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支撑强度排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4854发布日期:2020-07-07 14:1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支撑强度排水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支撑强度排水管,其可用以地下水管的安装及设置。



背景技术:

在结构壁排水管系列产品中,模压排水管的加强筋是采用梯形,加强抗外压力的冲击来提高管材的环刚度,从而达到节约材料降低成本的目的。梯形加强筋受外压力时的外压力直接传递到管壁上,为了达到所需的环刚度,势必需要加大,加高梯形加强筋与加厚管材壁厚来达到所需要的环刚度指标,从而加大了排水管设置的安装成本且无法保证排水管的耐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支撑强度排水管,其可对管体上的受力有效分散,且可逐步减弱,扩散后再传递到管材壁。并可更节约原材料,更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高支撑强度排水管,包括,一个管体,其具有一个沿管体的轴向延伸的外圆周面;多个加强筋,其沿所述管体的轴向依次形成于所述外圆周面,所述多个加强筋沿所述管体轴向间隔设置,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管体的径向沿一个缓冲方向依次形成第一锥形凸起及第二锥形凸起;所述缓冲方向为从所述外圆周面向背离所述外圆周面的方向;所述第一锥形凸起及所述第二锥形凸起向背离所述外圆周面的方向逐渐收拢。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锥形凸起的外周向面为一个具有第一弧度的弧形面。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锥形凸起的外周向面为一个具有第二弧度的弧形面。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中,当所述管体的外径为φ50mm~φ75mm时,所述第一锥形凸起的高度为15mm~20mm;所述第二锥形凸起的高度为8mm~10mm。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管体的外径为φ50mm~φ75mm时,所述第一锥形凸起的第一弧度的半径为r12.5mm~r17.5mm;所述第二锥形凸起的第二弧度的半径为r6.25mm~r8.75mm。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锥形凸起的背离所述外圆周面具有一个顶端,所述顶端的弧度的半径为r2mm~r3.5mm。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外圆周面的所述多个加强筋之间的间隔位置具有多个连续设置的缓冲凸起,所述缓冲凸起的凸起高度为4mm~5.5mm。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凸起与所述第一锥形凸起的交汇处为弧形过渡。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管体的外径为φ50mm~φ75mm时,所述缓冲凸起的弧度半径为4mm~5.5mm。

从而,本实用新型利用两级双减震再加上增加受压力的面积与扩散压力等特点,更大提高管材抗外压力与管材的环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高支撑强度排水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说明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高支撑强度排水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及真实比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高支撑强度排水管,包括,一个管体10,其具有一个沿管体10的轴向延伸的外圆周面。多个加强筋20,其沿管体10的轴向依次形成于外圆周面,多个加强筋20沿管体10轴向间隔设置,加强筋沿管体10的径向沿一个缓冲方向依次形成第一锥形凸起21及第二锥形凸起22。缓冲方向为从外圆周面向背离外圆周面的方向。第一锥形凸起21及第二锥形凸起22向背离外圆周面的方向逐渐收拢。

本实用新型是将加强筋改为双锥体减震的形状使管材在受外压冲击力时外压力不直接传递到管材壁上,而是逐步减弱,扩散后再传递到管材壁上。这样双减震加强筋可以比梯形加强筋管材更节约原材料,更降低成本。更容易提高环刚度,更可以做出更高的环刚度(16kn/m2)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锥形凸起21的外周向面为一个具有第二弧度r1的弧形面。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锥形凸起22的外周向面为一个具有第二弧度r2的弧形面。

从而,如图2所示,当本实用新型中的排水管的管体10埋设在沟槽中时,当受到来自外界的冲击力n1、n2及n3时,由于其管体10上第一锥形凸起21及第二锥形凸起22的设置,其冲击力n1、n2及n3作用于第一锥形凸起21及第二锥形凸起22之间的管体上,如图2所示,冲击力n1、n2及n3传递到第二弧度r1的弧形面及第二弧度r2上,将冲击力转换为对加强筋20的侧方施加力n4、n5。从而减少了对管体的直接冲击。加强筋20预定于沟槽的土层中。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中,当所述管体的外径为φ50mm~φ75mm时,所述第一锥形凸起的高度为15mm~20mm;所述第二锥形凸起的高度为8mm~10mm。从而在使加强筋20不易折断的情况下,可有效分散管体受到的冲击力。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管体10的外径d1为φ50mm~φ75mm时,第一锥形凸起21的第二弧度的半径r1为r12.5mm~r17.5mm。第二锥形凸起22的第二弧度的半径r2为r6.25mm~r8.75mm。从而可更有效分散管体受到的冲击力。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锥形凸起22的背离外圆周面具有一个顶端,顶端的弧度的半径r3为r2mm~r3.5mm。从而可更有效分散管体受到的冲击力。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外圆周面的多个加强筋20之间的间隔位置具有多个连续设置的缓冲凸起30,缓冲凸起30的凸起高度为4mm~5.5mm。从而进一步减小冲击力n1、n2及n3对管体的直接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缓冲凸起30与第一锥形凸起21的交汇处为弧形过渡。从而可更有效分散管体受到的冲击力。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管体10的外径d1为φ50mm~φ75mm时,缓冲凸起30的弧度的半径r4为4mm~5.5mm。从而可更有效分散管体受到的冲击力。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方式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