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智能型造价咨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0039发布日期:2020-08-05 01:2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智能型造价咨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造价咨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智能型造价咨询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的主要内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投资估算、项目后评价报告的编制和审核等,由于该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该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服务,这就对服务人员的要求非常高,但由于毕竟服务人员的精力有限,很难长时间的对需求人员提供高效精准的服务。

公告号为cn20884819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智能型造价咨询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底座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构,所述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顶部安装有可转动的红外摄像头。

但是在平时移动、摆放过程中,由于显示器直接露在外界且未设置相应的保护结构,一旦发生碰撞便容易导致显示器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智能型造价咨询装置,具有减小显示器被损坏可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智能型造价咨询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电动推杆和控制机构,所述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顶部安装有红外摄像头,所述底座上设有基架,所述显示器位于基架内,所述基架上设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均呈半圆柱壳状,且第一防护罩内径大于第二防护罩外径,所述第一防护罩外壁和第二防护罩内壁上均设有支板,两个所述支板上均螺纹连接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轴线与中心轴平行,且调节柱靠近底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底座上设有供两个滑块移动的导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平时移动、摆放过程中,操作者转动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将显示器整个罩住,然后拧动调节柱,带动滑块与导轨抵紧,将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固定,此时显示器与外界隔离开来,减小了显示器被外界物体发生碰撞而被损坏的可能;同时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采用无级固定,操作者可自由选择固定位置,且第二防护罩可转动至第一防护罩内侧,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块底部嵌设有与导轨底部抵触的钢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钢珠与导轨底部的滚动摩擦减小了滑块移动时受到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架通过紧固螺钉与底座连接,所述滑块上转动连接套筒,所述调节柱的一端插接至套筒内,且调节柱通过连接件与套筒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架与调节柱的可拆卸连接使得操作者可将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整体卸下,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装,同时也方便了操作者对显示器进行检修等工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调节柱上的支杆和螺纹连接在两个支杆上的调节螺母,所述套筒上开设有供两个支杆插入的卡槽,所述调节螺母位于套筒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转动调节螺母与套筒抵紧,使得调节柱与套筒相固定;拆卸时,操作者只需拧动调节螺母与套筒分离即可,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杆与调节柱铰接,所述调节柱上开设有供支杆转动放入的凹槽,所述支杆和凹槽槽底均设有磁铁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支杆转动放入凹槽内,通过磁铁块间的吸引力使得支杆保持位于凹槽内的状态,节省了支杆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各个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各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加长杆,所述底座上螺纹连接有一端穿进滑槽内并与加长杆抵触的限位螺钉,所述加长杆远离滑槽槽底的一端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转动连接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内螺纹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加长杆侧壁上螺纹连接有沉头螺钉,所述伸缩筒上开设有凹孔,当所述伸缩筒转动至与加长杆垂直位置时,所述沉头螺钉与凹孔相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转动升降柱与地面抵触,增加底座与地面支撑的范围,利于提高装置支撑的稳定性;当需要收起加长杆时,操作者先拧动沉头螺钉移出凹孔,再转动伸缩筒进入通槽内,然后拧松限位螺钉,滑动加长杆移入滑槽,简单方便,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柱的一端开设有六角槽,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六角槽方便了操作者利用六角扳手转动升降柱;当需要移动装置时,操作者转动升降柱,使得滚轮与地面支撑,将底座整个架离地面,此时操作者便可直接推动装置移动,方便灵活,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上均设有预留槽,两个所述预留槽内均安装有玻璃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板方便了操作者直接观察内部部件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将显示器罩住,使得显示器与外界物体隔离开,起到了保护显示器的效果,同时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采用无级限位以及可拆卸连接,灵活性高;

2.通过加长杆和滚轮的配合,增加了底座的支撑范围,减小了底座在装置工作过程中由于外力而倾倒的可能,同时滚轮的高度可自由调节,提高了装置的机动性能,且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支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伸缩筒和升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电动推杆;12、控制机构;13、显示器;14、红外摄像头;2、基架;21、中心轴;211、第一防护罩;212、第二防护罩;22、支板;23、调节柱;24、滑块;241、钢珠;25、导轨;3、紧固螺钉;31、套筒;4、连接件;41、支杆;42、调节螺母;43、卡槽;44、凹槽;45、磁铁块;5、滑槽;51、加长杆;52、限位螺钉;53、通槽;54、伸缩筒;55、升降柱;551、六角槽;552、滚轮;56、沉头螺钉;57、凹孔;6、预留槽;61、玻璃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智能型造价咨询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构12,电动推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器13,显示器13的顶部安装有可转动的红外摄像头14。

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1上垂直设有基架2,基架2呈u形且开口朝向底座1,显示器13位于基架2内,基架2上设有中心轴21,中心轴2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防护罩211和第二防护罩212,第一防护罩211和第二防护罩212均呈板与在半圆柱壳状且下端开通,第一防护罩211的内径和高度分别大于第二防护罩212的外径和高度,使得第二防护罩212可转动至第一防护罩211内侧,占用空间小;第一防护罩211外壁和第二防护罩212内壁均设有支板22,支板22上螺纹连接有调节柱23,调节柱23轴线与中心轴21轴线相平行,且调节柱23靠近底座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24,底座1上设有供两个滑块24移动的导轨25,两个均呈环形并与中心轴21同轴分布;滑块24底部嵌设有钢珠241,钢珠241可自由滚动并与导轨25底部抵触。

如图1所示,第一防护罩211和第二防护罩212上均设有预留槽6,两个预留槽6内均安装有玻璃板61,以便于操作者观察内部情况。

如图1所示,在平时移动、摆放过程中,操作者转动第一防护罩211和第二防护罩212并使两者相对分布,将显示器13整个罩住,然后拧动调节柱23,带动滑块24与导轨25抵紧,将第一防护罩211和第二防护罩212固定,通过第一防护罩211和第二防护罩212将显示器13与外界物体隔离开来,减小了显示器13发生碰撞而被损坏的可能。

如图3和图4所示,基架2通过紧固螺钉3(如图1)与底座1连接,滑块24上转动连接有套筒31,调节柱23的一端插接至套筒31内,且调节柱23通过连接件4与套筒31可拆卸连接;连接件4包括两个对称开设在调节柱23侧壁上的凹槽44,凹槽44沿调节柱23轴向延伸,两个凹槽44内均铰接有支杆41,凹槽44宽度大于支杆41,使得支杆41可整个转动放入凹槽44中,两个支杆41上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42,套筒31上开设有与两个支杆41相对应的凹槽44,凹槽44深度小于支杆41长度,当支杆41转出凹槽44并与调节柱23相垂直时,支杆41插入卡槽43内,两个调节螺母42位于套筒31的两侧,操作者拧动调节螺母42与套筒31抵紧,使得调节柱23与套筒31相固定。

如图4和图5所示,支杆41和凹槽44槽底在远离铰接点的一端均设有磁铁块45,调节螺母42位于铰接点和磁铁块45之间;当需要拆卸第一防护罩211和第二防护罩212时,操作者先拧下紧固螺钉3(如图1),再拧动调节螺母42使其向远离套筒31方向移动,转动支杆41进入凹槽44,两个磁铁块45相吸合,使得支杆41固定在凹槽44内,此时操作者便可将基架2直接取下,方便快捷。

如图1和图6所示,底座1在各个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5,各个滑槽5内均滑动连接有加长杆51,底座1在各个滑槽5处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钉52,限位螺钉52的一端穿进滑槽5内并与加长杆51抵触;加长杆51远离滑槽5槽底的一端开设有沿其长度放线延伸的通槽53,通槽53内转动连接有伸缩筒54,伸缩筒54内螺纹连接有升降柱55,升降柱55的一端开设有六角槽551,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552,加长杆51侧壁上螺纹连接有沉头螺钉56,伸缩筒54上开设有凹孔57,当伸缩筒54转动至与加长杆51垂直位置且滚轮552朝下时,沉头螺钉56与凹孔57相对,操作者拧动沉头螺钉56插入凹孔57中,便可限制住伸缩筒54的转动;此时,操作者可利用六角扳手插入六角槽551中,转动升降柱55,带动滚轮552与地面抵触,利用各个滚轮552与地面的支撑来增加底座1作为承载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当需要移动装置时,操作者继续转动升降柱55,使得升降柱55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底座1相对上升并与地面分离,依托各个滚轮552作为支撑,操作者可直接推动装置移动,省时省力,增加了装置的机动性;当需要收起加长杆51时,操作者反转升降柱55使底座1支撑在地面上,拧动沉头螺钉56移出凹孔57,然后转动伸缩筒54与加长杆51平行,拧松限位螺钉52,向滑槽5内滑动加长杆51,带动伸缩筒54移入滑槽5,拧动限位螺钉52与加长杆51抵紧,固定住加长杆51,方便灵活,占用空间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