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式离合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2094发布日期:2020-05-22 20:54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式离合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湿式离合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机动车传动系的离合器通常采用的是石棉基摩擦材料的膜片弹簧式干式离合器。这种离合器虽然结构比较简单,但是存在以下缺陷:1、散热效果较差,摩擦系数温度稳定性也差;2、因受限于单片摩擦片结构,其扭矩容量较小;3、需额外匹配分离拨叉等控制结构,不仅制作成本高,而且在比较长的控制路线下,其结合同步效果较差,无法满足高性能机动车的舒适性要求。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620389309.9的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湿式分离离合器,该离合器包括输入轴、内壳、摩擦片、外壳、活塞、回位弹簧、密封圈、输出轴、内轴、滚针轴承和推力轴承,所述输入轴与内轴过盈配合并通过滚针轴承径向支撑及通过推力轴承轴向支撑,所述内壳与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与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活塞设置在内壳内且一端面靠近摩擦片设置,所述回位弹簧一端与活塞连接而另一端与输出轴连接且通过卡环与输出轴轴向固定。该离合器可通过向输出轴与内轴之间的高压油道内供给高压油使活塞移动并压紧摩擦片时实现离合器的结合,而在切断高压油供给使活塞在回位弹簧作用下远离摩擦片时实现离合器的分离,这样就可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或切断。但是,上述离合器依然存在以下问题:1、包括摩擦片、外壳、活塞、回位弹簧、输出轴和内轴的从动部分,零件多,转动惯量大,换挡力大,抖动大;2、未设置活塞的轴向限位结构,致使在活塞的往复移动过程中,其内侧可能完全挡住油孔而无法实现离合器的结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且结合同步效果好的湿式离合器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式离合器结构,包括输入件、卡环ⅰ、复位器、促进器、主动件支架、卡环ⅱ、结合主动件、结合从动件、轴承ⅰ和输出件,所述输入件的一端设置有可与动力输入端连接的外花键,所述输入件的另一端轴向依次安装有所述卡环ⅰ、复位器、促进器和主动件支架,所述卡环ⅰ、复位器和促进器均设置在所述主动件支架的内侧,所述输入件、促进器与主动件支架之间设置有可与设置在所述输入件上的油孔ⅰ连通的封闭空间,所述主动件支架的内侧还设置有所述输出件,所述输出件与输入件之间轴向安装有所述轴承ⅰ,所述输出件的外侧与主动件支架的内侧之间相间地活动安装有所述结合主动件和结合从动件,所述结合主动件与结合从动件组合后的内侧可与所述促进器相接触而外侧设置有安装在所述主动件支架上的所述卡环ⅱ,所述输出件的中心设置有可与动力输出端连接的内花键。

更优的,所述促进器靠近所述主动件支架的一侧设置有轴向定位面。

更优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促进器上且分别可与所述输入件和主动件支架过盈连接的活塞内唇和活塞外唇。

更优的,所述输出件的中心和外侧分别设置有油孔ⅲ和油孔ⅳ,所述主动件支架远离促进器的一端设置有油孔ⅱ。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从动部分设置为只包括结合从动片和输出件,这样可减小离合器的转动惯量,从而减小换挡作用力,减轻抖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若干个相间布置的结合主动件和结合从动件,这样可增大扭矩容量;同时通过控制封闭空间内压力油的压力,这样可实现输出任意所需扭矩值的效果,从而达到满足高性能机动车的舒适性要求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出件上设置油孔ⅲ和油孔ⅳ,在主动件支架上设置油孔ⅱ,这样可使冷却油从油孔ⅲ及油孔ⅳ甩入结合主动件和结合从动件之间,然后从油孔ⅱ甩出至变速箱内,从而实现增强散热效果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无需额外匹配分离拨叉等控制结构,这样可减低制作成本,提高结合同步效果。

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促进器上设置轴向定位面,这样可防止促进器在往复移动过程中挡住油孔ⅰ,从而达到防止离合器无法结合的目的。

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出件与输入件之间设置轴承ⅰ,这样既可防止输出件与输入件之间发生干摩擦磨损,又可平衡湿式离合器结构中的轴向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湿式离合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输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复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促进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主动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输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示说明:1-输入件,2-卡环ⅰ,3-复位器,4-促进器,5-主动件支架,6-卡环ⅱ,7-结合主动件,8-结合从动件,9-轴承ⅰ,10-输出件,11-外花键,12-焊接凸台,13-油孔ⅰ,14-圆柱配合面,15-卡环槽ⅰ,16-轴承接触面,17-内径面,18-外径面,19-活塞内唇,20-轴向定位面,21-活塞外唇,22-致动指,23-复位器配合面,24-焊接内径,25-活塞配合面,26-主动件配合面,27-卡环槽ⅱ,28-油孔ⅱ,29-从动件配合面,30-油孔ⅲ,31-油孔ⅳ,32-内花键,33-轴承安装槽,51-动力输入端,52-轴承ⅱ,53-离合器结构,54-动力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湿式离合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输入件1、卡环ⅰ2、复位器3、促进器4、主动件支架5、卡环ⅱ6、结合主动件7、结合从动件8、轴承ⅰ9、输出件10、活塞内唇19和活塞外唇21。

上述输入件1如图2所示,其一端设置为可与动力输入端51相配的外花键11,而另一端设置为可与上述复位器3和促进器4相配的圆柱配合面14,在外花键11与圆柱配合面14之间设置有焊接凸台12,在输入件1的中心设置有通孔,在圆柱配合面14上靠近焊接凸台12的一侧设置有可与通孔连通的油孔ⅰ13,在圆柱配合面14上远离焊接凸台12的一侧还设置有卡环槽ⅰ15,该卡环槽ⅰ15与上述卡环ⅰ2相匹配,这样可将卡环ⅰ2装配至输入件1的卡环槽ⅰ15内。

上述主动件支架5如图5所示,形如碗状,其一端设置为可与焊接凸台12相匹配的焊接内径24,这样可将主动件支架5焊接在输入件1上。在主动件支架5的另一端内端设置有主动件配合面26,该主动件配合面26整体呈花键形状,而上述结合主动件7的外缘设置为可与主动件配合面26相匹配的外花键形状,这样可将若干个结合主动件7装配至主动件支架5内。在主动件支架5的另一端内端还设置有卡环槽ⅱ27,该卡环槽ⅱ27与上述卡环ⅱ6相匹配,这样可将卡环ⅱ6装配至主动件支架5的卡环槽ⅱ27内,同时通过卡环ⅱ6可轴向限位结合主动件7。在主动件支架5的另一端还周向均布有若干个油孔ⅱ28。

上述复位器3如图3所示,形如碟状,其内径面17的直径稍大于圆柱配合面14的直径,这样可将复位器3装配至输入件1的圆柱配合面14上,并可由卡环ⅰ2对其轴向限位。

上述促进器4如图4所示,其内径面(图中未标识)上安装有可与输入轴1上的圆柱配合面14相匹配的活塞内唇19,这样可将促进器4过盈装配至输入件1的圆柱配合面14上。在促进器4靠近结合主动件7的一端设置有致动指22,通过该致动指22可轴向限位结合主动件7。在促进器4靠近结合主动件7的的一侧还设置有复位器配合面23,该复位器配合面23的内径稍小于上述复位器3的外径面18的直径,这样可将复位器3的外径面18过盈装配至促进器4的复位器配合面23内。在促进器4远离结合主动件7的一侧还安装有活塞外唇21,而在主动件支架5上设置有与活塞外唇21相匹配的活塞配合面25,这样可将促进器4过盈装配至主动件支架5内。通过以上设置,上述输入件1、促进器4与主动件支架5之间可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且该封闭空间可与上述油孔ⅰ13连通。在促进器4远离结合主动件7的一侧还设置有轴向定位面20,该轴向定位面20向封闭空间一侧凸起,且可抵靠在主动件支架5上。

上述主动件支架5的内侧还设置有上述输出件10(如图6所示),该输出件10形如轮毂。具体来说是,在输出件10的中心设置为可与动力输出端54相配的内花键32,其中心还设置有与其内孔(图中为标识)连通的油孔ⅲ30。在输出件10的外侧设置有从动件配合面29,该从动件配合面29整体呈花键形状,而上述结合从动件8的内缘设置为可与从动件配合面29相匹配的内花键形状,这样可将若干个结合从动件8装配至输出件10上,同时这若干个结合从动件8与上述若干个结合主动件7相间设置。在输出件10的外侧还周向均布有若干个油孔ⅳ31。

在上述输出件10与输入件1之间还轴向安装有上述轴承ⅰ9,该轴承ⅰ9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输出件10的轴承安装槽33内和输入件1的轴承接触面16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状态示意图,在湿式离合器结构53的右端连接有动力输入端51,在湿式离合器结构53的中心通过轴承ⅱ52连接有动力输出端54。当变速箱内的压力油从油孔ⅰ13冲入封闭空间时,促进器4会沿轴向向卡环ⅱ6方向移动并压紧结合主动件7和结合从动件8;同时当动力输入端51驱动输入轴1及主动件支架5旋转时,因压紧后的结合主动件7和结合从动件8之间的摩擦力作用,旋转的主动件支架5可驱动输出件10及动力输出端54旋转,此时即可完成从动力输入端51到动力输出端54的扭矩传递。当切断压力油供给时,被压缩的复位器3会在回复力作用下驱动促进器4向远离卡环ⅱ6的方向移动,同时结合主动件7和结合从动件8会发生分离,封闭空间内的压力油会从油孔ⅰ13流出,此时即可完成从动力输入端51到动力输出端54的动力切断。

本实用新型中因结合主动件7和结合从动件8之间的摩擦力扭矩正比于促进器4实施的压力,故可通过控制封闭空间内的压力油作用在促进器4上的压力来实现输出任意所需扭矩值的效果,从而达到满足高性能机动车的舒适性要求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