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压容器用有机玻璃视镜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4197发布日期:2020-01-24 11:23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压容器用有机玻璃视镜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容器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压容器用有机玻璃视镜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化工装置到处可见带压容器及带压塔类设备,而此类设备都设计不少有机玻璃视镜,特别是塔类设备往往高达几十米,里面存有大量物料。由于在正常生产需要随时检查或观察设备内物料情况,所以好多都是裸露在外面,而现阶段该类设备用的有机玻璃视镜是通过两个法兰盘相连后直接焊接在设备上,这样的话易受到玻璃视镜质量不过关或现场施工等意外情况造成视镜破裂,从而引发事故发生,而且因为带有压力,往往危害都比较大,加上化工生产原料一般都易燃易爆特性,一旦出现事故,都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而正常情况视镜往往先有裂纹,后才会破裂;如果设计一种视镜保护装置,既方便现场检查,又能防止外力的损坏,而且一旦发现视镜有裂纹情况时,可直接采用盖板堵上,设备还可以继续运行的,到时可在检修时更换,方便于生产安排,则将有利于装置的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阶段该类设备用的有机玻璃视镜是通过两个法兰盘相连后直接焊接在设备上,这样的话易受到玻璃视镜质量不过关或现场施工等意外情况造成视镜破裂,从而引发事故发生,而且因为带有压力,往往危害都比较大,加上化工生产原料一般都易燃易爆特性,一旦出现事故,都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而正常情况视镜往往先有裂纹,后才会破裂,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压容器用有机玻璃视镜保护装置,通过将观察带压阀本体外部设置的保护箱,以及保护箱上设置的保护盖,保护盖在闭合情况下可有效防止带压阀从玻璃观察窗口出破裂引发的泄露情况,该保护装置制作简单,安装方便,既能有效保护视镜,防止事故的发生,又能方便检查,有利于安排生产,保证装置的稳定运行。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带压容器用有机玻璃视镜保护装置,包括观察带压阀本体,所述观察带压阀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的外部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螺纹端观察贯穿连接法兰并与观察带压阀本体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法兰的内圈固定嵌接有透视钢化玻璃层。

所述观察带压阀本体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焊接固定有连接盘,所述观察带压阀本体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箱,所述连接盘的外表面分别固定嵌设在保护箱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并位于连接盘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压紧环,两个压紧环分别与保护箱的顶部和内壁接触,所述保护箱的外部并位于压紧环的正上方设置有保护螺栓,所述保护螺栓的螺纹端贯穿压紧环和连接盘并与保护箱内部设置的压紧环螺纹连接。

所述保护箱的外表面的观测口处焊接有铰接合页,所述合页的活动端与保护盖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盖可封闭住保护箱外表面开设的观测口,所述保护盖远离铰接合页的一侧焊接固定有矩形块,所述保护箱的外表面焊接固定有锁环,所述锁环环状表面贯穿矩形块并沿伸至矩形块的外部,所述保护箱的顶部设置有锁紧装置。

优选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圆形块、密封圈、传动杆、连接弹簧、活动铰接座、卡紧钩和卡紧楔形块,所述圆形块设置在保护箱的内部,所述圆形块的顶部与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顶部贯穿保护箱并延伸至保护箱的上方,所述保护箱的顶部并位于传动杆的右侧与活动铰接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铰接座的活动铰接端与卡紧钩焊接固定,所述传动杆远离圆形块的一端与卡紧钩接触,所述矩形块远离保护箱的一侧与卡紧楔形块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卡紧钩的卡勾处与卡紧楔形块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保护箱的顶部并位于传动杆和活动铰接座之间与连接弹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弹簧远离保护箱的一端与卡紧钩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与密封圈活动密封套接,所述密封圈与保护箱固定密封嵌接,所述连接弹簧的牵引力大于密封圈与传动杆的之间的摩擦力。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压容器用有机玻璃视镜保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带压容器用有机玻璃视镜保护装置,通过将观察带压阀本体外部设置的保护箱,以及保护箱上设置的保护盖,保护盖在闭合情况下可有效防止带压阀从玻璃观察窗口出破裂引发的泄露情况,该保护装置制作简单,安装方便,既能有效保护视镜,防止事故的发生,又能方便检查,有利于安排生产,保证装置的稳定运行。

2、该带压容器用有机玻璃视镜保护装置,通过保护箱上设置的锁紧装置,当保护箱内部的带压阀泄露或者观察视镜破裂时大量的有压液体会从阀门处喷出,通过保护箱内部设置的圆形块以及传动杆,当保护箱内的液体压力增加时圆形块受压可带动传动杆进行向上移动,通过传动杆的向上移动可推动卡紧钩与矩形块上设置卡接楔形块卡接,可有效防止保护盖在强压的作用下稳定性,提高保护箱的防护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其中,1观察带压阀本体、2连接法兰、3固定螺栓、4透视钢化玻璃层、5连接管、6连接盘、7压紧环、8保护螺栓、9保护箱、10铰接合页、11保护盖、12矩形块、13锁环、14锁紧装置、1401圆形块、1402密封圈、1403传动杆、1404连接弹簧、1405活动铰接座、1406卡紧钩、1407卡紧楔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压容器用有机玻璃视镜保护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观察带压阀本体1,观察带压阀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法兰2,连接法兰2的外部设置有固定螺栓3,固定螺栓3的螺纹端观察贯穿连接法兰2并与观察带压阀本体1螺纹连接,法兰与阀体合上时,中间须加垫片,连接法兰2的内圈固定嵌接有透视钢化玻璃层4。

观察带压阀本体1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连接管5,连接管5的外表面焊接固定有连接盘6,观察带压阀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箱9,连接盘6的外表面分别固定嵌设在保护箱9的顶部和底部,连接管5的外表面并位于连接盘6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压紧环7,两个压紧环7分别与保护箱9的顶部和内壁接触,保护箱9的外部并位于压紧环7的正上方设置有保护螺栓8,保护螺栓8的螺纹端贯穿压紧环7和连接盘6并与保护箱9内部设置的压紧环7螺纹连接。

保护箱9的外表面的观测口处焊接有铰接合页10,合页10的活动端与保护盖11固定连接,保护箱9和保护盖11均采用不锈钢304材质或与本体材质相同,螺帽及螺杆采用强度好的8级高强度碳钢螺栓材质,保护箱9以及保护盖11的压力等级大于有压阀的压力等级,保护盖11可封闭住保护箱9外表面开设的观测口,保护盖11远离铰接合页10的一侧焊接固定有矩形块12,保护箱9的外表面焊接固定有锁环13,锁环13环状表面贯穿矩形块12并沿伸至矩形块12的外部,保护箱9的顶部设置有锁紧装置14,通过将观察带压阀本体1外部设置的保护箱9,以及保护箱9上设置的保护盖11,保护盖11在闭合情况下可有效防止带压阀从玻璃观察窗口出破裂引发的泄露情况,该保护装置制作简单,安装方便,既能有效保护视镜,防止事故的发生,又能方便检查,有利于安排生产,保证装置的稳定运行。

锁紧装置14包括圆形块1401、密封圈1402、传动杆1403、连接弹簧1404、活动铰接座1405、卡紧钩1406和卡紧楔形块1407,圆形块1401设置在保护箱9的内部,圆形块1401的顶部与传动杆1403固定连接,传动杆1403的顶部贯穿保护箱9并延伸至保护箱9的上方,保护箱9的顶部并位于传动杆1403的右侧与活动铰接座1405固定连接,活动铰接座1405的活动铰接端与卡紧钩1406焊接固定,传动杆1403远离圆形块1401的一端与卡紧钩1406接触,矩形块12远离保护箱9的一侧与卡紧楔形块1407焊接固定,卡紧钩1406的卡勾处与卡紧楔形块1407相适配,通过保护箱9上设置的锁紧装置14,当保护箱9内部的带压阀泄露或者观察视镜破裂时大量的有压液体会从阀门处喷出,通过保护箱9内部设置的圆形块1401以及传动杆1403,当保护箱内的液体压力增加时圆形块1401受压可带动传动杆1403进行向上移动,通过传动杆1403的向上移动可推动卡紧钩1406与矩形块12上设置卡接楔形块1407卡接,可有效防止保护盖11在强压的作用下稳定性,提高保护箱9的防护的安全性能。

保护箱9的顶部并位于传动杆1403和活动铰接座1405之间与连接弹簧1404固定连接,连接弹簧1404远离保护箱9的一端与卡紧钩1406固定连接。

传动杆1403的外表面与密封圈1402活动密封套接,密封圈1402与保护箱9固定密封嵌接,连接弹簧1404的牵引力大于密封圈1402与传动杆1403的之间的摩擦力,连接弹簧1404的牵引大于密封圈1402与传动杆1403的摩擦力可保护箱无压的情况下让传动杆1403下移并使卡紧钩1406与卡接楔形块1407脱离。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锁环13上设置的挂锁打开,打开保护盖11从观测口可看到内部带压阀体,不用时关闭保护盖11并将锁挂在锁环13处进行锁死密封,既能有效保护视镜,防止事故的发生,通过保护箱9上设置的锁紧装置14,当保护箱9内部的带压阀泄露或者观察视镜破裂时大量的有压液体会从阀门处喷出,通过保护箱9内部设置的圆形块1401以及传动杆1403,当保护箱内的液体压力增加时圆形块1401受压可带动传动杆1403进行向上移动,通过传动杆1403的向上移动可推动卡紧钩1406与矩形块12上设置卡接楔形块1407卡接,可有效防止保护盖11在强压的作用下稳定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