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用提拉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48972发布日期:2020-03-03 04:18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用提拉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用提拉件。



背景技术:

电梯用钢带在国内市场已经得到应用,并有许多相关专利,但这些专利所涉及到的带式产品都是纵向连续均匀的结构,如中国专利cn1267604公开的一种《用于电梯的拉伸件、牵引驱动器和滑轮及滑轮衬套》,中国专利cn1222656公开的一种《电梯的拉力构件》,及中国专利cn1306185公开的一种《可驱动的承载或牵引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上述文献中拉伸件内部所嵌的钢芯及其涂覆层都是均匀地,生产工艺也是采用连续性的挤出生产。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制造加工相对简单,对设备和工艺的要求也相对较低。但是,这种纵向连续式生产没有考虑到电梯实际使用时,对于曳引面和非曳引面的摩擦性能要求是不一样的。电梯轿厢运行时,其提拉力是通过钢带和曳引轮接触产生摩擦力,从而提拉轿厢上升或下降。但是,现有钢带在实际使用时,因为和曳引轮接触一侧的钢带摩擦性能不足,而导致曳引力不足,从而出现电梯轿厢打滑现象,带来安全风险;而和非曳引用绳轮侧接触的一面,又经常因摩擦性能相对过强,而导致钢带和导向轮、轿顶轮等绳轮发生较大摩擦,产生摩擦噪音,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感。

鉴于曳引轮接触侧和非曳引用绳轮接触侧不同的使用要求,现有连续均匀结构的曳引带已不能满足电梯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感兼备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能,乘坐更舒适的电梯用提拉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用提拉件,包括多根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抗拉体,和将抗拉体包覆后形成扁平皮带状结构的涂覆层,所述涂覆层包括可与电梯曳引轮配合的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正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用于增加提拉件和电梯曳引轮摩擦力的防滑层,所述第二侧面上设有用于减小摩擦力的润滑层。防滑层与电梯曳引轮接触配合,增大了提拉件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电梯运行过程中的曳引力不足而引起的打滑现象,有效保证了电梯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润滑层与非电梯曳引用绳轮,如导向轮、轿顶轮或对重轮等的侧面接触配合,提高了提拉件与非曳引用绳轮侧接触面的润滑性能,和导向轮、轿顶轮或对重轮等的侧面接触配合可降低摩擦噪音,提高运行舒适感;因此本实用新型兼顾了电梯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感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层包括沿提拉件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凸棱。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层为高分子聚合物通过滚制工艺设于第一侧面上。防滑层的制作工艺简单,与提拉件的连接稳固性高。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层和涂覆层一体成型。防滑层不仅增加了摩擦力,而且提高了提拉件的耐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凸棱连续排布,凸棱的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或三角形或矩形。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层包括沿提拉件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凸起,凸起连续排布,其截面呈半球形或椭球型。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层为钼或石墨或蜡通过挤出成型工艺或拉拔工艺设于第二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层和润滑层延伸涂覆层的整个长度和整个宽度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抗拉体由多股钢丝绳捻制而成,抗拉体沿提拉件的横截面均匀分布,且在钢带长度方向上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层的厚度为0.1-1mm,或0.1-0.5mm;所述润滑层的厚度为0.1-1mm,或0.1-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制作工艺简单,兼顾了提拉件与曳引轮的配合性能以及提拉件与非曳引用绳轮之间的配合性能,不仅提高了电梯使用的安全性能,而且电梯乘坐的舒适性也得到改善,不会产生较大噪音,使用寿命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形式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图4中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电梯用提拉件,其为纵向钢带结构,包括多根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抗拉体1和包覆在抗拉体1外围的涂覆层2,涂覆层2呈扁平皮带状结构,其包括第一侧面21和与第一侧面21正对的第二侧面22,第一侧面21主要是与电梯曳引轮的内侧面接触配合,第二侧面22主要是与非电梯曳引用绳轮的侧面配合,非电梯曳引用绳轮包括导向轮、轿顶轮和对重轮等。在涂覆层2的第一侧面21上设有用于增加提拉件和电梯曳引轮之间摩擦力的防滑层3,在涂覆层2的第二侧面22上设有用于减小提拉件和非电梯曳引轮之间摩擦力的润滑层4。

防滑层3通过滚制工艺形成,厚度为0.1-1mm,即图中h2为0.1-1mm,优选0.1-0.5mm,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形状为沿着提拉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凸棱31,多个凸棱31连续排布,或间隔排布,相互之间平行,且与抗拉体1相垂直,凸棱31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三角形或矩形结构或其他规则、不规则的结构,延伸整个提拉件的长度方向,也延伸其整个宽度方向,或者延伸大部分宽度方向。防滑层3的目的是在提拉件的第一侧面21即曳引侧面制造出增加摩擦力的结构,增大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曳引能力。

对防滑层3进行滚制工艺的方式包括滚压、滚花等工艺,利用滚柱或滚刀对已加工的涂覆层2第一侧面21进行滚压,使涂覆层2表面产生塑性变形的防滑层3。滚压温度为50-80℃,滚压压力为100-500n,滚制速度约30-100m/min,可对于挤出过程的在线或离线进行,滚制效果:在被滚制对象的表面冷产生冷作硬化现象,提高表面硬度,使受力变形消除,硬度提高hs5-15°,产生表面强化层即防滑层3,强化层和涂覆层2材料内部是连续过渡,使涂覆层2内形成残余应力层,疲劳强度可提高20-30%。

润滑层4通过挤出成型工艺或拉拔工艺形成,厚度为0.1-1mm,即图中h2为0.1-1mm,优选0.1-0.5mm,材料为钼,石墨,蜡等可以改善润滑效果的材料,形状为沿着提拉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凸起41,多个凸起41连续排布,或间隔排布,凸起41的截面为半球形或椭球型或其他规则、不规则的结构,只要能有利于降低摩擦力即可,润滑层4延伸整个提拉件的长度方向,也延伸其整个宽度方向,或者延伸大部分宽度方向。润滑层4的目的是在提拉件的第二侧面22即非曳引侧面制造出减小摩擦力的结构,减小与非曳引轮-导向轮/轿顶轮/对重轮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运行舒适性,降低噪音。

对润滑层4进行挤出加工或拉拔加工时,不同于当前对于抗拉体1和涂覆层2进行挤出的一次成型,为了在提拉件表面形成符合使用要求的润滑层4,可以采用在线或离线工艺制造,采用在线工艺制作时,可在当前挤出生产线后添加一组材料施加机构和挤出或拉拔模具,以二次成型的方式在已有提拉件表面产生符合使用要求的润滑层4,或者采用高温(150-200摄氏度)粘结的离线工艺方式产生符合使用要求的润滑层4。

防滑层3和涂覆层2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即两者都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增加了提拉件的整体强度,并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防滑层3也可以通过涂胶粘接的形式固定连接在涂覆层2的第一侧面21;如图5所示,防滑层3还可以通过楔形扣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涂覆层2的第一侧面21。

抗拉体1由多股钢丝绳捻制而成,由于抗拉体1在电梯工作过程中承载着轿厢、对重装置、额定载重等重量的总和,其应当具有较高的强度,而采用多股钢丝绳捻制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抗拉体1的抗拉强度、疲劳强度等性能。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抗拉体1由6-8股钢丝绳缠绕而成,且每根钢丝绳为线接触钢丝绳或面接触钢丝绳,这些结构优于简单的点接触的钢丝绳,可以明显提高钢丝绳的疲劳寿命。抗拉体1具体为沿钢带纵向延伸的钢丝绳,用于作为提拉件的支承部件,涂覆层2包覆于钢丝绳的周围,从而形成内嵌钢丝绳的带状结构,滚制加工的摩擦层3为设置于钢带单侧外表面上,挤出或拉拔加工的润滑层4为设置于钢带另一侧的外表面上。

工作时,本发明的提拉件通过曳引轮一端连接轿厢,另一端连接对重装置,轿厢与对重装置的重力使提拉件压紧在曳引轮槽内产生摩擦力;然后,电动机转动带动曳引轮转动,曳引轮通过摩擦力驱动提拉件,使轿厢和对重装置作相对运动,即轿厢上升,对重下降;或对重上升,轿厢下降;于是,轿厢在井道中沿导轨上、下往复运行,电梯执行垂直运送任务。通过在提拉件的曳引面设置防滑层3,大大增加了电梯的曳引力,保证了电梯在整个井道中都能高效安全运行;另一方面,在提拉件的非曳引面增加的润滑层4,提高了涂覆层2非曳引用绳轮侧接触面的润滑性能,可降低提拉件和井道里各个绳轮的摩擦噪音,提高运行舒适感。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