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医用夹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6141发布日期:2020-04-07 20:53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医用夹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医用夹子。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人们从注重温饱问题的重心转移医疗养生方面,因此医学事业也得以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有关医用产品问世,从而为医疗提供便利与辅助。

目前,现有的医用夹子其夹持力度与夹持开口大小都是固定不变的,而这样的结构设计虽然能一定程度上对医疗进行辅助与提供便利,但是其通用性不佳,无法满足不同夹持开口大小以及不同夹持力度的医疗使用需求,可调节性差,且夹持不稳定,容易打滑。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调节夹持力度与调节夹持开口大小的功能,且夹持稳定,安全可靠的可调节医用夹子,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节医用夹子,实现可调节夹持力度与可调节夹持开口大小的功能,且夹持稳定,安全可靠,能够更好的辅助医疗作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节医用夹子,其包括底夹组件、面夹组件、调节组件与固定组件,所述底夹组件与面夹组件相对设置,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底夹组件与面夹组件之间,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底夹组件与面夹组件之间的夹紧力度,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底夹组件、面夹组件与调节组件三者之间的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底夹组件包括底夹与防滑底夹,所述面夹组件包括面夹、压板与防滑面夹,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轴套、调节手柄、支撑杆与螺丝,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铆钉、长转轴与短转轴,所述转轴套套设于调节手柄的上端,所述调节手柄套设于支撑杆的上端,所述转轴套与调节手柄通过螺丝相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滑底夹包覆于底夹的上端,所述防滑面夹包覆于面夹的下端,所述底夹上部设置有第一转轴部,所述面夹下部设置有与第一转轴部相匹配的第二转轴部,所述第二转轴部位于第一转轴部的内侧,所述长转轴贯穿设置于第一转轴部与第二转轴部,所述铆钉设置于长转轴的两侧,所述面夹与底夹通过长转轴进行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板设置于面夹的后端,所述面夹后部设置有第三转轴部,所述压板前部设置有与第三转轴部相匹配的第四转轴部,所述第四转轴部位于第三转轴部的内侧,所述长转轴贯穿设置于第三转轴部与第四转轴部,所述铆钉设置于长转轴的两侧,所述面夹与压板通过长转轴进行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板下部设置有第五转轴部,所述转轴套两侧设置有第六转轴部,所述第六转轴部设置于第五转轴部的内侧,所述短转轴贯穿设置于第五转轴部与第六转轴部,所述铆钉设置于短转轴的两侧,所述转轴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转轴套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部且位于第二凹槽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调节手柄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凸出部,所述调节手柄通过第一凸出部卡设于转轴套的通孔处,所述转轴套与调节手柄通过螺丝相固定,所述调节手柄的下端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凸出部,所述支撑杆通过第二凸出部卡设于调节手柄的第三凹槽处,所述调节手柄的下端两侧设置有第七转轴部,所述底夹的后端设置有与第七转轴部相匹配的第八转轴部,所述短转轴贯穿设置于第七转轴部与第八转轴部,所述铆钉设置于短转轴的两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板上设置有磨砂凹槽,所述磨砂凹槽用于防止打滑,所述防滑面夹与防滑底夹均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通过在面夹与底夹之间的支撑轴一端新增一个可调节的转轴套,用户可通过转动转轴套来调节面夹与底夹之间的夹紧处开口大小和夹持力度;通过在面夹与底夹的内侧新增防滑面夹与防滑底夹的结构设计,防滑面夹与防滑底夹均采用环保硅胶制成,避免了面夹与底夹直接与产品接触,防止产品夹坏与打滑,通过采用杠杆原理夹紧方式代替了传统的弹簧夹紧方式,使本产品更加牢固、稳定,实现了可调节开口、可调节力度、高效稳定、防滑的目的,能够更好的辅助医疗作业,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2所示,一种可调节医用夹子,其包括底夹组件1、面夹组件2、调节组件3与固定组件4,所述底夹组件1与面夹组件2相对设置,所述调节组件3设置于底夹组件1与面夹组件2之间,所述调节组件3用于调节底夹组件1与面夹组件2之间的夹紧力度,所述固定组件4用于底夹组件1、面夹组件2与调节组件3三者之间的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底夹组件1包括底夹5与防滑底夹6,所述面夹组件2包括面夹7、压板8与防滑面夹9,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转轴套10、调节手柄11、支撑杆12与螺丝13,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铆钉14、长转轴15与短转轴16,所述转轴套10套设于调节手柄11的上端,所述调节手柄11套设于支撑杆12的上端,所述转轴套10与调节手柄11通过螺丝14相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底夹6包覆于底夹5的上端,所述防滑面夹9包覆于面夹7的下端,所述底夹5上部设置有第一转轴部,所述面夹7下部设置有与第一转轴部相匹配的第二转轴部,所述第二转轴部位于第一转轴部的内侧,所述长转轴15贯穿设置于第一转轴部与第二转轴部,所述铆钉14设置于长转轴15的两侧,所述面夹7与底夹5通过长转轴15进行转动。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板8设置于面夹7的后端,所述面夹7后部设置有第三转轴部,所述压板8前部设置有与第三转轴部相匹配的第四转轴部,所述第四转轴部位于第三转轴部的内侧,所述长转轴15贯穿设置于第三转轴部与第四转轴部,所述铆钉14设置于长转轴15的两侧,所述面夹7与压板8通过长转轴15进行转动。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板8下部设置有第五转轴部,所述转轴套10两侧设置有第六转轴部,所述第六转轴部设置于第五转轴部的内侧,所述短转轴16贯穿设置于第五转轴部与第六转轴部,所述铆钉14设置于短转轴16的两侧,所述转轴套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转轴套10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部且位于第二凹槽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调节手柄1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凸出部,所述调节手柄11通过第一凸出部卡设于转轴套10的通孔处,所述转轴套10与调节手柄11通过螺丝14相固定,所述调节手柄11的下端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支撑杆1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凸出部,所述支撑杆12通过第二凸出部卡设于调节手柄11的第三凹槽处,所述调节手柄11的下端两侧设置有第七转轴部,所述底夹5的后端设置有与第七转轴部相匹配的第八转轴部,所述短转轴15贯穿设置于第七转轴部与第八转轴部,所述铆钉14设置于短转轴15的两侧。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板8上设置有磨砂凹槽,所述磨砂凹槽用于防止打滑,所述防滑面夹9与防滑底夹6均采用硅胶材料制成,所述防滑面夹9与防滑底夹6用于医用夹子的防滑。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