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速比的发动机风扇托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8453发布日期:2020-06-02 19:28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速比的发动机风扇托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风扇托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速比的发动机风扇托架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道路车辆的冷却系统采用托架风扇增大离地间隙,托架风扇速比的选型有两种方向:大风扇小速比(更低油耗-公路用车),小风扇大速比(更大离地间隙,更小的驾驶室-工程用车)。如图1所示,现有轮系托架一旦设计出来,往往速比是唯一的。为了适配其他速比,就需要重新设计轮系,更换新的风扇托架;简言之,现有托架风扇方案只能兼顾一种速比,通用性差。且同一款发动机会因整车冷却布置的需求,需开发多套轮系托架,开展多轮验证;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变速比的发动机风扇托架总成,在同一种轮系下,可满足两种托架风扇速比的需求,通用性强,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速比的发动机风扇托架总成,发动机风扇托架总成包括托架轴、与所述托架轴一端固定连接的风扇连接盘以及安装在所述风扇连接盘上的风扇;所述发动机风扇托架总成还包括第一从动件、第二从动件、同步器和主动件;

所述第一从动件和所述第二从动件转动安装在所述托架轴上;所述同步器轴向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从动件和所述第二从动件之间的所述托架轴上,且所述同步器与所述托架轴同步转动,所述同步器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从动件或所述第二从动件固定连接;

所述主动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上,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从动件或/和所述第二从动件转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从动件为第一齿轮,所述第二从动件为第二齿轮;

所述主动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进一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一体成型为双联齿轮。

进一步,所述第一从动件为第一链轮,所述第二从动件为第二链轮;

所述主动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所述第三链轮通过一传动链条与所述第一链轮连接,所述第四链轮通过另一传动链条与所述第二链轮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三链轮与所述第四链轮一体成型为双联链轮。

进一步,所述第一从动件为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从动件为第二皮带轮;

所述主动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通过一传动皮带与所述第一皮带轮连接,所述第四皮带轮通过另一传动皮带与所述第二皮带轮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从动件为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从动件为第二皮带轮;

所述主动件包括双槽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分别通过一传动皮带与所述双槽皮带轮连接。

进一步,所述托架轴的外周壁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外花键,所述同步器设有与所述外花键相适配的内花键。

进一步,所述第一从动件和所述第二从动件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托架轴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变速比的发动机风扇托架总成,包括托架轴、与托架轴一端固定连接的风扇连接盘以及安装在风扇连接盘上的风扇;还包括转动安装在托架轴上的第一、第二从动件、轴向滑动安装在第一、第二从动件和之间的托架轴上同步器,以及固定安装于发动机的曲轴上的主动件;同步器与托架轴同步转动,同步器可选择地与第一从动件或第二从动件固定连接;主动件用于带动第一从动件或/和第二从动件转动。

同步器未与第一从动件或第二从动件连接时,第一从动件和第二从动件在主动件的带动下以不同速比转动时不进行扭力的传递;当同步器与第一从动件固定连接时,主动件带动第一从动件转动时,同步器和托架轴随第一从动件同步转动;当同步器与第二从动件固定连接时,主动件带动第二从动件转动时,同步器和托架轴随第二从动件同步转动;进而在同一种轮系下实现了风扇速比的改变,增加了通用性,无需重新设计轮系,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发动机风扇托架总成的轮系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变速比的发动机风扇托架总成的轮系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变速比的发动机风扇托架总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正视图;

图5是图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托架轴,11-外花键,12-皮带轮,2-风扇连接盘,21-风扇,3-第一皮带轮,4-第二皮带轮,5-同步器,51-内花键,6-曲轴,61-皮带轮,7-第三皮带轮,8-第四皮带轮,9-传动皮带,1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由图2至图5共同所示,可变速比的发动机风扇托架总成包括托架轴1、与托架轴1一端固定连接的风扇连接盘2以及安装在风扇连接盘2上的风扇21;除此之外,还包括第一从动件、第二从动件、同步器5和主动件。

其中,第一从动件和第二从动件通过轴承10转动安装在托架轴1上;同步器5轴向滑动安装在第一从动件和第二从动件之间的托架轴1上,且同步器5与托架轴1同步转动,轴向滑动安装的方式可使同步器5可选择地滑动至第一从动件的端部或滑动至第二从动件的端部,便于通过螺栓与其固定连接。主动件需要固定安装于发动机的曲轴6(动力输出轴)上,并用于带动第一从动件或/和第二从动件转动。

本实施例中,同步器5和托架轴1是利用花键实现轴向滑动安装且同步转动的,即托架轴1的外周壁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外花键11,同步器5中心孔的内周壁设有与外花键11相适配的内花键51。

另,同步器5和托架轴1也可以利用导向平键或滑键实现轴向滑动安装且同步转动。例如,同步器5中心孔的内周壁固设有滑键(或者设有一个轴向延伸的凸块),托架轴1的外周壁设有与滑键相适配的键槽(与凸块适配的凹槽,凸块与凹槽完成周向定位实现同步转动),滑键在键槽内滑动。托架轴1的外周壁设有轴向延伸的导向平键(或者设有一个轴向延伸的凸块),同步器5中心孔的内周壁设有与导向平键相适配的键槽(与凸块适配轴向贯通的凹槽,凸块与凹槽完成周向定位实现同步转动)。除此之外,可实现轴向滑动安装且同步转动的结构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下面对主动件带动第一从动件或/和第二从动件转动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1)、第一从动件为第一齿轮,第二从动件为第二齿轮;主动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实现啮合传动,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实现啮合传动。

其中;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可一体成型为双联齿轮。

2)、第一从动件为第一链轮,第二从动件为第二链轮;主动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第三链轮通过一传动链条与第一链轮连接实现链传动,第四链轮通过另一传动链条与第二链轮连接实现链传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需要的速比需求,只安装符合要求的那一条传动链条。

其中,第三链轮与第四链轮一体成型为双联链轮。

3)、本实施例中,第一从动件为第一皮带轮3,第二从动件为第二皮带轮4;主动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三皮带轮7和第四皮带轮8,第三皮带轮7通过一传动皮带9与第一皮带轮3连接实现带传动,第四皮带轮8通过另一传动皮带9与第二皮带轮4连接实现带传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需要的速比需求,只安装符合要求的那一条传动皮带9。

或者,采用一双槽皮带轮来代替并排设置的第三皮带轮7和第四皮带轮8,那么第一皮带轮3与第二皮带轮4分别通过一传动皮带9与双槽皮带轮连接。

具体工作原理为:

同步器5未与第一皮带轮3或第二皮带轮4连接时,第一皮带轮3和第二皮带轮4分别在第三皮带轮7和第四皮带轮8的带动下以不同速比转动时不进行扭力的传递;当同步器5与第一皮带轮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时,第三皮带轮7带动第一皮带轮3转动时,第一皮带轮3将转动传递给同步器5,即同步器5和托架轴1随第一皮带轮3同步转动;此时第二皮带轮4在第四皮带轮8的带动下空转;或者直接不安装第二皮带轮4和第四皮带轮8之间的传动皮带9。当同步器5与第二皮带轮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时,第四皮带轮8带动第二皮带轮4转动时,第二皮带轮4将转动传递给同步器5,即同步器5和托架轴1随第二皮带轮4同步转动;此时第一皮带轮3在第三皮带轮7的带动下空转;或者直接不安装第一皮带轮3和第三皮带轮7之间的传动皮带9。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变速比的发动机风扇托架总成,在同一种轮系下实现了风扇速比的改变,增加了通用性,无需重新设计轮系,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