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冲刷复合阀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7250发布日期:2020-02-18 12:54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抗冲刷复合阀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冲刷复合阀组。



背景技术:

现存技术方案大多采用纯机械传动方式以主阀操作带动副阀启闭,导致开启力矩增大,能耗增大,配套设备费用增高,非保护阀门在小角度开启下,密封面承受高压介质冲蚀,导致阀门实用寿命减少,纯机械传动机构均安装于阀体外部,传动结构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易受污染锈蚀,维修保养不易,不具有止回阀的功能,采用侧法兰形式,在较高的交变温度下,密封垫片极易泄露,现存技术的阀门结构复杂,在线维修、保养难度大,如球阀维修保养,需拆卸侧法兰,顶开管道,施工难度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冲刷复合阀组,具有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密封效果好,大幅提升阀门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冲刷复合阀组,其特征在于:阀体内设置过流通道,所述过流通道入口端设置的先锋阀座与先锋阀瓣密封连接,所述过流通道出口端设置的主阀座与主阀瓣密封连接,所述主阀座底端与导向套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先锋阀瓣顶端与弹簧底端连接,流量调节活塞套套设于所述弹簧外壁上,所述弹簧顶端与填料室座连接,所述弹簧内腔与液控管路一端连通,所述液控管路另一端与所述导向套连通,所述液控管路及弹簧通过液压变化控制所述先锋阀瓣启闭;

所述主阀瓣顶端与主阀杆底端固定连接,主阀盖通过主阀杆螺母与所述主阀杆外壁螺纹啮合,所述主阀杆能够相对所述主阀杆螺母作伸缩移动和旋转运动,并控制所述主阀瓣启闭。

所述抗冲刷复合阀组,其中:所述阀体底端与堵板固定连接,所述过流通道入口端与所述阀体入口连通,所述过流通道出口端与所述阀体出口连通。

所述抗冲刷复合阀组,其中:所述流量调节活塞套设置流量孔,供介质通过所述流量孔流入所述弹簧内腔及所述液控管路。

所述抗冲刷复合阀组,其中:所述填料室座顶端通过设置密封圈及压环与先锋阀压盖密封连接。

所述抗冲刷复合阀组,其中:所述先锋阀压盖套设于先锋阀销,所述先锋阀销外壁螺纹与先锋阀螺母啮合。

所述抗冲刷复合阀组,其中:所述主阀杆顶端与手轮传动连接,通过所述手轮旋转运动,控制主阀杆能够相对所述主阀杆螺母作伸缩移动和旋转运动,并控制所述主阀瓣启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先进的双控系统,先锋阀完全由系统内介质作为动力源实现启闭,通过缩短先锋阀密封面在小开度下所受的介质冲蚀时间,保护先锋阀的密封面,先锋阀具有止回功能,出现倒流情况,可快速关闭,保护整体阀门,先锋阀采用自密封盖结构,压力越大,密封效果越好,大幅提高阀门使用寿命,方便在线拆卸维修,对管道没有任何额外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抗冲刷复合阀组的结构图。

图2为抗冲刷复合阀组的a-a剖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阀体;2-先锋阀座;3-先锋阀瓣;4-流量调节活塞套;5-弹簧;6-填料室座;7-密封圈;8-压环;9-先锋阀压盖;10-先锋阀螺母;11-先锋阀销;12-堵板;13-过流通道;14-液控管路;15-导向套;16-主阀座;17-主阀瓣;18-主阀杆;19-主阀盖;20-主阀杆螺母;21-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抗冲刷复合阀组,其特征在于:阀体1内设置过流通道13,所述过流通道13入口端设置的先锋阀座2与先锋阀瓣3密封连接,所述过流通道13出口端设置的主阀座16与主阀瓣17密封连接,所述主阀座16底端与导向套15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先锋阀瓣3顶端与弹簧5底端连接,流量调节活塞套4套设于所述弹簧5外壁上,所述弹簧5顶端与填料室座6连接,所述弹簧5内腔与液控管路14一端连通,所述液控管路14另一端与所述导向套15连通,所述液控管路14及弹簧5通过液压变化控制所述先锋阀瓣3启闭。

所述主阀瓣17顶端与主阀杆18底端固定连接,主阀盖19通过主阀杆螺母20与所述主阀杆18外壁螺纹啮合,所述主阀杆18能够相对所述主阀杆螺母20作伸缩移动和旋转运动,并控制所述主阀瓣17启闭。

所述阀体1底端与堵板12固定连接,所述过流通道13入口端与所述阀体1入口连通,所述过流通道13出口端与所述阀体1出口连通。

所述流量调节活塞套4设置流量孔,供介质通过所述流量孔流入所述弹簧5内腔及所述液控管路14。

所述填料室座6顶端通过设置密封圈7及压环8与先锋阀压盖9密封连接。

所述先锋阀压盖9套设于先锋阀销11,所述先锋阀销11外壁螺纹与先锋阀螺母10啮合。

所述主阀杆18顶端与手轮21传动连接,通过所述手轮21旋转运动,控制主阀杆18能够相对所述主阀杆螺母20作伸缩移动和旋转运动,并控制所述主阀瓣17启闭。

实施例中本装置处于初始工况时,所述先锋阀瓣3与所述先锋阀座2密封连接,所述主阀瓣17与所述主阀座16密封连接,此时,所述过流通道13内没有介质,所述介质从所述阀体1的入口处进入,填满所述先锋阀瓣3周围,所述介质通过所述流量调节活塞套4上设置的流量孔,进入并填满所述弹簧5的内腔中,再进入与所述弹簧5的内腔连通的所述液控管路14中,由于所述主阀瓣17与所述主阀座16密封连接状态,使所述液控管路14中的所述介质,无法通过所述导向套15,从所述阀体1的出口流出。

工作人员通过手动或通过电动、气动动力装置驱动所述手轮21作开启动作,所述手轮21作旋转运动,带动所述主阀杆18相对于所述主阀杆螺母20作旋转运动及轴向向上移动,并带动所述主阀瓣17相对于所述主阀杆螺母20作轴向向上移动,所述主阀瓣17与所述主阀座16分开,当所述主阀瓣17的开启行程达到70%,所述液控管路14内所述介质通过所述导向套15进入,所述液控管路14与所述阀体1的出口形成联通,所述阀体1的出口有所述介质流出,此时,由于所述弹簧5的内腔中介质通过所述液控管路14流出,所述弹簧5的内腔中介质和弹簧5对所述先锋阀瓣3向下压力变小,所述介质源源不断通过入口进入到所述先锋阀瓣3周围,对所述先锋阀瓣3不断施加向上的推力,压力平衡被打破,所述先锋阀瓣3轴向向上移动,所述先锋阀瓣3与所述先锋阀座2分开,所述先锋阀瓣3向上移动的同时,所述流量调节活塞套4也向上移动,所述节流孔与所述阀体1的入口联通关闭,使所述介质无法通过所述节流孔进入所述弹簧5的内腔中,所述过流通道13与所述阀体1的入口及出口形成联通,所述介质不断通过入口进入所述过流通道13,通过出口流出所述阀体1。

工作人员通过手动或通过电动、气动动力装置驱动所述手轮21作关闭动作,所述手轮21作旋转动作,带动所述主阀杆18相对于所述主阀杆螺母20作旋转运动及轴向向下移动,并带动所述主阀瓣17相对于所述主阀杆螺母20作轴向向下移动,当所述主阀瓣17的关闭行程达到30%,所述主阀瓣17开始逐渐关闭所述阀体1的出口,使部分所述介质通过所述导向套15进入所述液控管路14中,倒流回所述弹簧5内腔中,使所述弹簧5内腔中的所述介质向下压力增大,与所述弹簧5向下压力一起,对所述先锋阀瓣3施加向下压力,使所述先锋阀瓣3向下移动,并与所述先锋阀座2密封连接,所述流量调节活塞套4的所述流量孔与所述阀体1的入口形成联通,所述介质流入并填满所述弹簧5的内腔,使所述弹簧5内腔中所述介质向下的压力增大,所述过流通道13与所述阀体1的入口形成的联通关闭,此时,所述主阀瓣17的关闭行程继续进行,由于所述过流通道13与所述阀体1的入口形成的联通关闭,所述介质对所述主阀瓣17向上的压力没有了,使得旋转所述手轮21的力矩变小,节省能耗,所述弹簧5的内腔中所述介质向上对所述填料室座6压力越大,密封效果越好,所述弹簧5的内腔中所述介质向下对所述先锋阀瓣3压力越大,密封效果越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先进的双控系统,先锋阀完全由系统内介质作为动力源实现启闭,通过缩短先锋阀密封面在小开度下所受的介质冲蚀时间,保护先锋阀的密封面,先锋阀具有止回功能,出现倒流情况,可快速关闭,保护整体阀门,先锋阀采用自密封盖结构,压力越大,密封效果越好,大幅提高阀门使用寿命,方便在线拆卸维修,对管道没有任何额外要求。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