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房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3968发布日期:2020-04-24 21:1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厨房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龙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厨房龙头,如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7559450a、专利名称为厨房龙头的中国专利,其混合阀芯为横向布置,与龙头主体的竖向段相垂直,使得龙头主体在对应的位置需要设置突出部与混合阀芯相配合,龙头主体的横向尺寸很大。

或者,虽然有混合阀芯竖向布置的厨房龙头,使得龙头主体的横向尺寸减小,但是,混合阀芯的装配结构较为复杂,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厨房龙头,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厨房龙头,它包括:

龙头本体,其具有竖直段,龙头本体内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

阀芯组件,其安装在龙头本体之竖直段内,其包括上本体、阀芯、下本体和压盖,上本体与龙头本体之竖直段同轴,阀芯轴向套入上本体内,下本体靠抵在阀芯底端,压盖靠抵在下本体下方且与上本体相装接配合;

下本体设有与进水通道相接通的进水孔,该进水孔与阀芯之进口相接通;所述上本体设有与出水通道相接通的出水孔,该出水孔与阀芯之出口相接通。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下本体外周设有周向止转块,所述上本体设有贯穿上本体内外的开槽,所述龙头本体之竖直段内壁设有止转槽,周向止转块穿过开槽后伸入止转槽内。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上本体顶端靠抵在龙头本体之竖直段的内壁,另设有固定件,该固定件靠抵在压盖下方且与龙头本体之竖直段的内壁相装配。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固定件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龙头本体之竖直段的内壁设有内螺纹,通过内外螺纹的螺接配合以将固定件与龙头本体装配在一起。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上本体与下本体之间形成连通腔,阀芯之出口以及出水孔均与连通腔相接通。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厨房龙头还包括把手和转接头,所述龙头本体之竖直段设有贯穿龙头本体内外的让位槽,所述转接头固接在阀芯,把手穿过让位槽并与转接头相连接。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出水孔个数设有两个且对称布置,所述阀芯组件还包括两根连接管和连接盘,两根连接管底端分别与两个出水孔相对接,两根连接管顶端均固定在连接盘且连接盘内形成所述的出水通道,连接盘与龙头本体相对固定。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厨房龙头还包括出水嘴和连接头,所述出水通道与出水嘴相连通,所述连接头转动装接在龙头本体之竖直段的顶端,所述出水嘴固接在连接头且可相对龙头本体转动,所述连接盘与连接头底端密封配合。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龙头本体之竖直段为圆台形且其内径为自上而下渐变大。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阀芯组件的上本体、阀芯、下本体和压盖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组件先进行装配,装配完成后再将该阀芯组件从下至上装入龙头本体之竖直段内,使得阀芯组件与龙头本体的装配更加方便;且由于上本体、阀芯与龙头本体之竖直段同轴,可将龙头本体之竖直段的横向尺寸设计的更小,更加小巧化。

2.周向止转块穿过开槽后伸入止转槽内,通过周向止转块与止转槽的配合,可对上本体及下本体进行周向止转限位。

3.上本体顶端靠抵在龙头本体之竖直段的内壁,固定件靠抵在压盖下方且与龙头本体之竖直段的内壁相装配,由此可对整个阀芯组件进行轴向上的限位。

4.通过两根连接管两端分别与两个出水孔、出水通道相接通,可增加出水通道的出水流量。

5.龙头本体之竖直段为圆台形且其内径为自上而下渐变大,使得龙头本体的外形更加美观,同时,无需在龙头本体之竖直段的内壁设置限位件就可将上本体顶端靠抵在其内壁,简化龙头本体的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一种厨房龙头的整体示意图。

图2绘示了一种厨房龙头的剖视示意图之一。

图3绘示了一种厨房龙头的剖视图之二。

图4绘示了阀芯组件、固定件、连接盘、连接管的装配示意图。

图5绘示了阀芯组件、龙头本体、固定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6绘示了阀芯组件和龙头本体的装配剖视图之一。

图7绘示了阀芯组件和龙头本体的装配剖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至图7,一种厨房龙头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厨房龙头,它包括龙头本体10和阀芯组件20。

所述龙头本体10具有竖直段11,龙头本体内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12。如图1所示,龙头本体10还具有一横向段13,横向段13固接在竖直段11底端。进水通道设有两个分别为热水进水通道14和冷水进水通道15。

本实施例中,所述龙头本体10之竖直段11为圆台形且其内径为自上而下渐变大。

本实施例中,该厨房龙头还包括出水嘴30和连接头40,所述出水通道12与出水嘴30相连通,所述连接头40转动装接在龙头本体10之竖直段11的顶端,所述出水嘴30固接在连接头40且可相对龙头本体10转动。该部分的连接结构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所述阀芯组件20安装在龙头本体之竖直段11内,其包括上本体21、阀芯22、下本体23和压盖24,上本体21与龙头本体之竖直段11同轴,阀芯22轴向套入上本体21内,下本体23靠抵在阀芯22底端,压盖24靠抵在下本体23下方且与上本体21相装接配合。

如图6所示,压盖24与上本体21为螺纹连接配合。

下本体23设有与进水通道相接通的进水孔231,该进水孔231与阀芯22之进口相接通;所述上本体21设有与出水通道12相接通的出水孔211,该出水孔211与阀芯22之出口相接通。如图5所示,进水孔231设有两个且分别与热水进水通道和冷水进水通道相接通。阀芯22之进口也设有两个并分别与两个进水孔231相对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本体23外周设有周向止转块232,所述上本体21设有贯穿上本体21内外的开槽212,所述龙头本体之竖直段11内壁设有止转槽111,周向止转块232穿过开槽212后伸入止转槽111内。如图6所示,周向止转块232个数设有两个且对称布置;相应的,开槽212和止转槽111均设置有两个。如图5所示,止转槽111为沿着龙头本体之竖直段11的内壁纵向延伸,该止转槽111具有顶壁,当周向止转块232伸入止转槽111内时周向止转块232靠抵在止转槽111的顶壁,以对下本体23进行轴向限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本体21顶端靠抵在龙头本体之竖直段11的内壁,另设有固定件25,该固定件25靠抵在压盖24下方且与龙头本体之竖直段11的内壁相装配。由于龙头本体之竖直段11为圆台形,使得上本体21顶端可直接靠置在竖直段11的内壁处而无需额外设计限位结构,简化龙头本体10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25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龙头本体之竖直段11的内壁设有内螺纹,通过内外螺纹的螺接配合以将固定件25与龙头本体10装配在一起。如图4所示,固定件25为中空的圆环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本体21与下本体23之间形成连通腔213,阀芯22之出口以及出水孔211均与连通腔213相接通。

本实施例中,该厨房龙头还包括把手50和转接头60,所述龙头本体之竖直段11设有贯穿龙头本体10内外的让位槽17,所述转接头60固接在阀芯22,把手50穿过让位槽17并与转接头60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阀芯组件20还包括两根连接管26和连接盘27,两根连接管26底端分别与两个出水孔211相对接,两根连接管26顶端均固定在连接盘27且连接盘27内形成所述出水通道12,连接盘27与龙头本体10相对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盘27与连接头40底端密封配合,当出水嘴30转动时连接头40同步转动,连接盘27和龙头本体10保持不动。

本实施例中,该厨房龙头还包括耐磨套70,该耐磨套70位于龙头本体之竖直段11内且其底端压抵在上本体21上。

阀芯组件的上本体21、阀芯22、下本体23和压盖24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组件先进行装配,装配完成后再将该阀芯组件20从下至上装入龙头本体之竖直段11内,使得阀芯组件20与龙头本体10的装配更加方便;且由于上本体21、阀芯22与龙头本体之竖直段11同轴,可将龙头本体之竖直段11的横向尺寸设计的更小,更加小巧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