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输油气管道抗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5643发布日期:2020-07-07 14:16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输油气管道抗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抗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长输油气管道抗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油和天然气越来越被普及,因此对汽油和天然气的传输是现如今备受关注的,特别是在长途的输送过程中,需要保证油气管道的整体稳定;例如经过一些地震多发地时,需要保证油气管道的抗震强度,避免轻易发生断裂泄漏的情况。

现有的,如图1所示,油气管道1包括管道1本体和安装在管道1本体端部的法兰盘11,安装油气管道1时,先在地面挖设一条容纳腔,然后依次将油气管道1放入容纳腔,并且将相邻两条油气管道1的法兰盘11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油气管道的外侧壁并未设置有抗震结构,当发生地震时,由于受到地质的变化,油气管道会轻易地发生变形甚至发生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输油气管道抗震装置,其具有提高抗震效果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长输油气管道抗震装置,包括套接在管道外侧壁的保护套和安装于所述保护套内侧壁的第一抗震组件,所述保护套沿管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保护套的相对两端与设于管道相对两端的法兰盘抵接;所述第一抗震组件包括:均匀固定于保护套内侧壁的第一弹性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弹性件远离保护套一端的橡胶套,所述橡胶套沿管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橡胶圈的内侧壁与管道相贴合;所述保护套外侧壁设有若干对第二抗震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地震对管道所在的位置进行挤压时,由于第一弹性件与橡胶垫的弹性作用起到了缓冲作用,从而减弱了对管道的压力,从而避免了再地震时管道轻易地出现变形断裂的情况,进而挺高了管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设置有第二抗震组件的目的是为了再次能提高管道的抗震定,使抗震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抗震组件包括:套筒、限位块、连杆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套筒插远离保护套的方向延伸,所述套筒一端设有的容纳槽,所述限位块滑动式安装于容纳槽,所述限位块的一端连接连杆、另一端连接第二弹性件,所述连杆远离限位块的一端伸出套筒固定于保护套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弹性件远离限位块的一端安装于容纳槽的槽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管道前,先将套管部分插入土壤内,当发生地震时,限位块在套筒内发生滑动,并且通过第二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使得管道的缓冲效果增强,进而提高抗震性,且能提高管道整体的抓地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槽的槽口设有用于限制限位块在套筒内滑动的橡胶圈,所述连杆穿过橡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橡胶圈的目的不仅能限制限位块在套筒内滑动,并且能提高套筒内的密封性,从而避免地下水渗入到套筒内,以致避免使弹性件的弹性降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圈的内圈绕周向间隔设有滑块,滑块朝橡胶圈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杆的外侧壁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块与滑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连杆与橡胶圈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提高橡胶圈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延伸出套筒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保护套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螺纹配合的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连杆的外螺纹与设置在保护套外侧壁的螺纹孔的相互配合,使得可对第二抗震组件进行可拆卸安装,从而当经过一场地震或者一端时间后需要更换第二抗震组件是更加便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远离连杆的一端设有锥形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锥形块的目的是为了能使套筒更加容易地插入到土壤内,提高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锥形块的外侧壁设有支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支条的目的是为了能提高套筒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套筒的抓地力,使得套筒安装后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对所述连杆之间的夹角均为115°-1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根连杆的夹角设置为此范围的角度,即套筒之间的夹角也为此范围的目的是为了能提高第二抗震组件的支撑稳定性,且不易使连杆和套筒发生压断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当发生地震对管道所在的位置进行挤压时,由于第一弹性件与橡胶垫的弹性作用起到了缓冲作用,从而减弱了对管道的压力,从而避免了再地震时管道轻易地出现变形断裂的情况,进而挺高了管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设置有第二抗震组件的目的是为了再次能提高管道的抗震定,使抗震效果更好;

2.安装管道前,先将套管部分插入土壤内,当发生地震时,限位块在套筒内发生滑动,并且通过第二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使得管道的缓冲效果增强,进而提高抗震性,且能提高管道整体的抓地力;

3.通过设置有橡胶圈不仅能限制限位块在套筒内滑动,并且能提高套筒内的密封性,从而避免地下水渗入到套筒内,以致避免使弹性件的弹性降低;

4.通过设置在连杆的外螺纹与设置在保护套外侧壁的螺纹孔的相互配合,使得可对第二抗震组件进行可拆卸安装,从而当经过一场地震或者一端时间后需要更换第二抗震组件是更加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抗震组件和第二抗震组件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杆与橡胶圈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道;11、法兰盘;2、保护套;21、螺纹孔;3、第一抗震组件;31、第一弹性件;32、橡胶套;4、第二抗震组件;41、套筒;411、容纳槽;412、锥形块;413、支条;42、限位块;43、连杆;431、滑槽;432、外螺纹;44、第二弹性件;45、橡胶圈;45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长输油气管道抗震装置,包括保护套2,保护套2套接在管道1的外侧壁,保护套2朝管道1的长度方向延伸,橡胶套32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在管道1相对两端的法兰盘11侧壁,保护套2的内侧壁均匀连接有若干第一弹性件31,第一弹性件31可以为橡胶或弹簧,在本实施例中为弹簧,第一弹性件31远离保护套2内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套32,橡胶套32的延伸方向与保护套2的延伸方向一致,橡胶套32的相对两端抵接在管道1相对两端的法兰盘11侧壁;橡胶套32远离第一弹性件31的一端与管道1贴合,从而对管道1起到了缓冲抗震的作用。

保护套2的外侧壁等间隔设有若干对第二抗震组件4,第二抗震组件4沿保护套2的延伸方向排列。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抗震组件4包括套筒41、限位块42、连杆43和第二弹性件44,套筒41朝远离保护套2的方向延伸,套筒41的一端设有容纳槽411,限位块42沿容纳槽411的延伸方向滑动设于容纳槽411内,限位块42的一端中间位置固定有连杆43、另一端中间位置固定第二弹性件44;连杆43与套筒41位于同一直线上,连杆43远离限位块42的一端延伸出容纳槽411外;第二弹性件44可以为弹簧或橡胶,在本实施例中为弹簧,第二弹性件44远离限位块42的一端固定在容纳槽411的槽底;

每对第二抗震组件4中的连杆43之间的夹角均为115°-125°之间,而在本实施例中为120°。

连杆43延伸出容纳槽411的一端设有外螺纹432,保护套2的外侧壁设有螺纹孔21,连杆43的外螺纹432与螺纹孔21进行螺纹配合。

套筒41远离保护壳的一端设有锥形块412,锥形块412的外侧壁均匀分布有支条413,支条413相对于锥形块412表面倾斜设置,提高了抓地力。

如图3和图4所示,容纳槽411的槽口设有橡胶圈45,橡胶圈45的外圈固定在容纳槽411的内侧壁,连杆43穿过橡胶圈45的内圈,橡胶圈45的内圈沿周向间隔设有滑块451,滑块451的延伸方向与限位块42的滑动方向一致;连接杆的外侧壁设有滑槽431,滑槽431的延伸方向与限位块42的滑动方向一致,滑块451滑动设于滑槽431内,提高套筒41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管道1安装法兰盘11前,先将设有第一抗震组件3的保护套2套接在管道1,然后再将法兰盘11进行安装,使得保护套2的相互两端和橡胶套32的相对两端均与法兰盘11的侧壁抵接;接着将连杆43设置设有外螺纹432的一端拧入设置在保护套2外侧壁的螺纹孔21,从而对第二抗震组件4进行安装;将两根管道1进行连接时,先将套筒41设置有锥形块412的一端插入土壤,然后再对两根管道1之间的法兰盘11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从而当发生地震时,不仅可通过第一弹性件31的弹力和橡胶圈45的弹性对管道1进行缓冲的作用,而且还能通过第二弹性件44的弹力进一步地进行缓冲,从而达到了好的抗震能力。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