B3、凸起5的设置可以防止水带滚动。优选地,荧光护套本体1、凸环A2、凸环B3与凸起5一体注塑而成。优选地,凸起5为两个,对称设置在荧光护套1的外圆周上。进一步优选地,凸起5的侧面均呈倾斜状,防止划伤。

进一步优选地,凸起5与凸环B3紧紧贴合,且凸起5与凸环B3接触的一面为弧形面,进一步提高水带接口的防滚性能。

优选地,为了保证荧光护套本体1套在水带6与接头7的连接处时不容易脱落,荧光护套本体1的内径与接口7外端(也即水带的固定位置)的外径相匹配。

优选地,为了保证荧光护套本体1的强度,荧光护套本体1的厚度不小于2mm。

具体地,凸环A2和凸环B3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反光条4的宽度,为了保证反光条4的反光强度,反光条4的宽度不低于1.5cm,反光条4沿圆周方向粘贴在两凸环之间的荧光护套本体1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荧光护套的荧光灰度需符合JIS或DIN标准:5分钟(350MCD/m2)、60分钟(30MCD/m2)或以上。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首先水带6一端外侧先套进荧光护套1,再套进铝合金材质的铝环8之后水带一端内侧套进接口7,采用铝环8外压方式绑扎后,荧光护套1移动至接口7位置处覆盖铝环8,铝环8的宽度可以选择4-6公分,且设置凸起5的一端靠近接口连接体,如图3所示,图3中的荧光护套1需要沿着箭头方向向右移动至接口7位置,铝环8将水带6的端部遮盖,荧光护套1将铝环8遮盖。

为了进一步防止荧光护套1在水带6轴向方向来回移动或者相对于铝环8转圈,在荧光护套设置凸起5的一端沿径向开设安装孔A9,具体地,安装孔A9可以开设在凸起5处或者凸起5以外的位置处,如图1-2所示,并设置与该端部相匹配的凵型钢片10,凵型钢片10的两端分别与铝环8内侧面及荧光护套1外侧面贴合,且凵型钢片10的一端被采用铝环外压方式压在铝环8一端的内侧里面紧紧贴合,凵型钢片10与荧光护套外侧面贴合的一端开设安装孔B12,螺丝11依次穿过凵型钢片10上的安装孔B12、荧光护套上的安装孔A9锁紧在荧光护套1上,如图4所示,从而可有效防止荧光护套来回移动及转圈现象的发生。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