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润滑效果的行星齿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2241发布日期:2020-08-05 01:12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润滑效果的行星齿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行星齿轮差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润滑效果的行星齿轮结构。



背景技术:

行星齿轮传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传动比范围大、输入输出同轴等优点,常用于机械设备上作为减速、增速和变速传动领域。

由于行星齿轮在工作时,其内的行星轮轴与行星轮经常发生摩擦,当行星轮轴润滑不好时,容易发生烧死现象,从而影响差速器的使用寿命,增加维修时间以及维护成本,因此需要提高行星齿轮的润滑系统,传统的润滑方式是在行星轮轴上加工出两平面切槽,行星轮安装在行星轮轴上时,行星轮与行星轮轴之间形成油槽,润滑油从油槽流入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之间的间隙,以及流入行星轮垫片分别与行星轮、壳体之间的间隙,起到润滑和冷却作用,然而在上述的润滑结构中,行星轮在旋转时不能充分的润滑,导致行星轮的整体润滑效果不好,而且摩擦噪声大、不能使行星齿轮的表面保持良好的油膜,进而使用寿命还是无法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润滑效果的行星齿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润滑效果的行星齿轮结构,其中,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空腔内的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和齿圈,所述行星轮有多个且与所述太阳轮以及所述齿圈相齿合,所述齿圈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多个所述行星轮上的轮轴分别与所述行星架相连,所述太阳轮上的轮轴为输入轴且伸出所述壳体上的第一端口,所述行星架上的轮轴为输出轴且伸出所述壳体上的第二端口,所述太阳轮上的轮轴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口内壁以及所述行星架上的轮轴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口内壁均设置有单端面机械密封件,所述行星架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口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且该间隙形成储油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向所述储油腔的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上设置有位于其外端口上的密封垫以及设置于密封垫上的用以启闭注油孔的圆柱头螺钉,所述行星轮的侧端还开设有通向其内壁的进油孔,所述行星轮的内壁上有沿其周向方向开设的呈x形的油槽,所述进油孔的内端口位于所述油槽的中心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输入轴是太阳轮上的轮轴,输出轴为行星架上的轮轴,因此该行星齿轮结构作为减速器使用。为提高整个行星齿轮结构的润滑系统,对此在壳体内设置有储油腔,通过开启圆柱头螺钉,即可向储油腔内添加润滑油,在工作时,润滑油可通过行星轮上的进油孔,流入到油槽上,从而对行星轮的内壁进行润滑,其中,为使流入到行星轮内壁上的润滑油分布均匀,对此将油槽设置为x形结构,进而使得润滑油可从油槽的中间位置向四处扩散;为保障整个行星齿轮结构的密封性能,以防止润滑油外漏,对此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上均设置有单端面机械密封件,通过单端面机械密封件来达到密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槽上的四个端部两两首位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油槽上的四个端部两两首位相接,以进一步提高整个行星轮的润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油孔的外端口上设置有呈l形的进油管,且所述进油管的端口朝向所述壳体的内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避免负压下润滑油堵塞进油孔,对此在进油孔的外端口上设置有进油管,进油管不仅增大了进油孔,而且在工作时还能保障进油孔处于通路状态,其中,为保障行星轮在转动时,润滑油在向心力的作用下进入到进油管内,对此将进油管设置为l形结构,并且其端口对向壳体的内侧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行星齿轮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上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置设置有直孔,所述单端面机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直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密封盖以避免外部的灰尘进入到壳体内,其中在密封盖上设置直孔,以便于固定单端面机械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空腔内壁上有径向向内设置且用于支撑所述齿圈的环状限位凸缘,所述壳体空腔内壁上还设有压板,所述齿圈通过所述压板固定于所述壳体空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齿圈通过压板进行固定,压板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以便于拆卸和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为提高整个行星齿轮结构的润滑系统,对此在壳体内设置有储油腔,通过开启圆柱头螺钉,即可向储油腔内添加润滑油,在工作时,润滑油可通过行星轮上的进油孔,流入到油槽上,从而对行星轮的内壁进行润滑;2、为使流入到行星轮内壁上的润滑油分布均匀,对此将油槽设置为x形结构,进而使得润滑油可从油槽的中间位置向四处扩散;3、为保障整个行星齿轮结构的密封性能,以防止润滑油外漏,对此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上均设置有单端面机械密封件,通过单端面机械密封件来达到密封的效果;4、为避免负压下润滑油堵塞进油孔,对此在进油孔的外端口上设置有l形的进油管,行星轮在转动时,润滑油在向心力的作用下进入到进油管内,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行星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壳体;11、储油腔;12、注油孔;13、圆柱头螺钉;14、环状限位凸缘;15、压板;2、太阳轮;3、行星轮;31、油槽;32、进油管;4、行星架;5、齿圈;6、单端面机械密封件;7、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润滑效果的行星齿轮结构,其中,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1空腔内的太阳轮2、行星轮3、行星架4和齿圈5,行星轮3有多个且与太阳轮2以及齿圈5相齿合,齿圈5固定于壳体1的内壁上,多个行星轮3上的轮轴分别与行星架4相连,太阳轮2上的轮轴为输入轴且伸出壳体1上的第一端口,行星架4上的轮轴为输出轴且伸出壳体1上的第二端口,太阳轮2上的轮轴与壳体1的第一端口内壁以及行星架4上的轮轴与壳体1的第二端口内壁均设置有单端面机械密封件6;

行星架4与壳体1的第一端口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且该间隙形成储油腔11,壳体1上设置有通向储油腔11的注油孔12,注油孔12上设置有位于其外端口上的密封垫以及设置于密封垫上的用以启闭注油孔12的圆柱头螺钉13,行星轮3的侧端还开设有通向其内壁的进油孔,行星轮3的内壁上有沿其周向方向开设的呈x形的油槽31,进油孔的内端口位于油槽31的中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输入轴是太阳轮2上的轮轴,输出轴为行星架4上的轮轴,因此该行星齿轮结构作为减速器使用。为提高整个行星齿轮结构的润滑系统,对此在壳体1内设置有储油腔11,通过开启圆柱头螺钉13,即可向储油腔11内添加润滑油,在工作时,润滑油可通过行星轮3上的进油孔,流入到油槽31上,从而对行星轮3的内壁进行润滑,其中,为使流入到行星轮3内壁上的润滑油分布均匀,对此将油槽31设置为x形结构,进而使得润滑油可从油槽31的中间位置向四处扩散;为保障整个行星齿轮结构的密封性能,以防止润滑油外漏,对此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上均设置有单端面机械密封件6,通过单端面机械密封件6来达到密封的效果。

行星齿轮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于壳体1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上的密封盖7,密封盖7上设置设置有直孔,单端面机械密封件6设置于直孔内。设置密封盖7以避免外部的灰尘进入到壳体1内,其中在密封盖7上设置直孔,以便于固定单端面机械密封件6。

优化的,壳体1空腔内壁上有径向向内设置且用于支撑齿圈5的环状限位凸缘14,壳体1空腔内壁上还设有压板15,齿圈5通过压板15固定于壳体1空腔内。将齿圈5通过压板15进行固定,压板15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以便于拆卸和安装。

优化的,为避免负压下润滑油堵塞进油孔,对此在进油孔的外端口上设置有进油管32,进油管32不仅增大了进油孔,而且在工作时还能保障进油孔处于通路状态,其中,为保障行星轮3在转动时,润滑油在向心力的作用下进入到进油管32内,对此将进油管32设置为l形结构,并且其端口对向壳体1的内侧壁。

优化的,油槽31上的四个端部两两首位相连,以进一步提高整个行星轮3的润滑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基于上述实施例而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