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7273发布日期:2019-12-03 17:53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部、转动连接部和限位部,支撑部与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支撑部的转动角度受到限位部的限制,以使所支撑的设备可以到达特定的位置。

但是现有的支撑装置在调节的过程中,摩擦系数较小甚至不存在摩擦,这样的设置在调节时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外界以及所支撑设备的重力影响,甚至在支撑部意外脱离限位部时会对所支撑设备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支撑装置在调节的过程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安装在待支撑设备上,包括:支撑杆;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安装在待支撑设备上,支撑杆转动连接于固定组件;阻尼件,阻尼件设置在固定组件与支撑杆之间,以增加固定组件与支撑杆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支撑杆包括: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于固定组件;支撑部,支撑部与转动连接部呈角度设置,以在转动连接部转动时,支撑部远离转动连接部的一端靠近或远离待支撑设备。

进一步地,支撑杆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设置在转动连接部远离支撑部的一端,并与转动连接部呈角度设置。

进一步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压件,支撑压件中部设置有压槽,压槽与待支撑设备形成转动腔,转动连接部处于转动腔内;固定调节件,固定调节件可拆卸地连接在待支撑设备上,支撑压件通过固定调节件安装在待支撑设备上。

进一步地,支撑压件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与支撑部相适配。

进一步地,固定调节件设置为螺钉或者螺栓,压槽两侧设置有固定耳板,固定调节件贯穿固定耳板并螺纹连接于待支撑设备。

进一步地,固定组件还包括定位件,定位件安装在支撑压件上,待支撑设备上开设有与定位件适配的定位孔,定位件滑动连接于定位孔。

进一步地,阻尼件包括:安装部,安装部上开设有与支撑杆相适配的安装槽;挤压部,挤压部与安装部连接,挤压部与安装部至少部分地间隔设置,安装槽设置在挤压部和安装部之间。

进一步地,阻尼件设置为阻尼硅胶垫,阻尼硅胶垫包裹支撑杆。

进一步地,待支撑设备包括处于待支撑设备外围的边框,固定组件安装在边框上。

进一步地,支撑杆至少设置有一个,当支撑杆设置为多个时,固定组件和阻尼件的数量与支撑杆数量相同。

进一步地,支撑杆设置为两个时,支撑杆远离固定组件的一端相互连接并形成“u”形结构。

进一步地,“u”形结构具有弹性,以使两个支撑杆相互远离;固定组件上设置有与支撑杆相适配的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卡口。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支撑杆的设置用以支撑待支撑设备,其通过固定组件转动连接于待支撑设备,并通过阻尼件进行缓冲,以提高支撑装置在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阻尼件的设置可以固定组件与支撑杆之间的摩擦力,这样就可以在支撑杆转动过程中可以缓慢地转动,以避免过快的转动对待支撑设备产生较大的加速度后,进而对墙面或者其他相邻设备产生冲击,而造成的待支撑设备的损伤。阻尼件与固定组件的配合可以提高支撑装置稳定性的同时,可以对待支撑设备起到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支撑装置在调节的过程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安装后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支撑装置安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a处的放大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固定组件、阻尼件和支撑杆配合后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支撑杆;11、转动连接部;12、支撑部;13、限位部;20、固定组件;21、支撑压件;211、压槽;212、固定耳板;213、限位槽;22、固定调节件;23、定位件;30、阻尼件;31、安装部;311、安装槽;32、挤压部;40、待支撑设备;41、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支撑装置,安装在待支撑设备40上,包括支撑杆10、固定组件20和阻尼件30。固定组件20安装在待支撑设备40上,支撑杆10转动连接于固定组件20。阻尼件30设置在固定组件20与支撑杆10之间,以增加固定组件20与支撑杆10之间的摩擦力。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支撑杆10的设置用以支撑待支撑设备40,其通过固定组件20转动连接于待支撑设备40,并通过阻尼件30进行缓冲,以提高支撑装置在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阻尼件30的设置可以固定组件20与支撑杆10之间的摩擦力,这样就可以在支撑杆10转动过程中可以缓慢地转动,以避免过快的转动对待支撑设备40产生较大的加速度后,进而对墙面或者其他相邻设备产生冲击,而造成的待支撑设备40的损伤。阻尼件30与固定组件20的配合可以提高支撑装置稳定性的同时,可以对待支撑设备40起到保护作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支撑装置在调节的过程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支撑杆10包括转动连接部11和支撑部12。转动连接部11转动连接于固定组件20。支撑部12与转动连接部11呈角度设置,以在转动连接部11转动时,支撑部12远离转动连接部11的一端靠近或远离待支撑设备40。上述结构可以将待支持设备根据需要支撑到不同的偏转角度。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支撑杆10还包括限位部13,限位部13设置在转动连接部11远离支撑部12的一端,并与转动连接部11呈角度设置。限位部13的设置可以防止支撑杆10意外脱离固定组件20,保证支撑杆10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固定组件20包括支撑压件21和固定调节件22。支撑压件21中部设置有压槽211,压槽211与待支撑设备40形成转动腔,转动连接部11处于转动腔内。固定调节件22可拆卸地连接在待支撑设备40上,支撑压件21通过固定调节件22安装在待支撑设备40上。上述结构可以使固定组件20更好地与支撑杆10转动连接。进一步地,固定调节件22和阻尼件30的配合下可以调节支撑杆10与固定组件20之间的转动摩擦力。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支撑压件21上开设有限位槽213,限位槽213与支撑部12相适配。上述结构中的限位槽213为支撑杆10的导向结构,不但可以限制支撑部12的偏转方向,而且可以防止支撑部12的意外偏转,进而使支撑部12的调节更加稳定。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固定调节件22设置为螺钉或者螺栓,压槽211两侧设置有固定耳板212,固定调节件22贯穿固定耳板212并螺纹连接于待支撑设备40。上述结构中固定调节件22可以使固定组件20的安装更加稳定可靠,同时可以通过旋转螺钉或者螺栓来调节支撑压件21对阻尼件30的压力。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固定组件20还包括定位件23,定位件23安装在支撑压件21上,待支撑设备40上开设有与定位件23适配的定位孔,定位件23滑动连接于定位孔。上述结构可以对固定组件20实现定位,以保证固定组件20在调节的过程中可以始终保持稳定可靠。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阻尼件30包括安装部31和挤压部32。安装部31上开设有与支撑杆10相适配的安装槽311。挤压部32与安装部31连接,挤压部32与安装部31至少部分地间隔设置,安装槽311设置在挤压部32和安装部31之间。上述结构可以使支撑杆10更好的与阻尼件30配合,安装部31和挤压部32配合可以包裹支撑杆10的转动连接部11,以使支撑杆10与阻尼件30充分接触,进而保证转动摩擦力的有效可靠。安装槽311的设置可以避免支撑杆10在阻尼件30挤压过程中发生偏转,进而使支撑杆10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阻尼件30设置为阻尼硅胶垫,阻尼硅胶垫包裹支撑杆10。进一步地,阻尼硅胶垫包裹转动连接部11。将阻尼件30设置为阻尼硅胶垫后,可以具有更优良的缓冲作用。阻尼件30设置为阻尼硅胶垫是优选方案,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橡胶等高分子材料,或者有一定弹性的其他材料。阻尼件30也可以设置为多种材料的混合结构。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待支撑设备40包括处于待支撑设备40外围的边框41,固定组件20安装在边框41上。上述结构中边框41的设置可以使固定组件20的安装更加可靠。边框41处于待支撑设备40外围支撑起来更加省力。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支撑杆10至少设置有一个,当支撑杆10设置为多个时,固定组件20和阻尼件30的数量与支撑杆10数量相同。上述结构可以使支撑杆10的支撑更加稳定可靠。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支撑杆10设置为两个时,支撑杆10远离固定组件20的一端相互连接并形成“u”形结构。上述结构可使两个支撑杆10更好地配合。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u”形结构具有弹性,以使两个支撑杆10相互远离。固定组件20上设置有与支撑杆10相适配的限位槽213,限位槽213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卡口。上述结构中当限位槽213内设置有多个限位卡口时,可以使“u”形结构的双支撑杆10可以根据需要使待支撑设备40具有不同的偏转角度。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待支撑设备40可以设置为智慧黑板或者其他板状结构,也可以设置为一定条件下需要进行偏转的其他设备。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支撑杆10的设置用以支撑待支撑设备40,其通过固定组件20转动连接于待支撑设备40,并通过阻尼件30进行缓冲,以提高支撑装置在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阻尼件30的设置可以固定组件20与支撑杆10之间的摩擦力,这样就可以在支撑杆10转动过程中可以缓慢地转动,以避免过快的转动对待支撑设备40产生较大的加速度后,进而对墙面或者其他相邻设备产生冲击,而造成的待支撑设备40的损伤。阻尼件30与固定组件20的配合可以提高支撑装置稳定性的同时,可以对待支撑设备40起到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支撑装置在调节的过程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